就在煤矿整顿和新高炉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另一项关乎独立一团未来命运的重大项目——小型水电站的选址勘探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这项工作主要由周维汉工程师带来的水利专家吴工负责,宋书羽和郑教授带领部分人员配合。
一行人骑着马,驮着仪器和帐篷,沿着奔腾的孔雀河逆流而上,开始了艰苦的野外踏勘。越往上游走,地势越高,河道逐渐收窄,水流也变得湍急起来。两岸是陡峭的雪山和覆盖着稀疏植被的峡谷,景色壮美,但勘探条件也愈发恶劣。
吴工是个四十多岁、身材瘦削、做事一丝不苟的水利专家。他拿着水准仪、流速仪等工具,在选定的几个可能坝址之间反复测量、计算、比对。宋书羽和郑教授则主要负责地质条件的初步判断,查看岩层结构、稳定性以及是否有大的断层。
经过几天的初步筛选,焦点逐渐集中在两个备选坝址上。
一号坝址,位于上游约五十公里处的一个“V”形峡谷入口。这里河道最窄,两岸是坚硬的花岗岩,看起来非常稳固,理论上坝体长度最短,工程量可能相对较小。吴工初步测算,在这里筑坝,可以利用约三十米的落差。
二号坝址,位于更上游约七十公里的一处相对开阔的“U”形谷地。这里河道稍宽,但两岸山体依旧雄伟,基岩埋藏较浅。关键是,这里上游有一个巨大的、天然的山间盆地,蓄水能力远超一号坝址。如果在此筑坝,不仅能发电,还能形成一个大型水库,兼具防洪、灌溉之利,综合效益更大。
两个方案摆在面前,勘探队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以吴工为首的“稳健派”倾向于一号坝址。
“一号坝址岩体完整,结构稳定,施工难度相对较低,投资和工期可能更可控。”吴工指着测量数据,“我们现在缺乏大型施工设备,应该选择更稳妥、更容易实现的方案。先解决有无问题,把电发起来是关键!”
而宋书羽在经过仔细考察和思考后,却更倾向于二号坝址。
“吴工,我明白您的顾虑。”宋书羽指着二号坝址上游那片广阔的区域,“但是您看,那里的天然库容太大了!如果我们只建一个小坝,仅仅为了发电,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一旦建成水库,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稳定的电力(调节枯水期和丰水期),还能为下游数十万亩甚至未来更多的耕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这对我们长远发展的意义,远远超出一座单纯的水电站!”
他越说越激动:“而且,有了水库,我们甚至可以发展水产养殖,调节局部气候……这是一举多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虽然二号坝址工程量大,施工更难,但它的潜在效益是一号坝址无法比拟的!”
郑教授从地质角度支持宋书羽:“二号坝址的地质条件经过详细勘察,虽然岩体不如一号坝址那么完美,但也是足够稳定的花岗岩,不存在大的活动断层,具备建坝条件。”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现实与长远、难度与效益的权衡上。
吴工坚持认为宋书羽的想法过于理想化:“小宋,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要考虑现实!我们有多少人力?有多少设备?有多少资金和时间?二号坝址的工程量可能是二号坝址的两倍甚至三倍!以我们现有的力量,可能要干上好几年!期间一旦遇到地质灾害或者资金问题,就可能烂尾!到时候电没有,水也没有,鸡飞蛋打!这个责任谁负?”
宋书羽据理力争:“吴工,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更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分阶段实施!先集中力量打通道路,解决大型设备和材料运输问题。然后,我们可以向上级申请更多的支援,或者我们自己想办法,土法上马,蚂蚁啃骨头!只要规划合理,步步为营,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我们现在只图省事,选了小坝,将来想要再扩建或者新建大坝,成本会更高,甚至可能因为条件限制而永远失去机会!”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勘探队的帐篷里,常常争论到深夜。炭笔在图纸上划来划去,数据被反复计算,各种利弊被摆在桌面上仔细剖析。
支持吴工的人认为应该稳妥第一,尽快见到效益,解决基地迫切的用电需求。支持宋书羽的人则认为目光应该放长远,不能只看眼前,要为一团乃至整个区域未来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这场争论,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技术范畴,上升到发展战略的层面。
宋书羽知道,单靠技术争论很难有结果。他需要更扎实的数据和更可行的方案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带着几个人,再次对二号坝址进行了更加精细的测量,特别是对可能的施工便道、料场位置、以及移民搬迁(虽然涉及人口极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评估。
他还熬夜绘制了二号坝址分阶段建设的构想图,甚至粗略估算了不同阶段所需的劳动力、材料和大致时间。
当他把这些更详尽的资料摆在吴工面前时,吴工严肃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他不得不承认,宋书羽的考虑确实更全面,更有前瞻性。而且,这个年轻人身上那种不畏艰难、敢于谋划长远的精神,打动了他。
“好吧,”吴工最终叹了口气,推了推眼镜,“你的方案,从长远看,确实更优。我会在给团部和上级的正式报告中,将两个方案的利弊详细陈述,并……倾向于推荐二号坝址方案。但是,我必须强调其巨大的困难和风险!最终如何抉择,需要团党委和上级从全局权衡定夺。”
孔雀河畔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科学的理性与发展的激情在碰撞后,似乎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出口。无论最终选择哪个方案,独立一团迈向水电时代的脚步,都因为这次深入而激烈的探讨,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河水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开拓者们关于未来的思考与抉择。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