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骸镇的城墙一天天变高,“护城军”的菜鸟们也被操练得有点人样了,至少列队站岗时,不会再把矛尖戳到前面兄弟的屁股。内部环境舒坦了,外部面子撑起来了,是时候琢磨点更“高级”的生意了。
光靠卖水、卖肉、卖铁器,这种初级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贸易,来钱……哦不,是来资源太慢,而且没啥技术含量。咱们镜泉,好歹也是拥有能源核心、灵能强者(咳咳,自封的)和生物工程军团(小强们)的“高科技”势力,总得有点逼格,不能老是跟人在菜市场斤斤计较那点肉干和烂铁片吧?
得搞点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
啥玩意儿附加值高?在当前这鬼环境下,毫无疑问,是能让人变强、或者活得更久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跟“进化”和“生存”挂钩的硬通货。
我们手里有啥?相对稳定的生存物资——净化过的水、低辐射的肉(豚鼠和蟋蟀也算!)、基础药品、甚至我们那套“清风”系统的简化版技术(这个得慎重点)。
别人手里有啥?我们急需的进化晶石、各种稀奇古怪的变异生物(活的或者尸体都行),以及可能存在的、我们还没发现的特殊资源。
这买卖,可以做啊!
我把这想法跟钉子一说,这小子眼睛立马亮了,拍着大腿说:“首领高见!咱们这就相当于用‘粮食’和‘药品’去换别人的‘军火’和‘科研材料’!这是降维打击啊!”
于是,残骸镇的贸易条例悄咪咪地更新了。新增了一条“特殊物品收购与兑换”通道,由钉子亲自把控,咱们派驻的“护城军”重点看守。
收购清单写得那叫一个诱人:
· “长期大量收购各类变异兽活体(要求相对温顺或具有特殊能力,危险性高的需提前报备并妥善禁锢),价格从优,可按个体价值兑换大量净水、食物、药品或武器。”
· “高价收购高纯度、特殊属性进化晶石,可兑换定制武器、高级药剂、甚至获得进入镜泉据点(外围)参观或工作的机会(画饼,纯属画饼,但听起来唬人)。”
· “收购一切未知功能的奇异物品、矿石、植物样本,经鉴定有价值者,重赏!”
好家伙,这清单一贴出去,残骸镇直接炸锅了。以前大家交易,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突然多了条“一夜暴富”或者“一步登天”的捷径,谁不眼红?
接下来的日子,残骸镇的集市简直成了废土版的“鉴宝大会”兼“奇葩生物展览会”。
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揣着他们眼中的“宝贝”,神秘兮兮地凑到特殊兑换点前。
有猎户扛着被揍得半死不活的、毛色鲜艳的“炫彩陆行鸟”,声称这玩意儿跑起来能带起彩虹(后来发现是它羽毛上沾了某种发光苔藓);
有拾荒者捧着几块颜色诡异的石头,信誓旦旦地说这玩意儿晚上会唱歌(其实是风吹过石孔发出的哨声);
还有个老兄,牵着一只蔫头耷脑、像得了斑秃的土狗,非说这狗能预知危险——因为它每次都在掠夺者到来前提前吓尿了裤子。我他妈……这算哪门子特殊能力?膀胱比较敏感吗?
大部分都是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乌龙”。钉子和他手下那帮负责鉴定的家伙,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以及强大的憋笑能力。通常都是好言好语(或者不耐烦地)把那些拿着破烂当传家宝的家伙打发走,偶尔给点小补偿,维持一下“和气生财”的形象。
但别说,还真有那么几个走狗屎运……或者真有本事的。
一个来自南方森林的沉默猎人,用几笼子色彩斑斓、但极其温顺的“迷光蝶”,换走了足够他部落吃一个月的粮食。小迪如获至宝,说这种蝴蝶翅膀上的鳞粉对精神力有微弱的安抚效果,可以用来做安神药剂,或者……研究怎么让敌人的灵能者打瞌睡?
另一个沙海边缘的游牧民,带来了一窝看起来像石头蛋的东西,放在温暖处没多久,居然孵出了几只巴掌大、甲壳坚硬、能以沙砾为食的“石甲龟”。火锤对这龟壳的硬度很感兴趣,觉得或许能用来改进 armor。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独眼的瘸腿老头,他没用笼子也没用绳子,就吹着一种古怪的骨哨,身后跟着两只毛茸茸、大眼睛、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绒尾猴”。这猴子极其聪明,能听懂老头的简单指令,帮忙递个东西、拿个工具啥的。老头说,这是他们部落世代驯养的,通人性,能帮忙。他用其中一只猴子,换了一批治疗他老寒腿的草药和足够他养老的食物。
看着那只留下来的绒尾猴,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算不算是……人口买卖?呃,猴口买卖?算了,至少在这里,它不用跟着那老头风餐露宿,说不定还能帮小迪的驯兽部打打下手。
除了这些零散的“淘宝”客,真正的大头,还是那些冲着“进化晶石”来的“专业团队”。
通常是一些实力不俗的狩猎队,或者某些小型聚集地的代表。他们不像散兵游勇那样拿些破烂来碰运气,而是目标明确,出手就是成色不错、能量波动清晰的晶石。
跟这帮人打交道,就得讲究点策略了。钉子把谈判地点设在了新建的、相对隔音的“会客室”(其实就是个加固过的土房子),好茶(某种有清甜味的变异植物叶子泡的水)招待着,慢慢磨。
对方想用一颗品质中上的火属性晶石换我们五十把精制砍刀?钉子会一脸为难地表示:“哎呀,老哥,现在金属原料紧张,工匠部日夜赶工也供不应求啊,你看三十把怎么样?再加十包伤药?”
对方想用三颗风属性晶石换一套小型的“清风”空气过滤装置?钉子会搓着手,笑眯眯地说:“这个技术含量比较高,安装调试也麻烦,你看……五颗?我们包安装和后期维护(如果还有后期的话)。”
那场面,活像旧时代古董街的黑心商人在跟外地游客讨价还价。我在幕后听着钉子的汇报,有时候都替他脸红,这心也太黑了点。但转头看看换回来的那些亮闪闪的、蕴含着澎湃能量的晶石,那点微不足道的愧疚感瞬间烟消云散。
妈的,都是穷闹的!不对,我们现在不穷,但我们渴望更富(强)!
晶石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蕴含的力量,恨的是……它消耗得太快了!
小迪的研发部是吞噬晶石的大户。能源核心应用研究?烧晶石!新武器开发?烧晶石!灵能辅助设备测试?烧得更狠!往往一批品质上乘的晶石送过去,没几天他们就哭丧着脸跑来报告:“首领,能量耗尽,又成废石头了……”
战斗部那帮肌肉棒子也是嗷嗷待哺。虽然不能像研发部那样敞开了用,但定期发放一些晶石作为奖励和修炼资源是必须的。看着他们吸收晶石后那满足的表情和隐隐提升的气息,我总不能断了他的粮吧?那跟断了烟鬼的大烟有啥区别?
我自己修炼更是离不开这玩意儿。高品质晶石就像顶级燃料,能让我的精神力引擎转得更快、更猛。每次吸收,都能感觉到实力有一丝精进,那种感觉……容易上瘾。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我们拼命用生存物资去换晶石,换回来的晶石又像投入无底洞一样被迅速消耗掉。仓库里晶石的库存,永远在“即将见底”和“勉强维持”之间徘徊。
这感觉,就像辛辛苦苦打工赚了点钱,转头就还了房贷车贷,手里永远剩不下几个子儿。“晶石 poverty”,这大概是我们镜泉目前最“高级”的烦恼了。
除了晶石,那些收购来的活体变异兽,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乐趣和麻烦。
据点旁边,专门划出了一块区域,由小迪的驯兽部负责管理,美其名曰“生物研究与发展中心”。在我眼里,那地方就是个大型废土动物园兼奇葩生物收容所。
里面有试图用歌声(噪音)沟通的迷光蝶,有把自己埋进沙子里装石头的石甲龟,有整天试图用卖萌换取额外水果的绒尾猴,还有各种奇形怪状、连小迪都叫不上名字的玩意儿。它们有的温顺,有的暴躁,有的……纯粹就是长得丑。
驯兽部那帮年轻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喂食、打扫、记录习性,以及尝试沟通和驯化。那场面,时而温馨(比如给猴子梳毛),时而鸡飞狗跳(比如某只不明生物突然发狂撞笼子),时而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发现某种号称“嗅觉灵敏”的变异獾,其实只是对食物气味敏感)。
我偶尔会去“动物园”视察一下,看着那些在笼子里(或划定区域里)活蹦乱跳的家伙,心情会很复杂。一方面,这些生物可能蕴含着特殊的基因、能力或者秘密,是宝贵的科研材料。另一方面,养着它们每天都要消耗不少食物和人力,简直就是一群吃白食的!
“这都是投资!未来的回报不可限量!”小迪每次看到我盯着消耗清单皱眉时,就会用这句话来堵我的嘴。
行吧,你是技术总监,你说了算。但愿这些“投资”哪天能下个金蛋,或者至少,能帮我们打赢一场仗。
至于那些鉴定下来没啥大用、但又有点研究价值的“鸡肋”物品或者变异兽尸体,我们也不会浪费。有用的部件拆下来,尸体交给工程蟑螂和分解菌群处理,转化成肥料回灌农田。真正一无是处的“垃圾”,则集中处理掉。
这么一来,我们残骸镇的特殊兑换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一个高效的 “废土资源回收站” 。别人眼里的破烂,到了我们手里,说不定就能变废为宝。就算不能,也能榨干最后一点价值,变成滋养我们土地的养料。
靠着这套“生存物资换进化资源”的策略,我们镜泉就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抽水机,不断将散落在废土各处的晶石和特殊生物资源,“抽取”到我们自己的池子里。
过程嘛,有点像是甜蜜的掠夺。我们用他们急需的、保障生存的东西,去换他们手中可能还不完全理解其价值、但对我们至关重要的“未来”。
看着仓库里逐渐堆积起来的、五光十色的晶石,看着“动物园”里日益增多的奇葩住户,我心里那点资本家的罪恶感,很快就被实力增长的快感所取代。
在这个人吃人的世界,仁慈不能当饭吃,但晶石可以!变异兽的研究成果可以!
这套循环已经建立起来了:稳定的内部生产 → 输出生存物资 → 换取进化资源 → 提升科技与个体实力 → 进一步巩固内部生产和外部安全 → 获取更多资源。
这个齿轮,现在正咔咔作响地向前滚动,带着我们镜泉,在这残酷的废土上,一路向着更“肥”、更强大的方向,狂奔而去。
至于这条路能走多远?会不会引来更凶猛的觊觎?管他呢!先把眼前的好处吃干抹净再说。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尝过了晶石和“动物园”的甜头,再让我们回去过那种抠抠搜搜、算计着每一块肉干的日子?
门都没有!
喜欢废土世界:开局契约一只蟑螂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废土世界:开局契约一只蟑螂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