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首页 >> 醉剑江湖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球狙杀汉厨唐朝工科生抗日之雪耻我夺舍了隋炀帝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盛明皇师逍遥初唐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 醉剑江湖全文阅读 - 醉剑江湖txt下载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9章 心归如潮,门自为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风雪未歇,夜色如墨。

陈石头仍在烽火台上执戟而立,目光扫过山道蜿蜒处,只见火把连绵不绝,如星河垂地,缓缓流向这座曾被弃守的孤城。

城下,归民如潮。

他们脚步蹒跚,衣衫褴褛,却无一人喧哗。

有人背负朽木门板,有人怀抱祖宗牌位,更有些老者拄杖而行,口中低语:“回家了……这次真是回家了。”

可就在这万众归心之际,城门依旧紧闭。

李铁头奉命列阵城外,率亲兵百人,在荒坡上搭起一排草棚。

他亲自挥铲子掘地为灶,埋锅造饭。

清水从井中汲出,热粥在釜中翻滚,炊烟袅袅升腾,与风雪交织成一片朦胧暖意。

百姓望着那几缕烟火,眼中含泪,却无人擅动。

忽有数十人跪于城前,叩首泣呼:“辛公在上!我等知错归来,愿受惩处,只求入城避寒,葬亲安幼!”

城楼之上,辛弃疾负手而立,披甲未卸,面容清癯如削。

他俯视下方万千目光,良久不语。

风卷起他的衣角,猎猎作响,仿佛千钧重压尽系于一身。

终于,他开口,声如金石:

“此城非我所夺,乃你们所弃。今若归,须自开其门,自立其约。”

话音落下,四野寂静。

众人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有人低声议论:“莫不是南军仍不信我等?”

此时,一道苍老身影缓步而出——正是郑砚耕。

他原是陈州义塾先生,金兵破城时携书卷逃入太行,十年间教化遗民,讲《孟子》于松林之下,授《礼运》于寒窑之中。

此刻他整了整残破儒衫,朗声道:

“诸位听我一言!我们不是乞降之民,亦非待救之奴。我们是陈州子民,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今日归来,不靠南军一兵一卒,不借统帅半分威势——我们要自己回来!”

群情微动。

郑砚耕转身,指向城墙一侧倾颓的断垣:“那门已闭,但墙未全倒。若心中认此为家,何须他人开启?推倒残壁,列队而入,以我辈之足,踏我辈故土!”

说罢,他率先上前,双掌抵住一块摇摇欲坠的砖石,用力一推——轰然一声,碎砾纷飞。

刹那间,百人齐涌,合力掀塌半堵残墙。

妇孺扶行,壮者断后,井然有序地穿过缺口,步入空寂多年的街巷。

他们没有直奔府衙,也不抢夺官仓,只是默默走向各自的旧居,清扫积雪,修补门窗,点燃久熄的灶火。

范如玉早已候在城内。

她未入官邸,亦不设仪仗,只率十余名随行妇人,提灯执帚,逐户探访。

至柳阿槿旧屋时,见炉膛冰冷,床榻霉腐,便亲手将自家那件锦褥铺于床上,又取来“归民司”保管的田契一纸,置于灶台正中,压上一只粗陶碗。

临去前,她轻抚灶口余灰,低语:“火灭可再燃,心冷难复温。今日这一炉火,要烧得长长久久。”

当夜,老妪柳阿槿随族人归来,推门见屋内灯影微晃,灶火未熄,锦褥尚温,田契完好。

她怔立良久,忽然扑跪于地,额头触地,泣不成声:

“此非官还,乃家归……此非恩赐,乃信返!”

消息如风传遍全城。

越来越多的百姓重返故居,自发修缮门户,互帮互助。

孩童在断墙上刻下名字,老人在庭院中栽下新苗。

没有人拿走宋军一钉一木,甚至连倒塌的旗杆也被原样扶起,用草绳捆扎固定。

第三日清晨,辛弃疾登临城北高台。

他闭目凝神,金手指“心镜照城”全然开启。

脑海中一幅浩瀚图景徐徐展开:太行深处,最后三百遗民正冒雪启程。

一个瘦弱孩童手捧野艾走在队伍前方,边走边念:“辛公守粮,范娘子燃灶,吾家未亡……”

那声音稚嫩,却似钟磬回荡于千山之间。

辛弃疾唇角微动,下令周哑子击鼓传令:“不迎不接,只守三事:净水、热粥、安睡之地。”又召胡七斤至案前,命其重绘户籍册,留大片空白栏,只书一行小字:“待民自填。”

阳光破云而出,洒落残城。

废墟之上,炊烟处处升起,宛如新生血脉。

而在西山尽头,一支队伍正悄然逼近。

为首者白发萧然,手持竹简,身后百人皆着粗布麻衣,神色坚毅。

他们不举旗,不鸣号,唯有一面素帛飘扬于风中,上书八字:

我等自归,不降于兵。

城头之上,辛弃疾睁眼远望,眸光深邃如渊。

他缓步而行,足音轻落于积雪之上,耳中却似闻万民心跳。

金手指“心镜照城”虽未全开,然其意已通:此城不再为守而存,乃因人归而活。

百姓自发修屋、复耕、立约、互济,无需号令,自有秩序。

这非军法治辖之效,实仁政入骨、信义生根之兆。

忽闻城南鼓声三响,低沉而不急,是陈石头依约传讯——有人至。

辛弃疾眉峰微动,转身北行,直趋城外断垣处。

此时李铁头已率亲兵列队于野,却不设障,不执刃,唯立旗一面,上书“归途自择”四字。

远方道上,烟尘初起。

百余名遗民列队而来,步履坚定,无一踉跄。

为首者正是郑砚耕,须发尽白,脊背微驼,然手中高举一卷黄麻布帛,字迹墨浓如血。

其后众人皆捧木册、持竹简,上有指印斑斑,显是歃血为盟之作。

行至距城三十步,队伍止步。

郑砚耕整衣正冠,朗声道:“我等非降卒,非乞恩,乃陈州旧民,自太行归!今立《陈州自治约》三十六条,愿与辛公共守此土——不因兵威屈从,而因道义相合!”

言罢,膝行三步,双手奉约。

风起,吹动布帛猎猎作响,那“自治”二字如刀刻石,铮然有声。

城头百姓闻讯蜂拥而至,默然围观。

无人喧哗,无人擅近,只有一片沉重的呼吸,仿佛天地也在屏息待判。

辛弃疾凝视良久,忽迈步下城,甲胄未着,仅披素袍一件。

他穿阵而过,直至郑砚耕面前,双膝竟亦缓缓跪下,双手平伸,郑重接约。

四野俱寂。

“此约,”他声音不高,却字字贯耳,“不立于官府文书,不凭朝廷印信。”说罢起身,转身便向城内忠义祠而去。

众人尾随而入。

祠中香火久熄,唯余牌位林立,皆是战殁乡勇姓名。

辛弃疾取火折点燃烛香,将《自治约》徐徐投入炉中。

火焰腾起,映红满堂碑文。

“此约所立,不在吾手,而在诸位心中。”他立于香前,目光扫过每一张沧桑面孔,“今日焚约,非毁信也——乃示天下:民心即法,道义为纲。凡我同归之人,皆为此约之执笔者。”

话音落时,火舌吞尽最后一角布帛。

刹那间,百姓相拥恸哭,老者捶地呼祖,少妇抱子拜天。

不是谢恩,而是认亲;不是归附,而是回家。

陈石头登烽火台,燃五炬并列——赤、橙、青、白、玄,五行俱全,乃“城心已归”最高信号。

火光冲破晨霭,百里可见。

自此,中原诸寨若望此焰,当知:有一城不靠兵戈而复,有一民不因威压而回。

当夜,范如玉独至城西旧灶旁。

那灶曾被金兵捣毁,如今由她亲手重砌,灶面尚留鼓面残血——那是昔日守城将士击鼓死战时,掌裂血溅所致。

她抚之良久,低语如诉:“这一程,不是开始……是归来已半。”

辛弃疾不知何时立于其侧,剑已在手。

他不语,只猛然挥剑划地,一道深痕裂开冻土,直指北方开封方向。

“传檄中原——”他声如雷霆,“我军不争城池,而争民心;不凭刀兵,而凭信义。凡归者,皆我骨肉;凡信者,皆我山河!”

风骤起,残旗猎猎,似千军应誓,万马同鸣。

远处山巅,陆子昭仰观紫微,见将星熠熠临野,光芒贯穿云汉,直落黄河以北。

他喃喃道:“开封之门,已启……”

就在此时,西边官道尽头,一抹小小身影破雾而来。

喜欢醉剑江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醉剑江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女施主请留步爱在东南枝午后香茶新书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诸天开局长生药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成仙食妖奇谭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纵横都市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战龙归来林北宿主她甜入心扉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侯门福妻波矮子的开挂人生盛宠妻宝末世:极度崩坏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斗罗之野猪凶猛
经典收藏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袁术天下男卑女尊修仙界纨绔帝业阿尤布王妃三国之胜谋天下大明执刀人铁甲轰鸣内大乾:帝国独裁者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欲扬唐一瘦解千愁贞观医仙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灭元1399明末求生记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龙国无敌军团绝世宠臣北洋钢铁军魂
最近更新三国:一代谋圣陈渡双生龙影我当皇帝那些事儿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五世同堂记美利坚望族扶苏已死,秦匠当立拜师九叔降妖除魔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东汉:格物致癫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财倾山海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明博弈
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 醉剑江湖txt下载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 - 醉剑江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