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瑜闻言,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像是被点亮的星辰,连忙顺着这个思路低头演算。笔尖在纸上飞快划过,没过多久便停下动作,他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肩膀缓缓放松,脸上漾开释然的笑容,眼角眉梢都透着轻松:“谢谢你啊,顾言澄,我刚才一直钻在局部分析里,没想到换个思路这么快就解出来了,果然人多力量大。”
“不用客气,”顾言澄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眼神清澈明亮,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真诚,“互相帮助嘛,我数学遇到难题还得靠你呢。”
林诺曦对着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愁眉不展,她咬着笔尖,眉头紧紧蹙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川字,眼神死死盯着试卷上的文字,反复演算的草稿纸堆了厚厚一叠,可结果依旧不对,脸上满是焦急与挫败。顾言澄留意到她的窘境,起身走过去时脚步放得很轻,弯下腰轻声询问,眼神里带着几分理解的笑意,耐心帮她梳理题目条件,指尖轻轻点在隐藏等量关系的句子上。在他的引导下,林诺曦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突然眼睛一亮,迅速提笔演算,算出答案的那一刻,她猛地抬起头,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底满是欣喜:“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肯定还得卡很久。”
时间悄然滑向中午,阳光渐渐变得强烈。王桂轩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一手捂着肚子,脸上露出夸张的委屈神色,率先提议:“要不我们先去吃午饭吧,下午再继续?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面馆,味道超好!”
大家纷纷点头同意,收拾东西时动作都轻快了几分。走出图书馆,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五人身上,暖洋洋的。路上,王桂轩兴奋得眼睛亮晶晶的,手舞足蹈地分享着收获:“我今天记住了好几个数学公式,还会解一元二次方程了,太有成就感了!”
林诺晨也笑着附和,只是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勉强,眼神飘向路边飘落的银杏叶,轻声道:“我学会了用思维导图记历史知识点,感觉收获满满,以前觉得枯燥的内容,现在也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叶瑜看着大家鲜活的模样,嘴角扬起温润的弧度,眼神里满是欣慰:“看到大家有收获我也很高兴,下午我们可以针对上午遇到的问题再重点复习一下,然后做一套模拟题练练手。”
“好啊!”大家异口同声地回应,声音里满是干劲。
走进面馆,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五人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点完餐后便继续讨论学习问题。林诺晨托着腮帮子,眼神放空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刚才的笑容早已消失,眉头轻轻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练习册的页角。顾言澄放下笔,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轻声问道:“怎么了?刚才说用思维导图记历史很有意思,现在怎么看起来没精神?”
林诺晨转过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迷茫,像是迷路的小鹿,语气中满是困惑:“其实……我还是有点提不起劲。就算用了思维导图记住了知识点,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考完试说不定就忘了。有时候我会想,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学习啊?难道就只是为了那几张试卷上的分数吗?”
顾言澄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不远处的老树上,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似在回味过往:“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困惑,尤其是每次考前压力大的时候,总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考个好成绩,让老师和家长满意。”他顿了顿,转头看向林诺晨,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学习的本质从来都不只是为了成绩。你看我们学历史,不只是记住那些年份和事件,更是通过了解过去,学会思考时代的变迁,理解不同人的选择;学数学,也不只是解题和计算,而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林诺晨静静地听着,手指依旧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眼神渐渐从迷茫转为专注,认真捕捉着顾言澄的每一句话。顾言澄继续说道:“就像你今天用思维导图记历史,这个过程其实是在锻炼你的归纳总结能力,这种能力不管以后做什么都能用得上。学习更像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成为更有底气、更能应对挑战的人。成绩只是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打磨自己的过程……”林诺晨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眼神渐渐亮了起来,像是被点亮的烛火,脸上的迷茫褪去了不少。她想起整理历史知识点时的通透感,想起听大家讨论问题时的专注,这些似乎都不是“应付考试”能概括的。
顾言澄看着她神色的变化,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容,眼神里满是鼓励:“其实不用把学习想得太功利,就把它当作一场探索。每学会一个新知识点,每解开一道难题,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块拼图。至于成绩,只要我们真正投入了,自然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林诺晨轻轻点头,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眼底的阴霾彻底散去,语气轻快了许多:“谢谢你,顾言澄,好像突然想通了。”
这时,叶瑜注意到两人的讨论,笑着插话:“在聊什么呢?这么投入。”林诺曦也好奇地望过来,顾言澄便把刚才的话题简单说了一遍,叶瑜赞许地点点头,眼神里满是认同:“说得很有道理,学习确实是为了更好地成长。”随后,林诺曦向叶瑜请教英语阅读理解技巧,叶瑜耐心分享经验,眼神专注而认真:“做阅读理解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和情感基调,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定位到原文,注意同义替换和语境分析,不要被干扰项迷惑。”
顾言澄则和叶瑜讨论起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思路,两人各抒己见,眼神中都透着对知识的钻研,互相启发后,脸上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林诺晨和王桂轩在一旁认真倾听,偶尔插上几句,氛围十分融洽。
午饭过后,大家回到图书馆继续学习。叶瑜给每个人分发了针对性的模拟题,眼神严肃地叮嘱:“限时完成,尽量模拟考试状态。”做题过程中,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叶瑜眉头微蹙,神情专注;顾言澄眼神平静,笔下动作有条不紊;林诺曦咬着唇,认真演算每一道题;王桂轩则时不时挠挠头,脸上满是思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大家都完成试卷后,叶瑜组织大家一起批改。针对错题,叶瑜耐心讲解,眼神细致地观察每个人的反应。王桂轩看着基础题正确率的提升,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可看到综合题的错题时,又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林诺晨的历史选择题做得不错,可看到论述题的低分,眼神暗了暗,随即握紧了笔,认真记下错误原因;林诺曦看着数学试卷上的对勾,脸上满是欣喜,眼底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顾言澄看着试卷上的细节错误,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几分懊悔,随即认真标注重点。
叶瑜针对每个人的情况提出具体建议,语气诚恳:“王桂轩接下来重点巩固基础,多做基础题型,公式一定要记牢;林诺晨可以多做一些历史论述题,锻炼分析和表达能力;诺曦继续加强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练习,争取把基础题全部吃透;顾言澄注意细节,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大家都认真地记了下来,眼神中充满了对接下来复习的清晰规划。
傍晚时分,叶瑜临时接到班级通知需要提前离开,王桂轩和林诺曦也收拾东西去买文具,图书馆里只剩下顾言澄和林诺晨两人。阳光透过百叶窗斜斜地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诺晨摊开历史练习册,对着一道论述题发呆,笔尖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着圈,眉头再次蹙起,眼神中满是纠结。
顾言澄做完物理题,转头看到她的模样,轻声问道:“卡在这道题了?”
林诺晨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眼神黯淡下来:“嗯,老师上课讲过类似的题,但我记不清标准答案的要点了,现在脑子里一团乱,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顾言澄拉过椅子在她身边坐下,指着题目说道:“其实不用死记标准答案,我们可以先梳理事件的背景。你看,这个事件发生在社会转型期,那是不是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去分析?”
林诺晨顺着他的思路看下去,小声应道,眼神里依旧带着不确定:“好像是……但具体该写哪些内容呢?”
“比如经济方面,它是不是推动了新的生产方式出现?政治上,有没有动摇旧的统治秩序?”顾言澄耐心引导着,眼神温和而坚定,“你可以结合课本里的具体史实,自己试着归纳一下。”
林诺晨捧着课本翻了半天,迟迟没有下笔,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中满是求助:“我还是想不出来,要不你把要点告诉我,我记下来吧?”声音里带着一丝依赖。
顾言澄看着她眼中的迟疑,心里微微一动,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换了个角度问道:“那你觉得,这个事件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比如他们的衣食住行,或者观念上的变化。”
这个问题让林诺晨愣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茫然,显然从未想过这个角度。她沉默了片刻,有些不确定地说:“可能……生活变得方便了一些?观念也更开放了?”
“对呀,这就是很重要的一点。”顾言澄笑着鼓励她,眼神里满是肯定,“学习不是把别人的想法搬进自己的脑子里,而是要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哪怕想得不全面,也是属于你自己的见解。”
林诺晨看着题目,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依旧有些迷茫,但比刚才多了几分思索。她知道顾言澄说得有道理,可长久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让她很难立刻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她低下头,在草稿纸上慢慢写下“百姓生活”“观念变化”几个字,笔尖顿了顿,又添上“生产方式”,虽然字迹有些犹豫,却已是她第一次试着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
顾言澄没有再追问,只是安静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做题。阳光渐渐西斜,将两人的影子叠在桌面,林诺晨望着草稿纸上那几个稚嫩的关键词,眼神微微晃动,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轻轻动了一下,像一颗被风吹落的种子,悄无声息地埋进了土壤。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自习室里,将五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临近闭馆,大家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走出图书馆,王桂轩兴致勃勃地提议:“接下来的两周,我们每天放学后都来这里复习吧?正好可以互相监督,遇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
“我没问题,”叶瑜点点头,语气爽快,“不过我(5)班每天放学比你们晚十分钟,可能会稍微迟到一点,你们不用等我,先开始就行。”
“没关系,我们等你!”林诺晨笑着说,眉眼弯弯,眼底的迷茫褪去了大半,多了几分真切的期待,这是她第一次对学习小组充满向往,也是第一次觉得备考之路不再枯燥。
林诺曦看着身边并肩走着的伙伴们,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心里满是信心。她原本以为数学会一直拖后腿,可现在有了伙伴们的帮助,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进步。
顾言澄握着叶瑜分享的资料,指尖传来纸张的温度,他看着身边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眼神柔和下来,忽然觉得,这段备考时光,因为有了这些同行者,变得格外有意义。
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这个由不同班级的少年少女组成的学习小组,像一束束微光汇聚在一起,在秋日的校园里,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行。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学习的道路上携手共进,不仅收获着知识的成长,也收获着珍贵的友谊。而这段一起奋斗的青春记忆,终将成为他们生命中最温暖的光芒。
喜欢不负韶华,青春不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不负韶华,青春不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