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的僵局,最终被一份来自林静小队的紧急加密传输打破。
传输过来的并非语音,而是一张经过降噪和锐化处理的高清图片。图片拍摄于小镇边缘一栋房屋的窗台内,透过略微肮脏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台上摆放着几张歪歪扭扭的蜡笔画。
画的内容很简单,充满了童稚的笔触。一张画的是天空、太阳和扭曲的小房子,但太阳被涂成了诡异的银灰色,天空布满了整齐划一的、如同电路板般的线条。另一张画着一大一小两个手牵手的人形,但两个人形的表情都被画成了完全一样的、如同面具般的呆滞微笑,眼神处是两个空洞的黑点。
然而,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是第三张画。
那张画用的色彩最为鲜艳,画的似乎是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父亲、母亲和孩子,都带着那种令人不适的标准化微笑。但在餐桌的正中央,孩子用鲜艳的红色和黄色,极其醒目地画了一大团混乱、扭曲、毫无规律的线条和色块!那团混乱的色彩,与画面其他部分那种冰冷的“秩序感”形成了极其强烈的、甚至是刺眼的对比!
在图片下方,林静附上了一句简短的文字说明:
“拍摄于疑似未被完全同化家庭。注意第三张画中心混乱色块。儿童潜意识抵抗迹象?”
这张图片,尤其是那团混乱的色彩,像是一道微弱却锐利的光芒,刺破了指挥中心内压抑的沉默。
参谋们议论纷纷,大多认为这确实是儿童潜意识抵抗的证据,是人性在极端压抑下本能的反扑,代表着希望。
赵铁峰紧锁的眉头也稍稍舒展了一些,他看向陈远,想听听这位“逻辑大师”会如何分析这个新发现。
陈远的目光落在第三张画上,那团混乱的色彩在他眼中被迅速分解成像素点、色彩饱和度、线条曲率等数据。他的逻辑模型开始运转,试图将这个“异常变量”纳入体系。
“图像分析确认,第三张画的中心区域色彩熵值远高于周围区域,线条走向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秩序孢子’影响模式。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可初步推断作画者在集体意识影响下,仍保留了微弱的个体表达冲动,这种冲动以非理性的、抽象的形式爆发。”陈远的声音依旧平稳,进行着客观分析,“此现象表明,‘秩序孢子’对未成年个体的意识掌控并非绝对,存在可干预的缝隙。”
他的分析依旧精准,但这一次,在提到“个体表达冲动”和“非理性形式”时,他的语气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不可查的停顿?
那团混乱的、毫无逻辑可言的色彩,似乎触动了他逻辑链条中某个极其细微的、未被完全覆盖的角落。一种难以用数据描述的、陌生的感觉,如同水底的气泡,在他冰冷的心湖深处悄然浮现了一瞬,随即又被强大的理性迅速压制、解析、归类。
他无法定义那种感觉是什么。不是逻辑,不是数据,更像是一种纯粹的“触动”?源于生命本能对“无序”和“鲜活”的某种隐秘共鸣?
但这种“触动”太过微弱,太过陌生,无法影响他的核心判断。
“此发现,可适当调高方案b的成功率预测至68.5%。”陈远最终给出了基于数据的结论,“针对未成年个体的抵抗缝隙,或可研发特异性精神唤醒媒介,作为方案b的辅助手段。”
他没有再提方案A。
赵铁峰敏锐地捕捉到了陈远那一瞬间的细微停顿,以及他主动调整方案倾向的行为。这微小的变化,如同坚冰上出现的一道裂痕,让赵铁峰心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也许,陈远并非完全失去了人性,只是那部分情感被某种东西暂时隔离了。
“好!就按这个思路来!”赵铁峰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周教授,立刻组织心理和能量研究团队,分析那幅画,尤其是那团混乱色彩可能蕴含的精神对抗因子,尝试逆向推导唤醒媒介!信息部门,全力支持林静小队,优先搜集此类儿童潜意识抵抗的证据!”
命令下达,指挥中心再次忙碌起来,气氛不再像之前那般凝重得令人窒息。
陈远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众人因那几张稚嫩的画作而重新焕发出斗志,看着赵铁峰眼中那释然与希望的光芒。他理解这是积极的信号,有利于任务推进,但他的内心依旧平静无波。
只是,他的目光,会不时地再次落回屏幕上那张画,落在那团鲜艳而混乱的色彩之上。
那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逻辑无法完全解析它?
为什么它会让赵铁峰和众人产生如此大的情绪波动?
为什么……自己那坚不可摧的理性壁垒,在它面前,会出现那一丝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的“停顿”?
无数个“为什么”在他的逻辑核心中生成,却找不到标准答案。他尝试调用数据库中关于“艺术”、“情感表达”、“潜意识”的所有理论,试图给这团色彩一个理性的、科学的定义,但总觉得隔了一层,无法触及核心。
这种感觉,对他而言,是陌生的,甚至是不舒服的。就像一台精密仪器,检测到了一个无法被现有物理定律解释的信号。
他隐隐感觉到,这团无意义的混乱色彩,似乎指向了他自身所“缺失”的某样东西。那样东西,无法被数据量化,无法被逻辑推演,却真实地影响着“人”的决策与情感。
会议结束后,陈远没有返回静修室,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基地顶层的观测平台。外面是模拟的夜空,繁星点点,但与记忆中真实的星空相比,少了一份浩瀚与神秘,多了一份人工的规整。
他抬起手,指尖一缕“太初秩序炁”流转,灰蒙蒙的气息中,银白的秩序纹路若隐若现。这力量强大而可控,是他如今最大的依仗。
但此刻,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却是那团毫无力量可言、混乱不堪的蜡笔色块。
“我失去了什么?”他对着冰冷的夜空,第一次对自己提出了这个无法用数据回答的问题。
理性的冰原上,一道微不可查的裂痕,因一幅稚嫩的画而悄然显现。裂痕之下,是被深埋的、关于一个普通少年成长中的所有柔软、所有混乱、所有不被逻辑定义的鲜活情感。
找回它们?似乎没有必要,甚至可能影响现有的效率和力量。
但完全忽视那裂痕的存在?那团混乱的色彩,却如同一个幽灵,开始在他绝对理性的世界里,投下了一丝不确定的阴影。
陈远站在平台上,身影在人工星光下显得愈发挺拔孤寂。他依旧是那个强大的金丹修士,不周山基地的定海神针,但一场无声的风暴,已在他完美理性的内核中,悄然酝酿。
失落的记忆,如同被封印的幽灵,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叩问他的心门。而答案,或许就藏在那看似毫无意义的、混乱的色彩之后。
喜欢一颗石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一颗石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