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不计年,自巫妖量劫尘埃落定,人族大兴,三皇五帝治世,天地间已享无量岁月之相对宁静。然天道循环,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乃亘古不变之至理。平静的洪荒水面之下,暗流早已汹涌澎湃。
天庭虽立,统御三界,然昊天上帝坐镇凌霄宝殿,俯瞰周天,却常感力不从心。偌大天庭,三百六十五路周天正神之位,十之七八空悬。各司职守之神,或修为浅薄,或出身散漫,难以有效运转天地权柄,维持洪荒秩序。地府轮回,虽有平心娘娘(后土化身)坐镇,然鬼仙体系亦不完善,时有怨魂滞留,戾气滋生。人间界,王朝更迭,杀伐不断,因果纠缠,业力堆积如渊。
积年累月,天地间戾气、煞气、业力交织,已渐成淤塞之势,隐有引发无量量劫之兆。此劫若至,恐非一族一教之祸,而是席卷天地人三界,重演洪荒破碎之惨剧。
这一日,三十三天外,混沌深处,那万道之源流,诸圣之师庭——紫霄宫,沉寂了无数元会的宫门,于无声无息间,悄然洞开。
宫门之内,并非金碧辉煌,亦非仙气缭绕,而是一片无垠的虚无,混混沌沌,无上无下,无前无后,唯有大道伦音在冥冥中回响。宫中有六座蒲团,呈品字形排列,正是昔年道祖鸿钧讲道,三千红尘客争夺圣位之圣物。
此刻,宫中最上首的云床之上,一道身影由虚化实,渐渐清晰。其身似与道合,非老非少,面容模糊不清,唯有一双法眼,开阖间似有宇宙生灭,万道轮回。正是道祖鸿钧!
鸿钧道祖目光垂落,似已洞悉洪荒一切因果业力,淡漠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传遍诸天万界,直达几位圣人心灵深处:“尔等,速来紫霄宫。”
声音落下不过片刻,紫霄宫前,混沌之气翻涌,道道恢弘气息降临。
最先抵达的,是太清仙境八景宫的老子(太上老君)。他骑着板角青牛,手持扁拐,白发白须,面容清癯,眼神淡漠无为,仿佛世间万物皆不萦于心。他对鸿钧躬身一礼,无声无息地落在左侧第一个蒲团上,闭目养神。
紧接着,玉清境清微天玉虚宫的元始天尊驾临。他乘九龙沉香辇,瑞气千条,璎珞垂珠,面容威严,周身散发着至高无上的秩序与威严气息。他目光扫过宫阙,对鸿钧行礼后,落在老子下首的蒲团上,神色肃穆。
随后,上清境禹余天碧游宫的通天教主踏剑而来。他一身青衣,剑眉星目,气息凌厉张扬,眉宇间带着几分桀骜与疏狂。他哈哈一笑,对鸿钧随意拱了拱手,便大大咧咧地坐在了右侧第一个蒲团上,与元始天尊相对。
几乎同时,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联袂而至。接引面色悲苦,手持念珠;准提笑容和煦,手持七宝妙树。二人对着鸿钧深深一拜,口称“老师”,而后安静地坐在了下首的蒲团上,眼观鼻,鼻观心,却隐隐有精光闪烁。
最后,一道惶急中带着期盼的金光闪过,昊天上帝身着帝袍,匆忙赶到。他并非圣人,得蒙道祖召见,心中忐忑又激动,连忙跪拜行礼:“弟子昊天,拜见道祖!”
鸿钧道祖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诸圣与昊天,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大道天音,阐述着无可辩驳的事实与命运:
“天地有序,劫运有常。自巫妖劫后,天地戾气未消,因果纠缠日深。如今天庭空悬,神职不备,地府怨积,人间杀伐,业力淤塞,已至临界。无量量劫将至,尔等可知?”
诸圣神色各异。老子眼皮微抬,复又垂下。元始天尊眉头微蹙。通天教主嘴角勾起一丝不屑。西方二圣则低眉顺目,似在悲悯众生。昊天上帝则是一颤,伏地不敢言。
鸿钧继续道:“然,天道之下,总有一线生机。此劫虽凶,却也是重整乾坤,再定秩序之机。吾意,立一封神榜,借此人间王朝更迭之杀劫,选拔三百六十五位周天正神,八部三百六十五清福正神,补全天庭神职,运转天地权柄,消弭戾气,以全天道。”
“封神榜?” 诸圣目光皆是一凝。此物一听便知关乎重大气运与因果。
鸿钧袖袍一拂,一道散发着混沌气息、看似平凡无奇的卷轴出现在空中,缓缓展开。卷轴之上,空白一片,却仿佛能吸纳一切真灵印记。
“此乃封神榜。榜上有名者,真灵入榜,受天庭驱使,虽失逍遥,却可得神道果位,享天庭气运,亦是一番造化。榜上无名者,或可逍遥物外,或……身死道消,重归天地。”
鸿钧目光看向三清:“尔等玄门三教,弟子众多,根行深浅不一。封神之事,当由尔等三教共议,签押此榜,定下名姓。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次者,成其神道;根行浅薄者,或堕轮回,或化灰灰。”
此言一出,紫霄宫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元始天尊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老师圣明。吾阐教门下,皆乃根行深厚、福缘绵长之辈,顺应天命,当成就仙道,逍遥自在。” 言下之意,阐教弟子不应上榜。
通天教主冷哼一声:“二哥此言差矣!吾截教有教无类,为众生截取一线生机,门下弟子万千,岂能尽数以根行论之?况且,天庭神职,亦需能者居之,岂可轻定?” 他显然不愿门下弟子上榜受束缚。
老子依旧闭目,淡然道:“吾人教清静无为,门下仅玄都一人,不染红尘,不当入劫。” 直接将自己撇清。
西方接引道人唱了声佛号,面露慈悲:“阿弥陀佛。东方杀劫,我西方贫瘠,弟子稀少,且修清净之法,不当沾染此等因果。” 准提亦附和道:“然也,然也。我西方虽愿助东方道友渡劫,然弟子实不堪此任。”
诸圣皆不愿自家弟子上榜,互相推诿,场面一时僵持。
昊天上帝跪伏在地,心中焦急万分。若诸圣不愿签押,封神榜空悬,天庭依旧空虚,量劫依旧难免,他这天帝如何自处?
鸿钧道祖将诸圣反应尽收眼底,并无意外,亦无喜怒,只是淡淡道:“此乃天道大势,非尔等可逆。签押与否,皆在尔等。然,大劫一起,因果纠缠,便由不得尔等选择。届时,榜上无名者,身陷劫中,是生是死,是仙是神,各凭机缘造化。”
这话如同冷水泼下,让诸圣心中一凛。道祖之意很明确,签榜,还可主动选择部分弟子上榜,保全根行深厚者;不签,大劫一起,所有卷入者便如同入了修罗场,生死各安天命,可能损失更大!
元始天尊沉吟片刻,看向通天教主:“三弟,你截教门人众多,号称万仙来朝,其中不乏根行浅薄、披毛戴角之辈,合该上榜,补全神职,亦是功德。”
通天教主勃然变色:“元始!你阐教自诩正统,便瞧不起我截教弟子吗?我门下纵有万千,亦是我通天弟子,岂容你轻辱?要上榜,你阐教十二金仙为何不上?”
眼看二人就要争执起来,鸿钧道祖开口道:“休得争执。封神榜在此,尔等自行商议。百年之内,需有定论。百年后,无论签押与否,封神杀劫,正式开启。”
说罢,鸿钧道祖身影渐渐模糊,最终消失于云床之上,只留下那卷空白的封神榜,悬浮在紫霄宫中,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道祖离去,宫内压力稍减,但气氛更加凝重。
老子睁开眼,看了元始和通天一眼,叹道:“二位师弟,天道如此,争执无益。还需早作打算。” 说罢,他身影消散,回了八景宫。
元始天尊冷哼一声,看了通天一眼,又瞥了西方二圣一眼,亦驾辇离去。
通天教主脸色铁青,袖袍一拂,化作剑光消失。
西方接引、准提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算计,也悄然离去。
最后,只剩下昊天上帝,对着空荡荡的紫霄宫和那卷封神榜,深深叩首,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一场席卷三界、关乎无数生灵命运的巨大风暴,已然在这紫霄宫中,拉开了序幕。而他的天庭,能否借此真正崛起,犹未可知。
洪荒的天,要变了。
喜欢圣道洪荒之鲲鹏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圣道洪荒之鲲鹏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