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研究所的资料整理室里,苏清瑶将一叠灵脉修复报告整齐叠放,指尖划过纸上的技术参数,心中却渐渐生出一个念头 —— 近半年来,灵脉稳定器的应用让江城灵脉恢复大半,与星墟的合作也取得突破,但灵脉保护不能只靠科研团队和专业人员。“只有让更多人懂灵脉、护灵脉,才能让这份成果长久延续。” 她对着窗外生机勃勃的绿化带喃喃自语,一个编写《蓝星灵脉保护实用手册》的想法逐渐清晰。
当天下午,苏清瑶就分别联系了李天胜、江岚和卡伦,邀请他们共同参与手册编写。“手册不仅要包含技术内容,更要贴近百姓生活,让普通人也能看懂、能用得上。” 视频会议中,苏清瑶将初步拟定的手册框架分享给众人 —— 分为 “灵脉基础知识”“灵脉修复技术”“灵脉日常保护”“跨星球灵脉保护” 四个部分,既要有专业深度,又要具备通俗性。
李天胜率先响应,主动承担 “灵珠能量运用” 章节的撰写:“我常年和灵珠碎片打交道,知道百姓在使用时容易遇到哪些问题。比如灵珠碎片的储存温度、能量衰减周期,这些实用细节必须写清楚,避免大家误用造成浪费或危险。” 他还计划加入自己制作灵泉喷雾时的经验技巧,比如如何根据灵脉能量浓度调整碎片用量,让普通百姓也能尝试简单的灵脉滋养。
江岚则从异能管理的角度,聚焦 “异能与灵脉保护” 章节。她特意收集了异能者在民生服务中遇到的典型案例,比如 “土系异能修复灵脉裂痕时如何控制力度”“水系异能净化灵脉水源时的频率选择”,还加入了 “异能使用禁忌”,比如禁止在灵脉受损严重区域使用高频异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很多异能者有保护灵脉的意愿,但缺乏专业知识,这本手册能帮他们找到正确的方法。” 江岚在邮件中写道,还附上了详细的异能操作流程图。
远在星墟的卡伦也积极参与,负责 “跨星球灵脉保护案例” 章节。他整理了星墟在火星、木星等星球的灵脉修复经验,比如火星灵脉能量炽热,需使用低温缓冲技术;木星灵脉能量稀薄,需加强能量捕获装置。每个案例都配有灵脉分布图和技术参数表,还特别标注了 “蓝星适配建议”,方便蓝星科研人员和百姓参考借鉴。“跨星球合作不仅是技术共享,更应该是经验互通,这本手册就是最好的载体。” 卡伦在视频通话中对苏清瑶说。
手册编写过程中,苏清瑶始终强调 “通俗实用” 的原则。遇到专业术语,她都会要求团队成员附上 “百姓解读”,比如将 “灵脉能量波动频率” 解释为 “灵脉的‘心跳节奏’,节奏平稳说明灵脉健康”;涉及设备操作,就加入 step-by-step 的插图说明,比如灵脉监测仪的探头插入角度、数据读取方法,甚至标注了 “常见错误操作” 的警示图。
为了让内容更贴近百姓需求,苏清瑶还特意邀请了城东、城西的几位居民代表来研究所座谈。“我们老百姓不懂技术,就想知道怎么判断家里附近的灵脉好不好,遇到问题该找谁帮忙。” 经常在公园散步的张大爷提出建议,旁边的年轻妈妈也补充道:“能不能加一些‘家庭灵脉小养护’的方法?比如怎么给家里的灵植浇水,才能既滋养植物又不浪费灵脉能量。”
这些建议让苏清瑶深受启发,她立刻安排团队在 “灵脉日常保护” 章节中新增 “百姓实用技巧” 板块:“观察花草叶片,若发黄、生长缓慢,可能是灵脉能量不足,可在花盆旁放置一小块灵珠碎片(注意远离儿童)”“若家中电器频繁故障,且周围空气浑浊,可能是灵脉节点受损,可拨打研究所的灵脉应急热线”。每个技巧都配上了真实场景的照片,比如发黄的灵植与健康灵植的对比图、灵脉应急热线的公示牌照片,直观又易懂。
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忙碌,《蓝星灵脉保护实用手册》终于定稿。手册共 200 多页,封面设计成清新的绿色,印着江城灵脉分布图的简化版,翻开内页,既有专业的技术图表,又有生动的案例故事,甚至还穿插了李沫前辈古籍中的经典语句,比如 “灵脉者,万物之根也,护脉即护生”。
手册出版当天,研究所就在门前广场举办了免费发放活动。百姓们排着队领取手册,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原来灵脉和我们的生活这么近!” 一位大叔看着 “家庭灵脉小养护” 板块,兴奋地对身边人说;张大爷翻到 “灵脉环境判断方法”,忍不住点头:“以后在公园散步,就能知道灵脉好不好了,还能提醒大家一起保护!”
手册还通过星墟的贸易渠道,传播到了其他星球。卡伦收到手册后,特意给苏清瑶发来感谢信:“这本手册不仅总结了蓝星的经验,更融合了跨星球的智慧。我们已经将手册翻译成星墟通用语言,发放给各个星球的灵脉保护机构,很多星球的科研人员都反馈说,从‘百姓实用技巧’中获得了新的启发。”
苏清瑶站在研究所的展示窗前,看着百姓们拿着手册讨论的场景,手中轻轻摩挲着一本样册。阳光透过窗户,在手册的绿色封面上洒下温暖的光斑。
喜欢反派摊主:系统遗策与序列逆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反派摊主:系统遗策与序列逆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