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我、放开我!”小少年拼命挣扎,却在瞧见东方淮竹昏倒在地时大吃一惊,十分紧张的喊道:“姐姐、姐姐!你快醒醒,你们对她做了什么?”
“姐姐?”紫吾卫统领听得小少年一口一个姐姐叫着,脸上还有那关切之色丝毫不像作伪,不禁心中沉思:陛下要将这女子带回长安,是为求长生之术,虽不知这女子有何特殊,但此女既然能使楚式剑,兴许是楚国皇室血脉,若这孩童是她的弟弟,两人定然是一样的血脉,或许对陛下炼制长生之药能有大用。
“统领,这孩子怎么说?可否需要杀了?”那提着小少年的紫吾卫问道。
紫吾卫统领瞪了那人一眼,随手一指,一道真气灌入小少年的胸口,这小少年顿时觉得呼吸一滞,就这么晕了过去。
“将这孩子和那女人绑好,一起带回长安城。”
“是,那亥绝与戌血......?”拎着小少年的紫吾卫小心翼翼的问道,他口中的亥绝与戌血正是方才被东方淮竹打晕和打伤的两个紫吾卫。
紫吾卫统领森冷的目光看着依旧昏迷不醒的亥绝与那断了一条胳膊在低声呻吟的戌血,口中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样的人,不配留在紫吾卫了。”
其余几人闻言,都是心下一惊,尤其是方才因为被牛粪糊到眼睛而撤下兵人的两个紫吾卫更是瑟瑟发抖。
只不过,既然统领发话了,那亥绝与戌血也留不得了,若是敢替他人求情,说不得还会殃及自身。
一个拿剑的紫吾卫脸色冰冷的走到二人身边,干脆利落的用剑扎进了那二人的心口,二人顿时气绝。
“兄弟,下辈子,别活在乱世了。”那紫吾卫在心中暗道,用手袖口擦去剑上血迹,主动扛起昏迷的东方淮竹,一行紫吾卫悄然离开竹林。
至于地上的那两具尸体......
他们穿着紫吾卫的衣服,当地府衙知道后自然会来收拾,只不过,若是这二人府衙收尸前就被野兽吃了,便也怪不得旁人了。
也不知是方才一战,这些紫吾卫被东方淮竹耗尽了真气,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这几个紫吾卫竟没有发现竹林之后,还躲着三个孩子,将方才的一幕幕全部看在了眼里......
十五日后,留下城。
这里是靠近大秦北边的一处城市,原本算不得什么大成,不过在西楚立国后,原本从南方通往长安的官道便不能再走了,如此一来,留下城也变得热闹起来。
走的人多了,那该做什么?
自然是收银子啊。
自秦亥登基以来,朝廷税收翻了将近五倍,秦皇朝将天下划分为郡县制,十县为一郡、十郡为一州,朝廷的税收涨了五倍,人物下发到郡里,那就变成了十倍,再到县里那便成了十五倍。
层层加码已然成了所有当官之人心照不宣的事,秦亥贪、他手下的人自然更贪,反正只要各郡县如期上缴税银,其他的秦亥这个皇帝才懒得去管。
距离皇城越远,底下的官员就越是贪得无厌,所谓天高皇帝远便是这么个意思。
留下城的城门前,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再加上一个告示牌,便支棱起了一个收费处。
至于收费的名目,倒也简单,入城税,实际上就是过路费,不过也只是这留下城中三十多种苛捐杂税里最普通的一项。
此时已是午后,负责收费的大汉打着哈欠,一头乱蓬蓬的卷发活像鸡窝,也不知多久没有打理过了。
寻常百姓入城出城,多半是清晨以及傍晚,对于这负责收钱的大汉来说,眼下便是一日之中最悠闲的时光。
就在这时,五个紫衣劲装的男人推着一辆木车从远处缓缓走来,原本只打哈欠的大汉听得有木轮滚动的声音,顿时打起了精神,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也竖的像天线。
可当他见得那押车的五人径直朝着自己面前走过,没有丝毫停下的意思,大汉怒目圆睁,指着为首的中年男子喝道:“尔等眼瞎啊?没看到要交过路税吗!”
五个紫吾卫顿时停下了脚步,不约而同的侧过脸,用一种看傻子似的表情看着那壮汉。
“嘴巴放干净点,我看你特娘的才是瞎了,没看见我们身上的衣服吗!”一个紫吾卫呵斥道。
“衣服?衣服有什么好看的,你们几个又不是小娘们,就算是小娘们,哪也得是脱了衣服才好看。”大汉嘿嘿笑了笑,满嘴荤话,表情也是十分畏缩。
那大汉笑完,也不管面前几个脸已黑成锅底的混人,指了指旁边的告示牌道:“入城税,没看到吗?百姓五钱一人,商贾一两一人,赶紧麻溜的掏钱!”
方才那说话的紫吾卫正欲拔刀,却被领头的统领一把拦下。
各地各县巧立名目,乱收杂税,这在大秦也并非是什么稀奇事,况且就连他们紫吾卫平日里也没少得好处。
这紫吾卫统领见这收费的大汉又脏又莽,连紫吾卫的紫鱼服都不认识,定然也是个昏汉,与这种人讲理或是动手,都实在太掉身份。
他们此行任务还是皇帝陛下亲自下达,丝毫马虎不得,再加上前几日他们所乘马匹莫名其妙的都拉了肚子,以至于他们只能弃了马徒步赶路,此时这位统领实在不想再节外生枝。
紫吾卫统领从身上甩出一沓钱,像是丢垃圾一般扔在了那放银钱的竹篓里,眼神中尽是轻蔑。
“这里是三十钱,不用找了。”紫吾卫统领本以为这收钱的大汉捞到了油水,会对他们感恩戴德,谁料这大汉豹眼圆睁,蹭的一下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两个大步便拦在了几人的面前。
“钱都给了,还有何事?”紫吾卫统领的话语中很明显的带上了几分不悦。
这大汉方才瞧见了那给钱的中南男人的眼神,那种眼神分明是像看狗一样在看他,这让大汉如何不恼?
正当这大汉想要破口大骂之际,忽然想起了平日里他家老大对他说过遇事不能莽,得先动脑子,这大汉行事向来我行我素,可唯独对自己那位老大的话是言听计从。
大汉压下自己心中火气,那圆鼓溜球的大眼睛转了一转,顿时“计上心头”。
喜欢少歌:咸鱼世子,百晓堂最强赘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少歌:咸鱼世子,百晓堂最强赘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