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寒风裹着碎雪,落在李家的院墙上,积起薄薄一层白霜。李念宝坐在窗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捧着一本翻得卷边的童话书,眼睛却时不时瞟向院门口——今天是三姐肖冬玲来家里住的日子,她已经盼了好几天了。
自从大姐李红梅考上师范学校,家里的气氛就一直透着股喜气。李建国在公社当会计越来越顺手,还被书记夸是“踏实能干的好苗子”;李向阳每天埋头复习,准备明年的高考;就连远在部队的肖建军,也寄来消息说,他在训练中表现突出,有望获得嘉奖。
“宝,别老盯着门口了,冬玲在路上呢,雪天路滑,得慢些走。”张秀兰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刚炒好的瓜子,放在念宝身边的小桌上,“我给你冬玲姐缝了件新棉袄,你看看喜不喜欢。”
念宝放下书,拿起床上叠得整齐的蓝布棉袄。棉袄的针脚细密,领口和袖口还缝着一圈浅灰色的绒边,是张秀兰特意从镇上扯的新布。“娘,真好看!冬玲姐肯定喜欢。”她抱着棉袄,小脸上满是期待。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还有肖冬玲清脆的声音:“妗子,念宝,我来了!”
念宝一下子跳起来,抱着棉袄就往门口跑:“冬玲姐!”
院门口,肖冬玲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背着一个布包,脸上冻得通红,却依旧笑得灿烂。她看到念宝,连忙张开双臂,把她抱了个满怀:“念宝,想不想姐姐?”
“想!”念宝把棉袄递到她手里,“冬玲姐,这是娘给你缝的新棉袄,你快穿上,别冻着了。”
肖冬玲接过棉袄,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张秀兰日子过得也不宽裕,却还特意给她做新衣服,这份心意让她眼眶有些发热。“谢谢妗子,也谢谢念宝。”她一边说,一边赶紧穿上棉袄,大小正合适,身上瞬间暖和了不少。
张秀兰笑着拉着肖冬玲的手,往屋里走:“路上冷吧?快进屋烤烤火,我给你煮了红薯粥,一会儿就能喝了。”
肖冬玲跟着进了屋,坐在炕边的火炉旁,看着屋里熟悉的摆设,心里满是安心。她从小就羡慕念宝能在这样温暖的家里长大,妗子温柔,舅稳重,向阳哥又疼人,不像她家里,娘身体不好,爹每天忙着地里的活,很少有时间关心她们姐妹。
“冬玲姐,你这次来,能住几天呀?”念宝挨着她坐下,小手抓着她的衣角,“我跟你说,我们学校最近办了画展,我画的画还被老师贴在墙上了呢!”
“真的吗?那太厉害了!”肖冬玲眼睛亮了起来,“我这次能住到周末,正好能去你们学校看看你的画。”
两人正说着话,李向阳从外面回来。他刚去镇上的书店买复习资料,身上落着一层雪,进门就搓着手喊:“冻死我了!冬玲来了?快烤烤火。”
“向阳哥。”肖冬玲连忙站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又麻烦你们了。”
“跟哥客气什么。”李向阳脱下外套,坐在火炉旁,“我买资料的时候,顺便给你买了本初中的语文课本,你不是说想提前学学初中的知识吗?”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课本,递给肖冬玲。
肖冬玲接过课本,心里又是一阵感动。她明年就要上初中了,心里一直有些忐忑,怕自己跟不上课程。现在有了这本课本,还能让向阳哥和念宝帮忙辅导,她顿时觉得安心了不少。
晚饭的时候,李兴荣从公社回来,还特意买了半斤猪肉。张秀兰做了一锅猪肉炖白菜,还蒸了几个白面馒头,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得热气腾腾。
饭桌上,李兴荣问起肖冬玲在学校的情况。“冬玲,你明年就要上初中了,想不想去县城上中学?县城的中学师资好,对你以后考高中有好处。”
肖冬玲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小声说:“舅,我……我还没想好。县城的中学离家远,还要住校,我怕娘担心。”
念宝知道,肖冬玲心里其实是想去县城上学的,只是她从小就懂事,总想着家里的事。前世,肖冬玲就是因为放心不下生病的母亲,选择了离家近的乡镇中学。可乡镇中学的教学质量不好,她虽然努力,却还是没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最后只能早早辍学,跟着村里人去南方打工,吃了不少苦。
“冬玲姐,”念宝拉了拉她的手,轻声说,“县城的中学有宿舍,周末还能回家看娘。而且我听向阳哥说,县城的中学有图书馆,还有实验室,能学好多东西呢。你不是一直想当医生吗?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医学院,以后给姑妈治病呀。”
肖抬起头,看着念宝认真的眼神,心里一动。她确实想当医生,想治好母亲的病,也想帮助更多像母亲一样生病的人。可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她又有些犹豫。
张秀兰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说:“冬玲,别担心家里。你娘那边,我会常去看看的。你要是能去县城上中学,妗子和你舅都支持你。学费的事,你也别操心,你大哥现在挣钱了,你二哥和红梅也能帮衬着,咱们一起想办法。”
李向阳也点了点头:“冬玲,你学习好,去县城中学肯定能跟上。要是遇到不会的题,周末回来我给你辅导。念宝也能帮你,她现在认识的字可比同龄孩子多不少呢。”
肖冬玲看着眼前的一家人,心里暖暖的。他们不是她的亲爹亲娘,却比亲人还关心她。她深吸一口气,眼里闪过一丝坚定:“舅,妗子,向阳哥,念宝,谢谢你们。我想好了,我要去县城上中学,我会好好读书,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听到她的话,一家人都露出了笑容。李兴荣欣慰地说:“好,这才是有志气的好孩子。明天我就去给你打听县城中学的招生情况,争取让你明年顺利入学。”
晚饭过后,念宝拉着肖冬玲进了自己的小房间。房间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贴着念宝画的画,有一家人的全家福,还有她想象中的县城中学。
“冬玲姐,你看,这是我画的县城中学,有好多教学楼,还有一个大大的操场。”念宝指着墙上的画,兴奋地说,“等你去了县城,就能看到真正的中学了,肯定比我画的还好看。”
肖冬玲看着画,又看了看身边的念宝,忽然觉得鼻子一酸。她拉着念宝的手,轻声说:“念宝,其实我有时候挺羡慕你的,能在这么好的家里长大,有妗子和舅舅疼你,还有向阳哥护着你。”
念宝愣了一下,随即抱着她的胳膊,小声说:“冬玲姐,我也羡慕你呀。你学习好,还会洗衣服、做饭,什么都会做。我娘总说,我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就好了。”
肖冬玲忍不住笑了:“你这小丫头,就会说好听的。其实我知道,你比我懂事多了。大哥能当上会计,大姐能考上师范,都有你的功劳。娘跟我说,你总能说些让人心里亮堂的话,是咱们家的福星。”
念宝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就是随便说说,都是大哥大姐自己努力的结果。冬玲姐,你以后也要好好努力,等你考上高中,再考上医学院,就能当医生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孝顺娘和姑,好不好?”
“好!”肖冬玲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她知道,有念宝和家人的支持,她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落在窗棂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屋里,两个小姑娘依偎在一起,小声说着心里话,温暖的灯光映在她们脸上,像是撒了一层金子。
念宝看着身边的肖冬玲,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三姐的人生,也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她还要继续努力,帮更多的家人实现梦想,让这个大家庭永远充满温暖和幸福。
喜欢七十年代的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七十年代的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