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桐处理完边关简报后,在门外站了一会儿,夜已深,寒风带着丝丝凉意,她裹了裹身上的衣物,转身回到房内。她简单整理了一下衣物,和衣躺在床上,虽有困意,可脑海中却不断浮现着边关的军情和种种疑点,许久才浅浅睡去。
晨光初透,檐角铜铃轻响,不似昨夜那般如警钟,倒像是风在低语。苏桐起身时袖口微沉——昨夜锁进匣中的密令仍在,墨迹干涸却未褪色,像一道沉眠的刀痕。她未打开,只将铜扣抚平,指尖触到一丝凉意,仿佛昨夜的雨还未彻底晒干。
今日工部旧档库比往常更静,连尘埃都落得缓慢。她换了一身靛青色常服,不佩金玉,只在腰间系了条素绦,看上去仍是那个勤勉理卷的女官。案上摊着三日前从雁门关呈递的军情简报,纸张粗糙,折痕错位处残留的药水气味尚未散尽,细嗅之下竟带一丝甜香,极淡,却熟悉。
这不是宫人常用的熏香,而是凤仪宫独有的一种沉水香末,掺了蜜露调制,皇后素喜此味。苏桐不动声色,取来一只空瓷瓶,用银簪挑了些许药水残渍封入其中。瓶身微凉,贴身藏于襟内,紧贴心口位置,像一枚尚未掷出的棋子。
午后,心腹悄然归来,脚步轻稳,衣角沾了些许廊下青苔色。他低声禀报:“那内侍今晨突称风寒,请假未值。”语毕欲退,却被苏桐抬手止住。
“茶呢?”她问,声音不高,却让空气凝滞半瞬。苏桐此举是为了营造一个看似平常的交流氛围,让心腹放松,同时也是为后续行动做铺垫。她平时有喝茶的习惯,在询问情报的过程中要茶,不会引起旁人过多的怀疑。
小宦官会意,立即奉上新沏的碧螺春。苏桐执壶自斟,动作从容,水汽氤氲中,她将一枚铜钱轻轻压在盏底,不动声色地推向案角。这枚铜钱是她与心腹之间特殊的标记,代表着接下来所说的内容极为重要且机密。铜钱边缘微翘,映着窗棂斜光,像一只睁着眼睛的兽。
“他轮值几时?”她问。
“寅末至卯初,正是补遗急报发出之时。”
苏桐颔首,未再多言。内侍省轮值簿她早已调阅过,三日前该时段仅一人当值,且此人近月出入凤仪宫达十七次,次数之频,远超其他内侍。这不是巧合,是习惯——习惯被人差遣,也习惯对某处宫门格外恭敬。
她终于明白,为何那封边报会被重封。不是为了遮掩敌情,而是为了掩盖传递路径。皇后不是被动接应北狄,她是主动设局,借内侍之手伪造边关文书,掩护敌军入关信号。所谓“三日后雁门闭”,不是预言,是命令。
但她不急。
急躁会打草惊蛇,冷静才能抽丝剥茧看清敌人如何自缚手脚,找到他们破绽。
她起身走向库房深处,取出一册去年雁门关例行军报存档,逐页比对纸张质地与折痕方式。果然,今日本应呈递的边报格式与往常不同:左侧折角多出一道压痕,显然是匆忙重封所致;而右侧则因药水腐蚀,纤维略显松散,若非细察,极易忽略。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细笔,在折痕旁空白处轻轻勾画,标注“疑点三:折法异、纸质异、气味异”。字迹工整,无一丝颤抖。这不是愤怒的笔锋,而是理性的刻刀,一刀一刀削去迷雾,露出真正的骨相。
暮色渐浓,库房外传来远处宫女唱诵新政条款的声音,清亮如泉,穿过高墙流入耳中。孩童昨日误唤“苏娘娘”,今日竟已成坊间笑谈,百姓口耳相传,竟自发改口称颂。苏桐听着,唇角微扬,却未久驻。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不在民间,而在深宫之内。此刻凤仪宫香炉未熄,皇后或许正对镜描眉,一如往昔端庄。可那支笔尖蘸的,已不是黛粉,而是血色前兆。
回到住处,她并未立即整理今日所得,而是取出一方素绢,将铜钱、瓷瓶、标注过的军报一一描摹其形,旁注时间、地点、来源。绢布素净,字迹清峻,如同她此刻的心境——不悲不怒,唯有清醒。
夜深,烛火摇曳,她终于打开那封北狄密令,不再锁匣。
此时,贴身侍女端来一碗姜汤,低声道:“娘娘该歇了。”
苏桐摇头,只将姜汤搁在一旁,热气氤氲中,她取出一枚新制的朱砂印泥,蘸少许于指腹,轻轻按在绢布右下角——这是她私用的记事印,无人识得纹样,唯有她自己明白:凡盖此印者,皆为铁证。
印痕未干,她已起身走向窗边。月光洒在袖口,不见墨渍,却有一道极细的裂痕,像是布料经年磨损所致。她低头看了许久,忽然伸手抚平衣褶,动作轻缓,如同安抚一只将醒的兽。
远处宫灯次第点亮,像星子坠入人间。苏桐立于窗前,目光越过重重宫墙,落在雁门方向。那里此刻应是寒风凛冽,戍卒披甲,却不知自己守卫的城门,已被枕畔之人悄然松动锁链。
她终于开口,声音极轻,却字字清晰:
“你怕的不是失败,是你藏得太深,反而忘了人心也能照见暗影。”
话音未落,左手袖中那枚铜钱悄然滑落,撞上案角,发出一声极细微的脆响。
铜钱停在木纹缝隙间,一面朝上,一面朝下。
喜欢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