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皇家农场,人山人海,却又诡异地安静。
成千上万双眼睛,都聚焦在田垄的尽头。
在那里,身着一身方便劳作的青色布衣,头戴简单纶巾的朱由检,正静静地站着。
他的身旁,停放着三架造型奇特的犁,与百姓们平日里所见的直辕犁截然不同。
它看起来更轻便,也更精巧。
“那就是陛下说的神农新器?”人群中,一个老农眯着眼,好奇地打量着。
“看着是比咱家的犁轻巧些,但能有多大用处?犁地靠的是力气,是牛的力气,人的力气。”另一个庄稼汉撇了撇嘴,显然不怎么相信。
在万众瞩目之下,朱由检走到那架犁前,双手扶住犁把,对牵牛的农人点了点头。
“走。”
老牛发出一声哞叫,迈开蹄子。
只见那造型奇特的犁,入土之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犁铧轻松地破开坚实的土地,翻起的泥土如同波浪般,顺着圆滑的犁壁向一侧涌去,形成一道整齐而疏松的田垄。
朱由检扶着犁,脚步轻快,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不是在耕地,而是在庭院中散步。
“快!太快了!”人群中,一个眼尖的农人大声惊呼起来。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他们震惊地发现,这新犁不仅翻土极深、极快,而且在田地尽头转弯时,几乎不需要人费力去抬。
朱由检只是轻轻一提一转,犁头便调转了方向,牛一拉,又开始了新一垄的耕作。
“天哪……这……这转弯也太省力了!”
“俺家的那头倔牛,每次转弯都要费老大劲,有时候还要用鞭子抽!这……这犁,牛走得都欢快!”
对比太强烈了。
用旧犁,耕完一亩地,人累得像狗,牛也累得直喘粗气。
可看陛下这模样,闲庭信步,轻松惬意,仿佛还有余力。
不过一刻钟的工夫,一亩见方的田地,便被整整齐齐地翻了一遍。
朱由检停了下来,脸上没有一丝汗珠,呼吸均匀。
他将犁交给旁边一名早已跃跃欲试的普通农夫。
那农夫激动得手都在抖,他扶住犁把,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驾”。
入手的一瞬间,他就感觉到了不同。
那犁把传来的震动极小,而且非常容易掌控方向。
老牛拉动起来,他也几乎没用什么力气。
“好使!太好使了!”农夫一边耕,一边兴奋地大喊,“俺感觉,用这犁,俺一天能干完过去五天的活儿!”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砸入人群,瞬间激起千层浪。
一天干五天的活!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耕种的效率,凭空提升了五倍!
朱由检走到田垄的高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此犁,命名为可调式人力深耕犁。”
“另两梨为人力手拉犁和波浪形夹口培土器,作用不同,但都能提高效率。”
“现颁布方案如下:一,此三犁图纸由《大明日报》公开刊印,技术开源。二,官办工坊将进行标准化量产,以成本价向自耕农出售。支付方式支持以工代赈或秋收后粮食结算。”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关键的数据。
“经工部与户部联合模型测算,全面列装此三犁后,预计明年夏粮,亩产增幅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亩产增三成!
这句话,如同一道天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炸响。
短暂的死寂之后,人群中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
“万岁!陛下万岁!”
“神农降世!神农降世啊!”
“明年能多收三成粮食!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百姓们跪在地上,对着朱由检拼命地磕头,眼中流淌着的是最真诚、最滚烫的泪水。
未来粮食会大丰收的强大预期,像一把最锋利的剑,瞬间刺穿了他们心中因眼前粮价上涨而产生的恐慌。
既然明年、后年,乃至以后的每一年,粮食都会越来越多,那现在还抢购那点高价米做什么?
恐慌的根源,被彻底斩断!
旧安远侯府内。
当家仆连滚带爬地将西郊发生的一切,报告给顾炎时,他正端着一杯极品大红袍,悠闲地品着。
听完报告,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你说什么?亩产……增三成?”
“啪!”
他手中的那只价值百金的汝窑茶杯,瞬间滑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们用尽心机,囤积居奇,制造恐慌。
而皇帝,只用了一场表演,三把新犁,一个对未来的承诺,就将他们的所有阴谋,打得灰飞烟灭。
他们囤积在仓库里的那堆积如山的粮食,在这一刻,不再是能让他们翻盘的筹码,而是一堆即将把他们活活压死的、滚烫的山芋!
“快!快去!把手里的粮食都给我抛出去!不管什么价钱,都给我卖了!”顾炎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
然而,已经晚了。
就在百姓们还沉浸在对未来丰收的喜悦中时,朱由检的第二道圣旨,已经发出。
他命令户部,立刻在京城东西南北四大集市,设立十个国家平价粮站,宣布出售储备粮。
消息一出,顾炎等人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他们本以为皇帝会用极低的价格冲击市场,让他们血本无归。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粮站公布的售价,并非他们想象中的低价。
每斗一百二十五文。
这个价格,只比当前黑市上最高的价钱,低了仅仅半成。
“陛下这是何意?”倪元璐大为不解,“为何不直接降到原价,让百姓得实惠,也让那些奸商彻底破产?”
朱由检看着他,平静地分析道:“低价倾销方案经评估,会导致国库储备快速流失,且无法强制对手清仓,风险过高,方案否决。”
“启动方案二:动态定价。国营粮站售价将锚定市场最高价下调5%。根据模型,此举将强制竞争对手进入降价通道以求变现。我方将同步跟进,始终保持价格优势,直至其资金链断裂或资产清零。此为最优化的资产剥离程序。”
在三种新犁和平价粮站的双重打击下,旧勋贵们彻底陷入了绝境。
他们为了减少损失,开始疯狂地抛售手中的粮食。
你卖一百二十文,我就卖一百一十文!你卖一百一十文,我就卖一百文!
踩踏式的恐慌性抛售开始,京城的粮价,如同雪崩一般,在短短一天之内,从一百三十文,暴跌到了七十文,甚至比危机之前还要低。
就在此时,朱由检的第三道命令下达了。
“命所有平价粮站,以市价,大量回购市面上的所有粮食。有多少,收多少。”
于是,一幅奇特的景象出现了。
朝廷一边用略高的价格卖出储备粮,一边又用崩盘后的超低价格,大量吸纳市面上的粮食。
一来一回,国库不仅没有亏损,反而通过这次“高抛低吸”的精准操作,大赚了一笔,使得储备粮比之前更加充实。
倪元璐看着户部呈上来的账目,双手都在颤抖。
他看着龙椅上那个年轻的帝王,眼神里除了敬畏,只剩下了崇拜。
最后的审判,如期而至。
最新一期的《大明日报》,再次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
文章的标题,又长又拗口,充满了皇帝独有的风格。
《关于京畿地区粮食囤积大户资产与社会贡献度负相关性分析报告》。
报告没有一句辱骂,通篇都是冰冷的数据和图表。
但它指名道姓地,将旧安远侯顾家等十大家族的名字、他们囤积粮食的数量、以及他们因此获得的非法利润,全部公之于众。
报告的结尾,附上了一行朱由检的亲笔批示,字迹龙飞凤舞,却透着刺骨的杀意。
“国之蛀虫,当以雷霆扫之。”
就在这份报纸传遍京城的同时,锦衣卫指挥使雷鹰,已经手持抄家的圣旨,带着数百名如狼似虎的校尉,包围了灯火通明,却死气沉沉的旧安远侯府。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