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南郊,工业园区。
以皇家兵工厂为核心,方圆十里之内,密布着上百家工厂。
西边,是吞吐着铁水与火光的皇家第一、第二、第三炼钢厂;东边,是气味刺鼻,却能源源不断生产出新式无烟火药的皇家化工厂;北边,则是加工着精密零件的数十家机械厂。
一条条铁路专线,如同粗大的动脉,将西山的煤炭、天津港运来的铁矿石,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
经过这个庞大系统的消化,再从另一端的血管,流出成品的火炮、枪械、弹药,以及驱动这一切的蒸汽机。
这就是朱由检系统中的军工复合体,一个集研发、生产、运输于一体的战争机器。
今天,这台刚刚组装完成的机器,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
茅胤京、孙世宁、洪承畴……几乎所有大明朝堂上叫得上名号的武将,都被一纸诏令,召回了京师。
他们乘坐着蒸汽列车,直接驶入了工业园区的腹地。
当他们走下车厢,看到眼前那片工厂时,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宿将,也感到了呼吸一滞。
空气中,弥漫着煤炭燃烧和金属冶炼的混合气味,地面,随着远处巨型蒸汽锻锤的每一次落下,而微微震动。
入耳所及,是机器的轰鸣,是钢铁的撞击,是高压蒸汽的嘶吼。
“这……这里,就是兵工厂?”祖大寿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他记忆中的兵工厂,不过是几百个工匠,叮叮当当地手工敲打。
“不,”茅胤京纠正道,“这里,是陛下的武库。”
在宋应星的带领下,这群将领走进了皇家兵工厂的总装车间。
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失语。
这是一个长达数百丈的巨大厂房,穹顶由钢梁支撑,阳光透过玻璃窗洒下,照亮了下方的一切。
数十条平行的生产线,在蒸汽机的统一驱动下,缓缓移动。
在生产线的一端,是分解好的枪械零件,枪管、枪机、扳机、木托……每一个零件,都由专门的机械厂生产,尺寸完全一致。
工人们站在流水线旁,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安装枪管、拧上螺丝、嵌入枪机……他们动作熟练,甚至不需要思考。
当一个木托从流水线开端,抵达末端时,已经变成了一支崭新的、可以立刻投入战斗的崇祯四式步枪。
一名监工,从生产线末端,随意拿起一支步枪,拉动枪栓,动作顺滑,发出的机械声清脆悦耳。
“各位将军,”宋应星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自豪,“这条生产线,每半个时辰,便可组装一百支标准步枪。我们一共有十条这样的生产线。”
孙世宁在心中默算了一下,一个念头让他头皮发麻。
一天,光是这个车间,就能生产出四千八百支步枪!
一个月,就是近十五万支!
这足以将大明现有的所有边军,从头到尾换装一遍!
他们又被带到了炮厂,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更加震撼的场面,火炮炮胚,被巨大的蒸汽吊车吊起,放上车床。
又在蒸汽机的驱动下,锋利的合金刀头,精准地在炮管内,刻出膛线。
过去,制造一门红夷大炮,需要数月之功,且成品率极低,而现在,一门性能远超红夷大炮的十二磅线膛炮,从冶炼到出厂,只需要不到十天。
“怪物……这简直就是个能无限生产兵器的怪物!”洪承畴喃喃自语,他看向那台正在旋转的车床,眼中既有狂喜,也有恐惧。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军工复合体的大脑——中央调度室。
调度室的正中央,是一面巨大的墙壁,上面挂着一张大明全图,地图上,代表着九边重镇的节点。
一名参谋总部派驻的军官,向他们解释道,“将军们请看,刚刚山海关总兵府发来电报,申请补充三万发开花弹。指令已经下达到炮弹厂,预计五个时辰后,这批炮弹就能装上前往山海关的军用专列。”
他指着墙上的另一块木板,上面用粉笔记录着各个工厂的实时产能、库存数量和原料储备。
“根据陛下的指令,我们正在实现按需生产。前线的任何需求,都可以在十二个时辰内,转化为后方工厂的生产任务。”
“我们不再需要囤积海量的军火,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可以随时启动的,巨大的军火库。”
将领们沉默了。
他们终于理解了皇帝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真正意图。
修路、建厂、搞标准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眼前这个恐怖的战争机器,搭建骨架,输送血液。
当晚,一场秘密会议在工业园区内召开。
朱由检亲临。
他的面前,一边是茅胤京、孙世宁等武将集团的代表,另一边,是宋应星和几位最大的钢铁厂、机械厂的实业家代表。
这是大明历史上,军方与工业界的第一次正式会晤。
“朕,需要更多的钢铁,更强的火力,更快的战马。”
朱由检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你们,需要稳定的订单,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广阔的市场。”
“从今日起,参谋总部每年会向工业部门,提交未来三年的军备采购计划与技术研发需求。工业部门,则必须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军工一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武将与商人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种名为野心的火焰。
一个以皇权为核心,以军事需求为牵引,以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庞大复合体,正式成型。
朱由检的系统界面上,数据流再次刷新。
【军事工业产能指数:提升350%。】
【战争动员效率指数:提升280%。】
【系统评估:帝国已具备发动一场中等规模、高烈度、持续性区域战争的能力。帝国战争潜力,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
就在会议进行时,雷鹰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朱由检身后,递上了一份简报。
简报内容只有短短三行,数据核查司报告:于今日下午,在机械厂学徒中,抓获一名试图窃取高强度合金配方数据的东洋倭国间谍。该间谍通过身份伪造进入园区,但其行为模式与数据库中的正常工人模型,出现12.7%的偏差,被标记为高风险目标。
朱由检扫了一眼,没有任何表示。
会议结束,王思任连夜写就一篇雄文《富国强兵论》,刊登在次日的《大明日报》上。
“……古之强兵,在于兵多将广。今之强兵,在于炉火通明,在于铁水奔流!陛下融军于工,合工于军,开创万世不易之基业。此非天授,乃是圣人经武之道也!”
朝野上下,一片赞颂。
所有人都相信,拥有了这样一台战争引擎,大明帝国将无坚不摧,无论是北方的蛮族,还是西南的流寇,都将在钢铁面前,化为齑粉。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