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陆景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的人会盯紧。”
林夏“嗯”了一声,挂断电话。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权时,一场全新的、针对她个人信誉的风暴,已经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悄然汇聚成形。
第三天,压在“萤火速运”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显露出了它最锋利的刃口。
合作厂商老秦的电话打了进来,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疲惫与沙哑:“林总……我们厂子小,经不起这么耗。三十多个工人眼巴巴等着发工资,嫂子们天天来我办公室门口坐着。我……我真的不能再扛了。”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沉重的铅弹,砸在林夏的心上。
她知道,这不是老秦的背叛,这是小微企业在资本巨轮面前最真实的哀鸣。
“秦哥,我懂。”林夏的声音异常平静,“你没有对不起我,是我把你们拖下了水。解约吧,违约金我来付。”
挂断电话,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窗外,铅灰色的云层越压越低,一场暴雨蓄势待发。
林夏的目光落在桌上那份陆景深昨夜传来的加密文件——《灵活用工白皮书》草案。
封面上,一行加粗的黑体字刺眼无比:“促进就业弹性化,释放企业新活力”。
她翻开内文,指尖划过那些被精心包装过的词句。
当看到其中一条将“35岁以上员工自然淘汰率”赫然列为衡量“企业健康度”的指标时,一股寒意从脊背直冲天灵盖。
这不是什么行业报告,这是一份经过粉饰的屠杀令!
她深吸一口气,调出许久未用的系统界面,准备对这份文本的逻辑漏洞进行深度解析。
“系统,分析文本‘价值绑架’与‘概念偷换’的逻辑结构。”
然而,往常秒速响应的系统,这一次却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一秒,两秒,三秒……
就在林夏心头一紧时,一个前所未见的弹窗猛地跳了出来。
【警告:语言结构复杂度超越当前解析阈值。
检测到高级别‘反逻辑’构筑。
正在紧急重构解析模型……】
系统,第一次失灵了。
林夏的心脏骤然缩紧。
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何等精密而冷酷的庞然大物。
它不仅制定规则,甚至有能力创造一套让你无法理解、无法反驳的语言体系。
雨点终于噼里啪啦地砸在玻璃窗上,汇成一道道水痕,模糊了窗外的世界。
她从抽屉里拿出那支录音笔,按下了录音键,对着微弱的红点低声复盘,声音被雨声衬得有些飘忽:“不是他们太强,是我们……还没学会听懂他们的‘人话’。”
就在这时,加密通讯软件弹出一条新消息,来自陆景深。
“新职联将于明日上午九点,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闭门研讨会,最终审议白皮书终稿。我的人可以安排一个‘记录员’身份混入会场,时限三小时。”
林夏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
她没有丝毫犹豫,回复了两个字:“我去。”
当晚,一场秘密的“变形记”在陈导的工作室里上演。
及腰的长发被毫不留恋地剪短,变成了利落的齐耳短发。
她换上一身灰扑扑的素色套装,鼻梁上架起一副无框眼镜,遮住了眼底的锋芒。
在陈导的帮助下,一份伪造得天衣无缝的、来自某三线城市行业协会的实习生身份资料新鲜出炉。
入场前夜,酒店房间里,林夏对着镜子,一遍遍演练着速记的手势和略带拘谨的站姿,直到镜中的自己都感到陌生。
午夜时分,沉寂了一天的系统终于恢复了响应,并给出了重构后的第一条提示。
【提示:注意‘效率优化’‘组织迭代’‘科学管理’类术语的出现频率。
高频次重复,即为洗脑信号。】
林夏眼神一凛,立刻将这句话设置为手机的锁屏壁纸,在心里默念了三遍。
我不是来听讲的,我是来拆台的。
第二天,会议现场。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满了西装革履的资本大佬和行业专家。
顾沉舟坐在主位,神色平静,语调平稳得像是在宣读一篇学术报告。
“我们必须承认,情感因素不应也不该干扰组织迭代的科学性。”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所谓‘体面离职’,其本质,是为了降低企业整体摩擦成本而进行的一项制度设计。它追求的是过程的合规,而非结果的温情。”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跳出一张图表,鲜红的线条触目惊心。
“数据显示,在试行该标准的三十家企业中,裁员引发的劳动仲裁投诉率,同比下降了68%。”
全场响起一片表示认同的低语和点头声。
只有林夏,在听到这个数字的瞬间,握笔的手指猛地一颤。
因为她的脑海中,系统的红色警告框正疯狂闪烁!
【严重警告:检测到高级别‘价值绑架’话术!
关键词:‘科学’‘客观’‘数据’——其实际作用为:掩盖决策过程中的伦理缺失!】
她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顾沉舟的原话,并在页面的空白边缘,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标注了一行小字:
“用理性包装冷血,把剥削,变成KpI。”
会议冗长而压抑,林夏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这套话术体系的每一个细节。
散场时,人群涌向出口。
林夏故意慢了半拍,在经过顾沉舟座位旁时,身体一个趔趄,手中的文件夹“不慎”掉落在地,纸张散落一地。
她慌忙地蹲下身去捡,一张A4纸却被她用脚尖,不着痕迹地踢到了顾沉舟的椅子底下。
那张纸上,抄写着白皮书中关于“可预期过渡性规范”的条款——但并非最终的修饰版本,而是她从陆景深给的更早期的草案里找到的,那个残酷十倍的原始版本。
当晚,林夏与陈导的团队通宵未眠。
凌晨四点,一部名为《谁在定义“合理裁员”?
》的五分钟短视频第一集,在“反击者联盟”的全平台账号同步上线。
视频以顾沉舟在闭门会上那句冰冷的原声开场:“情绪,是落后生产力的残余。”
画面一转,切到了十年前的一段法庭纪实录像。
画面里,年轻的顾沉舟作为劳工律师,正对着被告席慷慨陈词,意气风发:“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家庭!法律的温度,正在于此!”
强烈的对比,瞬间击穿了所有伪装。
更致命的是,视频后半段,林夏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逐条拆解了白皮书中的话术套路:
把“降本增效”,说成“战略性组织升级”。
把“强制清退”,美化为“职业生命周期管理”。
把“牺牲一部分人”,包装成“为了集体的长期发展”。
视频如同一颗引爆舆论的深水炸弹。
无数网友自发地将白皮书的截图打印出来,用红笔在上面做批注。
“#我们不接受你的体面#”这一话题,以不可阻挡之势冲上热搜榜首。
连一向在公共事件中保持沉默的技术圈也炸了锅,一位大厂的程序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不是行业标准,这是一份算法化的奴役协议!”
第四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阿哲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激动:“林姐!奇迹!三个被查封的中转站,今天早上六点,全都收到了解封通知!说是手续合规,准予试运营!”
林夏悬着的心刚刚放下,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再度亮起,这一次,带着一丝警惕。
【警报:检测到敌意转移迹象。
建议:立刻追踪‘沈璐’近期所有公开言论及微表情。】
林夏心中一凛,立刻调出优仕集团最新召开的紧急新闻发布会录像。
聚光灯下,沈璐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微笑着面向镜头:“我们充分理解并尊重公众的关切,因此,集团经研究决定,将暂缓白皮书的后续推进工作。”
她的话音刚落,台下一片闪光灯。
然而,林夏的目光却死死锁在沈璐放在讲台上的右手上。
就在宣布“暂缓”的一瞬间,沈璐的右手食指,无意识地在讲台边缘,极其轻微地敲击了三下。
这个动作,林夏在优仕集团的高层内部会议上见过无数次。
这是他们独有的密语代码,意思是:假退让,真围剿。
他们要换一种打法了。
林夏缓缓合上电脑,眼底的寒意比窗外的晨露更冷。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陆景深的电话,声音冷静而决绝:“准备好,接招。”
而在城市另一端,新职联的顶层办公室里。
顾沉舟独自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中捏着的,正是那张被林夏“遗落”的、写着原始条款的纸条。
粗糙的字迹,却透着一股不加掩饰的锋利。
他站了很久,最终低声自语,声音轻得仿佛会被风吹散:
“你比我当年……更清醒,也更危险。”
林夏“嗯”了一声,挂断电话。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以为自己掌握了舆论主动权时,一场全新的、更隐蔽的围剿,已经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从被辞退到被敬畏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被辞退到被敬畏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