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归来,“朱师”的国际声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次成功的演讲,不仅在于折服了现场的听众,更在于他成功地将东方相术从“玄学”的模糊地带,拉到了可与现代思维对话的“准科学”前沿。相关的视频片段和报道在国内外的特定圈子里广为流传,甚至引来了一些顶尖科技杂志和实验室的好奇。
赞誉如潮水般涌来,但朱革的心境,在经过“终日乾乾”的磨砺和“或跃在渊”的抉择后,早已不是轻易会被浮名所动的状态。他坐在那间气场温润的办公室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檀木桌面,脑海中回荡的却是那位德国量子物理学家在会后与他私下交流时的一句话:
“朱先生,您的观察模型令人印象深刻。但人类的观察终究有其极限,无论是精力、时间,还是主观判断的细微偏差。您有没有想过,将这套模型数字化、规模化?或许,机器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一些人类肉眼难以察觉的、更深层次的模式关联。”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落入了朱革早已准备好的心田。
他将孙胖子和几位核心弟子,包括那位最早跟随他、如今已能独当一面的年轻徒弟赵明,召集到一起。同时,远程视频连线了正在某处名山大川间云游,信号时好时坏的玄微子。
“将相术与AI结合?”孙胖子听完朱革的想法,小眼睛顿时放出光来,商业嗅觉极其敏锐,“我靠!这个点子牛逼啊!革子,你这是要搞玄学界的工业革命!想想看,咱们要是能弄个App,或者搞个云平台,用户上传张照片,或者录段视频,就能得到一份初步的‘气运’分析报告……这市场得多大?这比咱们一个个看,效率高出几个银河系啊!”
朱革无奈地笑了笑:“胖子,你先别想着App和市场。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相术的精髓在于‘观气’,‘气’是活变的,是神与形的结合,是能量与信息的流动。目前的AI,擅长处理静态图像和数据,但能否捕捉到那种动态的、蕴含神韵的‘气’,我持怀疑态度。”
视频那头的玄微子,背景似乎是一片云雾缭绕的山崖,他盘坐在一块青石上,信号滋滋啦啦,声音却依旧清晰:“小子,你这个想法,有点意思。《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有其数,有其理。相术观人,亦是观其‘数理’。AI若能循此‘数理’而学,未必不能窥得一丝门径。”他顿了顿,咬了一口不知从哪摘的野果,含糊道:“不过,切记,形似易,神似难。机器算出来的是概率,是趋势,而真正的相师,看到的是因果,是契机,是那一点‘遁去的一’。莫要本末倒置。”
师父的话总是这样,既点明方向,又敲响警钟。朱革深以为然:“师父放心,我明白。AI只能是工具,是辅助,是为了将我们从重复性的、基础的‘察形’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更专注于需要灵性和经验判断的‘观神’层面。同时,也是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去验证、完善甚至发现一些我们尚未总结出的相术规律。”
赵明如今已是团队里的技术派代表,对现代科技接受度很高,他推了推眼镜,兴奋地说:“师父,我觉得可行!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将您这些年来经手的、有明确后续反馈的案例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面相各部位的高清特征、手纹脉络、特定情境下的微表情捕捉、环境布局的3d建模,以及对应的性格分析、事件预测和最终结果。用这些高质量的数据去训练AI模型。”
“对!”另一位负责数据整理的弟子接口道:“我们可以先设定几个相对容易量化的方向。比如,‘健康预警’模型,重点分析面部气色、特定区域如疾厄宫的形态色泽,与已知疾病数据进行关联学习。‘职业倾向’模型,分析面相骨骼、神态气质与不同职业成功者的特征匹配度。甚至,‘短期运势波动’模型,尝试关联特定时间段内‘气色’的细微变化与真实发生的事件。”
孙胖子摸着下巴,已经开始构思商业模式:“前期投入肯定巨大,光是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就得烧不少钱。不过,咱们现在不缺资金。可以先从b端(企业端)入手,比如优化咱们之前就在做的‘人才气场合一’测评系统,让AI先辅助进行初筛,给出基础的性格和潜力报告,再由资深相师进行深度解读和面试。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不愁没市场。”
思路越讨论越清晰。朱革当即拍板,成立“传统相术智能化研究项目组”,由他亲自牵头,孙胖子负责资源整合与商业布局,赵明带领技术团队负责算法与数据,其他弟子分工协作,开始了一场前无古人的跨界探索。
项目启动初期,困难重重。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朱革脑中那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相术感觉”转化为机器可以理解的参数和标签。
例如,“印堂发黑”究竟对应怎样的RGb色值范围?在不同肤色、不同光照条件下如何标准化?“眼神清亮”与“眼神浑浊”如何通过眼球反光、聚焦速度等指标来量化?“气场强弱”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团队尝试了通过分析照片中人物的姿态、表情肌的紧张度、甚至借鉴了部分心率、皮电反应的远程探测技术(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进行间接评估。
朱革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坐在电脑前,与算法工程师们一起,对成千上万张标注好的面部图像进行讲解、分类、修正。
“这张,你看他山根虽高,但略有起节,主心性坚韧,但亦固执,早年坎坷。但AI目前只识别出了‘鼻梁高度突出’,没有识别出那个细微的‘节’。”
“这张,夫妻宫色泽光润,但形状略有凹陷,显示当前感情和睦,但早年情感有缺憾。AI需要同时分析颜色和三维结构。”
“还有‘神’!这个最难!这个人虽然五官标准,但眉宇间缺乏神采,显得‘空’,这是AI目前完全无法理解的领域。或许……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分析瞳孔的聚焦度、视线方向的集中性与飘忽性,以及微表情的‘真诚度’模型来间接逼近?”
这个过程,既是对AI的训练,也是对朱革自身相术体系的一次彻底梳理和升华。他必须将过去依赖直觉和经验的部分,尽可能地用清晰、逻辑的语言描述出来,这迫使他对相术的理解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攻关,投入了巨额资金,经历了无数次模型迭代和失败,第一个相对成熟的AI辅助相术系统——“玄鉴1.0”终于诞生了。
“玄鉴”,取“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与“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之意。
为了测试效果,朱革让孙胖子从集团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员工中,随机挑选了一百人,隐去姓名职务,仅提供符合规范的高清正面照和一小段自然状态下的视频,让“玄鉴1.0”进行基础分析,并与朱革和赵明等人的传统相面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令人振奋。
在基础性格倾向(如内向\/外向、理性\/感性、开拓\/守成)判断上,“玄鉴1.0”的准确率达到了85%以上,与朱革的判断高度吻合。在健康风险预警方面,系统成功标记出了几位近期气色显示需要关注肝脏、心血管和睡眠问题的员工,后续体检结果证实了其预警的有效性。在短期运势波动方面,系统对“近期易有口舌是非”、“财运有小幅提升”、“注意出行安全”等趋势的判断,也与部分员工实际经历的事件有相当高的相关性。
当然,也有局限。系统对一个天生笑眼、但内心焦虑的员工判断为“乐观开朗”,而朱革一眼就看出了那笑容背后的勉强和疲惫。对于某些极其复杂、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因果”深度推演的重大人生节点,“玄鉴1.0”则显得力不从心,只能给出一些模糊的概率区间。
“它像是一个极其勤奋、知识渊博、且永不疲倦的入门相师,”朱革评价道,“它能快速完成基础筛查,发现一些共性的、规律性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但在需要‘灵光一现’和深厚人生阅历做支撑的深度洞察上,它还无法取代真正的相师。”
即便如此,“玄鉴1.0”的成功,已经意味着一个全新领域的开辟。
孙胖子迅速行动,首先在集团内部的人力资源系统中集成“玄鉴”的初级功能,用于新员工招聘的初筛和团队气质匹配度分析,收到了良好反馈。随后,他谨慎地推出了面向合作企业的“AI+相术”人才测评服务,立刻在高端人力资源圈引起了轰动。
与此同时,朱革坚持项目的另一条腿——学术研究与公益应用,也必须跟上。他安排团队与几家医学院和心理学研究机构合作,探索“AI相术”在早期心理问题识别、压力状态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可能性。公益方面,“寻找被拐儿童”的项目中,也开始尝试利用“玄鉴”系统,根据孩子幼年照片模拟其成长后的面部骨骼变化趋势,为寻亲提供更多线索。
媒体闻风而动,用“玄学遇见算法”、“古老相术的AI革命”、“朱师用科技打开‘天眼’”等标题进行报道,将朱革和他的团队再次推上风口浪尖。有赞誉,也有质疑,担心技术被滥用,担忧相术失去其人文内核。
面对这一切,朱革异常清醒。在一次项目组的内部会议上,他对所有成员说:
“我们做的,不是用AI取代相师,而是为相术这门古老的学问,装上现代化的‘翅膀’。让它能飞得更远,覆盖更广,帮助更多的人。‘玄鉴’再强大,它也看不懂孙胖子那句‘旧船票登不上新客船’的幽默,也体会不到林婉设计师作品中的温暖情感,更无法理解我在天台被孙胖子拉回来时,那份对生活的重新领悟。”
他看向窗外,城市华灯初上,代码与炁息,数据与命运,在这个时代奇妙地交织在一起。
“技术是术,慈悲心、责任感、对天地人的敬畏,才是道。我们要用术来护道,而非以术代道。这条路我们刚刚起步,前路漫漫,但方向,已然清晰。”
喜欢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