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
万瘴山脉深处的阴风峡,已不复往日的阴森可怖。谷中崩塌的祭坛废墟已被清理,伏波山弟子布下的净化阵法日夜运转,驱散着残留的阴煞之气。崖壁上,新生的嫩绿藤蔓顽强地攀爬着,覆盖了焦黑的痕迹。空气中虽仍带着一丝淡淡的土腥味,却已没了那蚀骨的阴寒。唯有峡谷最深处,那个被重重禁制符文封印的幽深井口,无声地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惊天一战。
黑水镇恢复了往日的喧嚣,甚至比以往更加繁华。镇守府颁下严令,清剿了镇中所有百鬼教暗桩。伏波山派来了常驻的执事弟子,协助防御并传授粗浅的强身健体之法。河神庙得到了官府和伏波山的共同捐资修缮,老庙祝每日虔诚上香,庙中香火日渐鼎盛。镇民们谈起数月前那场灾难,依旧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对那位神秘出现、力挽狂澜后又神秘消失的“陈郎中”的无尽感激与猜测。
守陵遗族最后的十几名族人,在伏波山的帮助下,迁出了那片绝地,在万瘴山外围一处山清水秀、远离人烟的山谷中安顿下来。伏波山承诺庇护他们安全,并派医官为他们诊治枯血咒的残余。苍术老人时常拄着药杖,站在谷口,遥望祖地方向,浑浊的老眼中既有悲恸,也有一丝新的希望。他怀中,珍重地藏着二两留下的、复制了石碑内容的玉简副本。
伏波山,律法堂。
楚云舟一身风尘仆仆,刚从一场跨越数州、清剿百鬼教余孽的大战中归来。他站在云雾缭绕的悬剑崖边,面色沉静,手中摩挲着一枚暗淡无光的黑色晶石碎片——那是从阴风峡废墟中最终寻回的、失去效用的幽冥钥。
“师兄,”苏雨晴悄然来到他身后,轻声道,“南疆七州的百鬼教主要据点已基本拔除,俘获教徒数百,但……其核心高层,尤其是那‘幽冥使’,依旧下落不明。”
楚云舟默然片刻,将晶石碎片收起,望向远方翻腾的云海,声音低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幽冥之患,恐非一朝一夕可绝。通幽井封印虽暂时稳固,但根源未除,终是心腹大患。”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此次……多亏了陈师弟。”
苏雨晴神色一黯:“可惜……陈师弟他……尸骨无存。”当日她遁地逃脱,后来听闻二两坠井,心中一直愧疚难当。
“尸骨无存?”楚云舟轻轻摇头,眼中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光芒,“我亲自下井探查过数次。井底并无残骸,只有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精纯平和的生机残留,与阴气达成了一种奇异的平衡。而且……宗门秘库中,那盏与《神农医典》本源相连的‘魂灯’……虽黯淡至极,却始终未灭。”
苏雨晴美眸骤然睁大,捂住嘴,难以置信地看着楚云舟。
楚云舟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负手而立,任由山风吹动他的衣袂。有些事,无需言明。他相信,那个屡创奇迹的青年,绝不会如此轻易陨落。
……
与此同时,南疆边缘,一座偏僻宁静、依山傍水的小山村。
村头有一间新盖的简陋茅屋,屋前用篱笆围了个小院,院里晒着各种常见的草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戴着斗笠的年轻人,正耐心地给一个摔伤了腿的孩童敷药包扎。他动作熟练而轻柔,指尖有淡淡的、令人舒爽的温热气息流转,孩童原本哭闹不止,很快便安静下来,好奇地看着他。
年轻人抬起头,露出斗笠下一张平凡却干净温和的脸庞,眼神清澈而宁静,左眼温润,右眼深邃。他的右臂袖管下,隐约可见手腕处有几道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紫色纹路。
“好了,三天别沾水,按时换药,过几天就能跑能跳了。”年轻人温和地笑道,声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磁性。
“谢谢陈先生!”孩童的母亲连声道谢,塞过来几个还带着泥土的番薯。
年轻人没有推辞,笑着收下。送走村民,他回到屋前,坐在一块青石上,静静地看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和连绵的青山。
夕阳的余晖,为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他,正是陈二两。
当日坠入通幽井,在生机耗尽、即将被阴气吞噬的最后一刻,《医典》爆发出最后的力量,护住他一丝本源神魂,并引导他体内那股新生的、阴阳平衡的能量,与井底残存的神农宗封印之力产生了玄妙共鸣。他并未死亡,而是陷入了一种类似龟息的假死状态,身体被封印的余波包裹,沉入了井底一处隐秘的灵脉节点。
在那里,他仿佛做了一场漫长的大梦。梦中,他看到了神农先祖尝百草、济苍生的身影,看到了天地阴阳、生死轮回的至理。当他三个月后从沉睡中苏醒时,通幽井已被重新封印。他凭借对生机和封印的独特感应,找到了一条隐秘的出口,悄然离开了那片是非之地。
他的修为,因祸得福,彻底稳固在筑基中期,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右臂的邪力已被完全炼化,化作了一种可掌控的、蕴含寂灭与新生的特殊力量。但他也明白,自己身怀重宝、知晓惊天秘密,若回归宗门或显露人前,必将卷入更大的漩涡。
于是,他选择了归隐。来到这无人认识他的偏远山村,做了一个普通的游方郎中。用他独特的医术,默默救治着寻常百姓。青山依旧在,医道永流传。这或许,才是神农宗传承的真正意义。
他偶尔会听闻伏波山清剿邪教、黑水镇重建的消息,也会默默关注通幽井的动静。他知道,幽冥的威胁并未根除,百鬼教余孽仍在暗中窥伺。但他更相信,只要希望的火种不灭,终有燎原之日。
夜幕缓缓降临,繁星点点。二两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进茅屋。桌上,那本看似普通的《医典》,在油灯微弱的光线下,散发着温润如玉的光泽。
他提起笔,在一张新裁的宣纸上,认真地记录下今日诊治的病例和心得。
窗外,月华如水,万籁俱寂。唯有那不灭的医者仁心,如同暗夜中的星辰,静静闪耀,照亮前路。
(全书完)
喜欢二两拨乾坤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二两拨乾坤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