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整,第一套浓烟信号装置准时点燃。小李用火柴点燃引火棉线,火焰迅速引燃助燃层,随后 “轰” 的一声,混合燃料开始燃烧,深灰色的浓烟从控烟罩顶部的出口喷涌而出,形成一道粗壮的烟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迅速上升到两百米高度后,才缓缓向四周扩散。
“成功了!” 队员们兴奋地欢呼起来。林舟拿起望远镜,向东南方向眺望 —— 烟柱像一根灰色的巨柱,矗立在沙漠中,即使在二十公里外,也能清晰看到。他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同胞们能看到这道烟柱,知道我们在这里等他们。”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队员们按照计划,每小时点燃一套信号装置。五套装置连续燃烧,产生的浓烟在鹰嘴沙丘顶部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烟幕,吸引了周围不少队伍的注意。E 国队的队员看到烟柱后,还特意派人来询问情况,得知是龙国队在寻找失联同胞后,主动提出帮忙值守观察点:“我们多一双眼睛,就能多一分发现同胞的希望!”
傍晚五点,最后一套信号装置燃烧完毕。就在队员们准备收拾装备返回基地时,负责西北方向观察的伊万突然大喊:“快看!那边有反光!好像是镜子反射的阳光!”
林舟立刻拿起望远镜,对准伊万手指的方向 —— 在十公里外的一个沙丘背后,有一道微弱的反光,每隔十秒就闪烁一次,像是有规律的信号。“是摩尔斯电码!” 负责通讯的队员小张激动地说,“短闪代表‘点’,长闪代表‘划’,这是在发‘求救’信号!”
林舟立刻下令:“留下两套信号装置,继续点燃,保持烟柱;其他人跟我一起,向反光方向前进!”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重新点燃一套信号装置,然后跟着林舟,向十公里外的沙丘跑去。
夜幕降临时,队伍终于抵达反光来源地。在一个沙丘的背风处,他们发现了两名虚弱的科考队员 —— 正是失联科考队的成员,他们的水和食物已经耗尽,只能靠反射阳光发出求救信号。“我们看到远处的浓烟,就知道有人来救我们了!” 一名科考队员激动地握住林舟的手,眼眶通红,“要是没有那道浓烟,我们可能撑不过今天晚上。”
林舟立刻让队员们拿出水和食物,递给科考队员,又安排两名队员护送他们返回基地。“你们放心,我们还会继续寻找其他失联的同胞,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 林舟拍了拍科考队员的肩膀,语气坚定。
返回基地的路上,队员们兴奋地讨论着这次救援的经历。“没想到浓烟信号装置真的起作用了!” 小王感慨道,“以后咱们可以多制作一些信号装置,在不同方向的高地上点燃,扩大搜索范围。”
林舟点点头:“接下来,咱们要制定‘信号覆盖计划’:在基地周围五个方向的高地上,每天定时点燃浓烟信号装置,持续一周;同时组织搜救队,向发现科考队员的方向继续搜索,寻找其他失联同胞。还要把信号装置的制作方法分享给其他友好国家,让他们也帮忙留意失联人员的踪迹。”
直播镜头记录下了制作和点燃浓烟信号装置的全过程,以及救援科考队员的感人场景。全球观众对龙国队的做法纷纷点赞。龙国观众留言:“太感动了!在生存条件刚稳定下来,就立刻去寻找失联同胞,这就是同胞间的牵挂!”“浓烟信号装置的设计太巧妙了,既实用又有效,龙国队不仅有技术,更有温度!”
组委会也对龙国队的搜救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主席在采访中说:“龙国队在保障自身生存的同时,还积极承担起搜救失联人员的责任,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团队凝聚力。他们的浓烟信号装置设计,也为沙漠搜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天,c 国、d 国、E 国等友好国家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搜救行动 —— 有的提供车辆和燃料,有的派出队员参与值守信号点,有的分享自己掌握的沙漠地形信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天后,另外三名失联科考队员也被成功找到,全部安全返回龙国基地。
夕阳西下时,林舟站在了望塔上,看着科考队员们在医疗区接受检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浓烟信号装置不仅找回了失联的同胞,更凝聚了不同国家间的善意与合作。在这片广袤的赤漠中,生存不仅是个人的奋斗,更是团队的协作、同胞的牵挂、人类的互助。
林舟对着镜头,举起手中的信号装置设计图,平静而坚定地说:“在极端环境中,技术是生存的基础,而情感与责任是前行的动力。我们会继续完善浓烟信号装置,扩大搜救范围,也会把这种技术分享给更多人,让每一个在沙漠中迷失的人,都能看到希望的烟柱,找到回家的方向。”
他知道,搜救行动还没有结束,赤漠中可能还有需要帮助的人。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