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红柳沟” 深处,队员们果然发现了一支被困的龙国科考队 ——12 名队员因车辆故障滞留在此,水和食物仅够维持两天。“我们之前尝试用烟雾发信号,但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没想到卫星竟然捕捉到了!” 科考队队长激动地握住林舟的手,展示着他们用来发信号的篝火痕迹,“要是再晚两天,我们就只能靠红柳根充饥了。”
与此同时,龙国二队在 “月牙泉谷” 也有收获。在卫星指引的水源点旁,他们找到了 3 名失联的参赛队员 —— 来自 F 国的队员,因迷路耗尽了物资,正靠泉水勉强维持。“我们看到远处有队伍过来,还以为是幻觉,直到看到你们举着的卫星定位终端,才敢相信真的有人来救我们!” 一名 F 国队员哽咽着说,递出了他们绘制的简易路线图,上面标记着几处此前未被发现的小水源,为后续搜救提供了新线索。
而 c 国队在 “黑石戈壁” 遇到的情况则更为复杂 —— 那里的中等信号源,是一支被困的 h 国小分队。此前 h 国队虽对龙国心存敌意,但此刻队员们已断水 3 天,不少人出现脱水症状。“我们知道之前做得不对,但现在真的没办法了……”h 国队员虚弱地说。
c 国队员没有犹豫,立刻拿出水和食物分给他们,同时通过卫星将情况反馈给指挥中心。林舟接到消息后,当即决定:“先救人!不管之前态度如何,生命安全最重要。让 c 国队先将 h 国队员转移到临时补给站,再安排医疗队员过去检查。”
当 h 国队员在补给站看到龙国医疗队员为他们检查身体、递上药品时,之前的敌意渐渐消散。“之前我们不该造谣、搞破坏,更不该拒绝合作……” 一名 h 国队员低着头道歉,“以后要是有需要,我们也愿意加入搜救,弥补之前的过错。”
随着搜救的推进,卫星的作用愈发凸显。在一次沙尘暴来临前两小时,卫星捕捉到沙尘移动轨迹,预判将覆盖 “黑石戈壁” 补给站。指挥中心立刻通过终端通知各队伍:“沙尘暴将于两小时后抵达,所有人员立即前往最近的避难所!” 各队伍按照卫星指引的避难所位置,迅速转移,成功避开了这场可能造成伤亡的灾害。
三天后,联合搜救队共找到失联人员 28 名,其中包括 17 名科考队员和 11 名参赛队员,所有人员均安全抵达龙国基地或临时补给站。卫星数据显示,赤漠中已无明显的失联信号源,搜救任务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基地举行的 “搜救总结会” 上,各国队员纷纷对龙国卫星和龙国团队表达感谢。“没有卫星的精准定位,我们根本找不到这么多失联人员;没有龙国的开放和协调,也不可能组建起这么高效的联合搜救队。”E 国队长感慨道,“这让我们明白,在极端环境中,科技和合作才是最强大的‘生存武器’。”
组委会也特意发来贺电,称此次 “卫星指引下的联合搜救” 是 “国际生存挑战赛史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救援行动”,并邀请龙国团队分享卫星与地面协同的搜救经验,纳入赛事应急救援体系。
夕阳西下时,林舟站在基地了望塔上,看着各国队员和获救人员在营地中忙碌 —— 有的在整理搜救物资,有的在交流沙漠生存技巧,有的在为后续返回做准备。卫星监控屏幕上,赤漠的影像清晰而平静,曾经的失联信号源已全部转化为安全的 “汇合点”。
林舟对着卫星通讯器,向总部汇报搜救成果:“感谢‘天眼三号’的支持,我们不仅找到了所有失联同胞和需要帮助的队员,更在赤漠中搭建起了‘太空 - 地面’协同的救援网络。未来,这一模式或许能为全球沙漠、极地等极端环境的救援提供参考。”
他知道,卫星捕捉的不仅是信号,更是生命的希望;指引的不仅是路线,更是跨越国界的合作与信任。在这片广袤的赤漠中,科技让生存更有底气,而互助让希望更有温度 —— 这或许就是此次赤漠生存与搜救留给所有人最珍贵的启示。
此时,直播平台上,全球观众的留言刷屏:“从地面浓烟到太空卫星,龙国的科技实力太震撼了!”“不仅救同胞,还帮其他国家,这就是大国担当!”“希望这种‘卫星 + 地面’的救援模式能推广到更多地方,拯救更多生命!”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