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设备收起来,到鹰嘴崖下面躲雨!” 张磊大声喊道。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将全站仪、钻探机等设备搬到山崖下的一个山洞里。刚把设备放好,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雨水顺着山谷往下流,小河的水位开始快速上涨。
“快看,水流速度加快了!” 小李指着小河,原本平缓的河水变得湍急,水面上漂浮着枯枝和碎石。张磊拿出水文监测仪,隔着雨幕观察数据:“水流速度每秒 1.5 立方米,水位上涨了半米,这就是老乡说的雨季洪水,要是水坝建在这里,必须能抵御这种洪水。”
他让小王用全站仪测量洪水的最高水位:“等雨停了,咱们在这个水位以上两米的位置设置坝顶标高,这样就算遇到更大的洪水,也不会漫过坝顶。”
雨下了大约一个小时才停,山谷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小河的水位渐渐回落,但水流依旧比之前湍急。张磊和队员们走出山洞,重新来到谷口:“现在再检查一下坝基的稳定性。”
队员们用钻探机在谷口两侧的岩壁上钻了几个深约五米的孔,取出的岩芯完整,没有断层和裂隙。“太好了,这里的地质结构非常稳定,没有断层,不会发生坝基滑动或渗漏的问题。” 张磊拿着岩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接下来的两天,勘探组在谷口及周边区域做了更详细的勘测:测量了谷口的精确宽度和高度,绘制了详细的地形剖面图;监测了小河的流量变化,计算出年均径流量和雨季最大洪水量;还对水库淹没区进行了调查,确认淹没区没有重要的地质遗迹和植被,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勘测结束的那天晚上,张磊在基地的会议室里做汇报。他将勘测数据和地形图纸投影在屏幕上:“经过三天的详细勘测,我们确定将水坝建在黑石山北侧鹰嘴崖下的小河谷口 —— 这里谷口狭窄,地质结构为花岗岩,稳定可靠;水库容量六十万立方米,能满足基地半年的生活用水需求;而且这里的水文条件良好,雨季洪水可以通过坝体的泄洪闸门排出,不会对水坝造成威胁。”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认真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和图纸。林舟皱着眉问:“有没有考虑过水库的淤积问题?小河里有泥沙,时间长了,水库底部会淤积泥沙,影响水库容量。”
张磊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指着图纸上的沉淀池位置:“我们计划在水坝下游建设三座沉淀池,让河水先经过沉淀池,去除大部分泥沙后再进入水库;而且每年雨季过后,我们会组织清淤,清理水库底部的淤积泥沙,保证水库的有效容量。”
老王也提出了疑问:“水坝的闸门和输水管道怎么设计?要是遇到极端低温天气,管道会不会冻裂?”
“闸门采用钢制闸门,表面做防腐处理,使用寿命能达到二十年;输水管道采用 pE 管,埋在地下一米深的位置,地下温度相对稳定,不会冻裂。” 张磊回答道,“而且我们会在管道沿线设置检查井,方便日常维护和检修。”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所有人都对水坝选址和设计方案表示认可。林舟站起身,看着会议室里的所有人:“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水坝建设就按这个方案推进。张磊的勘探组继续提供技术支持,李虎的防御组负责施工,老王的技术组设计闸门和净化系统,老郑的后勤组保障物资供应,争取两个月内完成水坝建设,解决基地的水源问题。”
散会后,张磊拿着勘测图纸,走到办公室的窗户边,看着远处的黑石山。月光洒在山谷里,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淌。他知道,再过两个月,这里就会建起一座坚固的水坝,形成一个清澈的水库,为基地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水源。
想到这里,张磊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他拿出笔,在勘测图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将图纸放进文件夹里 —— 这不仅是一份水坝选址的勘测报告,更是基地未来发展的希望。在赤漠这片艰苦的土地上,每一次勘测,每一次决策,都在为基地的明天添砖加瓦,为龙国的技术和物资链式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