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鹏举处理完备战的事情后就来到了建材厂。
此时林积容听到又有仗要打,兴奋地跟随在钟鹏举的身后,她心里暗想:阿仔兄这次得胜后会不会又奖励自己五贯钱,那就不能再要铢钱,问她要银子,五婶用不了那么多铢钱,家里已经有七千文钱那么多了。
当她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钟鹏举转过身敲了一下她的小脑袋,仔细看了一下她的发髻。
小姑娘连忙闪开,缩着红红的小脸走到前头。她心里嘀咕道:我才舍不得戴那根发簪,太珍贵了,如果丢了,那岂不是白费了阿仔兄的一番心意?
如果说在人类建筑史什么材料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最大,那么混凝土可以一定称得上其中之一。
因为有了混凝土,才有了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地铁隧道等等。你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混凝土,世界经济会落后现在多少年,人类也不可能创造那么辉煌的历史文明。
混混凝土的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近万年的历史。
第一阶段:在公元前7000,古老的以色列在建造城池时,意外的发现将煅烧的生石灰与沙子进行充分混合后,通过在空气中硬化后可以形成一种坚固的建筑材料。经过岁月的洗礼,那座建筑主体早已经消失历史长河中,但那古老的混凝土板依然存在,它向我们展现了古代人类混凝土的初期文明。
第二阶段:古埃及距今虽然已有几千年历史,但他们创造的文明却享誉世界,那就是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古埃及金字塔,但是与我们熟悉的由巨大石块堆砌而成的胡夫金字塔不同的是,在距离今天4000年的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古埃及人建造了一座阶梯型的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虽然在主体上也是由石块搭建,但是石块外层覆盖了石灰,并在金字塔内部用了石膏对石块之间进行加固,这在现代社会应该称之为复合材料建筑。
古埃及人用智慧创造了他们的文明,这座经原始“混凝土”建造的金字塔,其阶梯形状和外观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太多的改变。
而在公元两三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中国,一种混凝土技术也被运用到长城的建造上,人们用泥土和稻草混合来粘接干砖,同样对东方建筑的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阶段:公元79年,位于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火山爆发,这次火山爆发巨大无比,火山爆发出的炙热熔岩和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毁灭了古罗马时代的庞贝城。
而那些在火山爆发时不幸遇难的人们则被厚厚的火山灰覆盖和包裹,由于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结晶,最终那些遇难者的遗骸形成了非常坚硬的人形“塑模”。
这次巨大的维苏威火山虽然给古罗马带来了无比沉重的灾难,但是给当时的建筑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发现。聪明的古罗马人发现用火山灰、石灰以及海水混合可以制成一种灰浆,然后再把灰浆和岩石块混合在一起搅拌,浇筑在木制的模具中,可以成一种高效、速干的混凝土模块。
这次发现让古罗马人欣喜若狂,他们通过这种混凝土,可以建造更加高大的建筑。也正是因为如此,古罗马建筑的艺术才能流传至今,才能拥有那无比巨大穹顶的万神庙以及遍布拱门的古罗马斗兽场。
第四阶段:罗马帝国在覆灭后,由于欧洲大陆发生频繁的战争,导致混凝土技术有了长时间的停滞。煅烧石灰并利用火山灰加工成混凝土的技术一度消失在欧洲大陆。
这时候,大量的纯石制建筑开始兴起。由于混凝土技术的缺失,西方建筑开始兴起一种“哥特式建筑”。
这种建筑方式把古罗马时代建筑的承重由混凝土墙壁转移到了石制的柱子上,并且利用拱形、飞扶壁等方式让建筑主体稳固的同时形成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哥特式建筑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一种建筑形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依然能在欧洲能看到非常多的拱顶、拱窗和石柱的原因。
第五阶段:在18世纪,英国土木工程师约翰·斯密顿经过不懈努力,发现将水泥和砂子等材料混合时,可以形成一种水泥砂浆的混凝土。于是在1795年的时候,他自己设计并建成了用花岗岩和混凝土构成的灯塔,这也是后来非常有名的埃迪斯顿灯塔。
而这个灯塔耸立至今,真的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而这也被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混凝土首次投入使用,这也使他闻名建筑领域。
而在1849年时,又一个人改变了混凝土的命运。他就是法国人约瑟夫·莫尼尔。他是首个发明钢筋混凝土的人。
约瑟夫·莫尼尔用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制造了一个钢筋混凝土花盆,效果非常好。但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花盆改变了建筑领域的格局。
钢筋混凝土花盆给了人们灵感,既然钢筋混凝土可以用于建造花盆,为什么不能用于建造高楼大厦呢?于是,在三十多年后,世界第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应运而生,它就是美国的“芝加哥国内保险公司大楼”。
而自从这座建筑诞生之后,现代混凝土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从此,世界建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第六阶段:20世纪——现在,混凝土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随处都可见混凝土。
随着各种类型混凝土的出现,各种建筑运应而生,高楼大厦也越来越高。同时,一些混凝土外用添加剂也被发现,使得混凝土的性能越来越优良,混凝土技术进入全速发展时期。
从古至今,混凝土已经伴随着人类走过了9000多年的岁月,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混凝土创造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创造了无数的人类文明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从古罗马建筑的辉煌,走到了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无数摩天大楼和跨海大桥不断刷新着人类建筑史奇迹。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成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混凝土的发展进步,也造就了现代社会基建工程的快速发展。
混凝土配方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涉及到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以及强度的计算等多个方面。
钟华昌和林积容一个上午都在兴致勃勃地测试几个混凝土的配方,钟鹏举只是在一旁饶有趣味地望着,任由他们自己摸索。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形成的一种坚硬物质,又称为人造石或人工石,在工程中经常简写为“砼”。
标准混凝土配方通常使用1:2:3的配方,即一份水、两份沙子和三份碎石。这种配方比例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强度高、适用范围广。
混凝土需要按严格的比例进行配制,按不同的水泥标号和砂石的级配以及水量,可分为相应的不同的强度级别。这几种材料经搅拌均匀后处于流动状态,这时将它倒入任意形状的模具内,它就能填充整个模具。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混凝土就会慢慢凝固变硬,形成人们想要得到的形状。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会由于水和水泥之间发生的化学作用释放出热量。
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压能力,但抗拉能力很低。
水是满足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水灰比是0.40-0.65,超过水化需要的水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作性的需要。超量的水,在混凝土内部留下了孔缝,使混凝土强度,密度和各种耐久性都受到不利影响。
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在于多含矿物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水泥的细度。水泥中的硅酸三钙是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含量在50%上下,是水泥胶凝性的主要来源。
硅酸三钙与水反应,称为水化,产生水化硅酸钙,呈凝胶状。水化硅酸钙凝胶对混凝土中砂石基料等起胶结作用,并填充其间孔隙,经过硬化,成为人造石。砂石称为基料,又名骨料,在混凝土中约占体积的70%-80%。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基料视为惰性材料,认为在混凝土中只起着构成体积的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并不大。
近年研究表明,在基料和水泥浆的交界面附近,存在一个过度区,区内水化产物的形性,排列,浓度不同于过度区外,尤其是孔缝的大量存在,使过度区成为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是裂缝的多发区,也是水或诸多破坏因素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
制作均匀优质的混凝土,尤其是耐久性要求高的混凝土,不仅要选用坚洁的基料,对于基料的表面结构,吸附性和含水率都应有一定的要求。
适当增加基料用量,不仅可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对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也常有利,还可因减少水泥浆而带来减小收缩率,降低水化热,增加耐久性等好处。外加剂是为了赋予混凝土某些特殊性能,满足工程的某种需要,外加剂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减水剂与引气剂。
但可能有点令钟鹏举失望了。
林积容和钟华昌测试了上午那几个配方做出来的混凝土块之后,效果仍然不理想,老实的钟华昌有点灰心了。
鬼精鬼精的林积容其实昨天早就把钟鹏举自己操作的那个配比记紧了,她早就偷偷做了一块藏在旁边。
这个时候她瞟了一眼在旁边袖手旁观的有点幸灾乐祸的钟鹏举,心里有点来气了。
她溜到旁边拿起那块混凝土块,“啪”的一声摔在钟鹏举跟前。
“吁……”钟华昌惊呼起来,居然没有断裂开来。
小姑娘双手抱在胸前,傲娇地望住钟鹏举。
钟鹏举对林积容的“作弊”一点也不感觉到惊讶,反而很“大度”地对着她竖起了大拇指。
钟鹏举接着把混凝土如何搅拌,如何使用模板,如何浇筑,如何震动捣鼓等一一演示了一遍,并把这些操作的要领给了他们两个去学习,去实践,去体会。
钟鹏举把建材厂的生产和施工人员暂定为二百四十人,现在人手不够,继续招募。他叮嘱钟华昌,施工人员要大量增加,因为后面的任务很重。
钟鹏举在建材厂设一名厂长管理全面工作,再设一名生产副厂长和一名项目副厂长,项目副厂长下设若干个项目主管。
现在马上开工的有四个项目,分别是码头、卫生院、钟家村防御工事和江县县城城防等四个工程项目。前面三个项目由钟鹏举自筹资金;最后一个项目由江县官府出资,材料从建材厂购买,劳动力由县衙负责,建材厂组织民工施工。
后续项目有茶叶加工厂、造纸厂、枪炮厂、造船厂、酒(酒精)厂、食品厂、精制盐加工厂和日化厂。
钟鹏举把江县县城和钟家村的第一批防御工事的图纸交给钟华昌和林积容,一旦水泥和混凝土小规模量产以后立即组织一千数百名工兵、工匠和民工日夜施工,务必在四五日内完成。每日工钱提高到三十文。
钟鹏举颁布完建材厂的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后,他自己去实施荡平狼山泊的谋划。
首先,钟鹏举命令钟飞国所在的陆军抽人配合侦察搜索连在本村外面各交通要道设立哨所,及时预警,严防敌人的突然侵袭。
除了码头开放外,村内其余地区严防死守,任何外人不准进入。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