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日
发射劝降书的第二日。
钟鹏举舰队停靠在白帝城墙头的弩阵、炮台和临江的弩阵、炮台交叉火力射程之外停靠休整。
白帝城的水军龟缩在码头不敢出动。
钟鹏举的军舰上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海军士兵难得好好休息一日。但陆军部队却要进行新的部署。
钟鹏举在总攻白帝城之前,开始执行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的第二部分:先牵制核心守军,断后勤补给。
白帝城核心守军为1500名精锐弩兵,钟鹏举命令钟林倍派六千陆军兵力牵制:在东门城外声势浩大地扎营,日间每个半个时辰频繁发起小规模火炮进攻,消耗守军体力、箭矢和抛石机的石弹,借以挫伤守军的锐气。另外用炮声和攻坚能力逐日摧毁守军的意志。
钟鹏举六千陆军似是而非的牵制进攻,被西方邺等将领误认为是主攻的前奏。
一个白天下来,每隔半个时辰的小规模炮轰,吸引了城内一千五百名守军中的大部分和一千预备队,分成三个梯队纷纷在东门集结,严阵以待。
此外,里仁寨和捉王寨各部署的五百人以及里仁寨的500机动骑兵,已被钟林倍分别派遣的两千人马包围,无法驰援白帝城。白帝城的一千预备队原本驻扎在龟陵城,但目前这支部队已伤亡过半,残余兵力已撤回白帝城。
钟鹏举召集众将,总结并分析当前的战况。他指出:
“夔州城防的核心在于‘借地形筑险’,以白帝城为中心,联动周边山寨,形成纵深防御体系,其结构可概括为‘三重城垣+水陆双防’。”
1.核心城防:白帝城的“高台瓮城”结构。
白帝城子阳城已形成“内台城+外瓮城”的严密布局:皇殿台和中间台两座高台均设有环城城墙,周长约2余里。
城墙以夯土为芯、砖石包砌,高达2丈,墙体沿赤甲山和白盐山的陡崖修建,仅在东西两侧设有城门。
城门后设有瓮城,我军突破城门后需经过“U型”通道才能入城,恰好暴露在城头弩箭与炮台的射程之内。
这种设计与归州“通蜀门”的单一城门形成鲜明对比,将“易守难攻”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是我们第三阶段作战计划要面对的。
2.外围屏障:多寨联动的“梯次防御圈”。
夔州并非孤立城池,而是以白帝城为核心,北接里仁寨、捉王寨,南连涪陵龟陵城(今重庆市涪陵区),构建了“主城-卫星寨”的防御体系:龟陵城依托三台山的三迭地势而筑,与白帝城隔江相望,形成呼应之势。
若我军沿江而上,必须首先突破龟陵城的水陆防线,随后才能直面白帝城的高台防御。此外,里仁寨和捉王寨扼守陆上入蜀的咽喉要道,有效阻断了敌军从陆路迂回夹击的可能性。这些防御布局本质上都是为了预防“单点崩溃”。
目前,我方已成功占领龟陵城,并分别对里仁寨和捉王寨实施了分割包围,彻底切断了它们与主城白帝城的联系。
3.水陆联防:江面与城头的“交叉火力”。
夔州的防御重点集中在长江江面,其具体措施包括两项:首先,在瞿塘峡口部署“铁索横江”策略,通过铁链封锁江面,并辅以多艘战船进行巡逻;其次,在白帝城和龟陵城的临江城墙上设置“炮台群”,每座炮台配备2-3门抛石机,能够投掷60斤重的石弹,同时城头布置密集的弩阵,从而形成“江面阻截与城头打击”相结合的交叉火力体系。
这种配置精准针对敌军“沿江攻城”的战术,与归州“仅弩阵与抛石机”的薄弱江防形成差距(也解释了为何夔州能在宋元战争中坚守数十年)。
目前这些水陆联防仅剩下白帝城及其临江炮台,瞿塘峡的“铁索横江”、龟陵城临江城墙设的“炮台群”均已被控制或摧毁。
夔州的兵力部署:因险设兵的“精锐集中原则”。
夔州的兵力配置紧扣城防结构,不求“数量优势”,而重“精准投放”,主城以及周边卫星城寨共驻军7000人,其部署特点可概括为“三股力量、各司其职”:
1.核心守军:高台戍卫的“精锐弩兵”。
白帝城高台城垣是防御核心,部署约1500人,以弩兵为主——城头每五尺远设1名弩手,弩有效射程达120步(约180米),同时每座炮台配10人操作抛石机,负责打击敌军攻城器械。
这些士兵多为巴蜀本地健儿,熟悉山地作战,具备长期坚守能力,夔州将最精锐的兵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防御点。另外,里仁寨部署500人,捉王寨部署500人,涪陵龟陵城部署1000人。
目前,里仁寨500人、捉王寨500人和里仁寨部署的500机动骑兵已经被限制死,涪陵龟陵城1000人死伤过半,他们对拱卫白帝城已经失去意义。
2.机动部队:水陆驰援的“骑兵与战船”。
为应对多方向作战,夔州设1000人机动部队,分为两部分:500骑兵驻里仁寨,负责陆路驰援——若龟陵城或捉王寨遇袭,骑兵可在2小时内抵达;500水兵驾10艘战船巡江,既守护“铁索横江”,又可支援龟陵城的江面防御。
这种“骑兵+水兵”的组合,体现高度的机动性,但里仁寨已经被我们的陆军包围,水兵部队已经不敢冒头。
3.后勤与预备队:屯粮与补防的“安全冗余”。
夔州的长期坚守离不开后勤支撑:在白帝城内设衙署,驻1500人负责粮草囤积与伤员救治,同时在中间台设水塘2处、水井1眼,确保水源不被切断;剩余1000人作为预备队,驻东外城(往龟陵城方向),既可补防主城缺口,也可支援周边山寨。
这种部署通过“分工明确、预留冗余”,构建起可持续的防御体系。
夔州的城防与兵力部署,本质上是对“巴蜀防御困境”的精准回应:它避免与敌军正面野战,而是采取“高台+陡崖”的布局削弱步兵和骑兵威力,通过“多寨联动”分散敌军兵力,并以“水陆联防”策略阻断敌军补给线——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的战术智慧。
我们今日已经成功把守军主力吸引到东门,但我的策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今晚继续加大火力佯攻东门,然后乘乱同时派轻骑突袭白帝城的后勤据点——中间台的水塘与水井,控制水源,注意是占领而不是烧毁粮仓。
守军若失去水源与粮草,即便战力精锐,也难以长期坚守,士气会大幅下降。
此外,利用此前攻占的龟陵城和包围的两个卫星寨,切断白帝城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让守军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逐步瓦解其抵抗意志,逼使其投降。
我们的关键注意事项:规避夔州防御优势。
1.避免山地战劣势:夔州守军擅长山地作战,我们应充分利用舰队优势,尽量减少陆上大规模作战。若必须登岸,应选择平坦地形,避免陷入山地伏击。
2.防范预备队反扑:夔州拥有1500人预备队驻守东外城。在进攻时,需派遣部分兵力留守龟陵城,以防预备队突袭后方。同时,密切关注里仁寨、捉王寨的骑兵动向,避免被夹击。
3.利用有利天气时机:选择刮东南风的日子发起进攻,火船与浓烟可顺风向守军方向蔓延,遮蔽其视线;同时,避免在雨天进攻,以防火药受潮,影响开花弹与轰天炮的威力。”
钟鹏举最后强调道:“今晚大规模炮轰东门,打开城墙缺口,然后延伸炮火打开内台城+外瓮城的缺口,然后一举偷袭拿下后勤据点!
针对这一行动,需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炮轰前要精确测算距离与角度,确保炮弹能精准落在目标位置,避免因偏差而浪费弹药或误伤己方。
其二,在打开城墙缺口后,要迅速组织火力覆盖,防止守军及时修复缺口或组织有效反击。
其三,拿下后勤据点后,要立即安排五千人员驻守,清点物资,防止守军残余势力破坏或抢夺,同时要利用据点内的物资补充己方消耗,为后续作战提供有力支持。”
众将领命而去。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