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跪在文华殿门口,双手举着一张纸。我走过去,从他手中接过布防图。纸上墨迹未干,边角还有泥土痕迹,显然是刚翻墙时沾上的。
“人呢?”我问。
“关在偏院,腿断了,动不了。”
我将图纸折好,递给绿芜。“存进密档库,钥匙由你亲自保管。”
她低头接过,退到一旁。
殿内大臣们站着没动,没人说话。我知道他们在等我说什么。赵铁衣的事不能现在揭,但也不能装作没事发生。
我走到主位前,没有坐下。
“刚才的消息,你们都听到了。”我说,“有人想把我们的粮仓布防送给敌军。这个人就在京城,可能就在我们中间。”
礼部官员抬头看我,眼神发紧。
“我不急着抓他。”我继续说,“因为他一定会再动。只要他动,就会留下痕迹。而我最不怕的,就是有人动。”
苏玉衡站在左侧首位,手指微微颤了一下。金元宝低着头,额角有汗。他们明白我的意思——风暴还没来,只是开始。
我转身面向沙盘。“传令工部、兵部、户部尚书,半个时辰后在崇政殿议事。其余人各归其职,不得私下聚议。”
众人行礼退出。
绿芜留下,轻声问:“要不要通知萧绝?”
“不。”我说,“前线正在准备夜袭,不能让他分心。”
她点头记下。
我盯着沙盘上的西线备用仓位置。那里是假计划里的调粮终点,也是赵铁衣暴露的起点。现在这张网已经张开,只等他自己走进去。
“拟旨。”我说,“三日后午时,皇宫正门前举行战前动员大会,百官列席,百姓可入广场观礼。”
绿芜提笔记录。
“再传话给京兆尹,今日起三日内,城中不得散播战事谣言,违者以通敌论处。”
命令一道道下达,绿芜一一记下。最后她问:“讲稿要准备吗?”
我摇头。“我自己写。”
半个时辰后,三大尚书齐聚崇政殿。我把一份清单放在桌上。
“全国存粮总数已知,现在需要立刻调度。”我说,“三条运粮路线必须同时启动。每条线配五百辆大车,三千民夫,五百骑兵护送。”
户部尚书皱眉:“民夫一时凑不齐。”
“那就征。”我说,“战时条例即日生效。凡拒不应召者,田产没收,全家流放北境劳役营。”
他咽了口唾沫,不再说话。
“兵部负责抽调各地驻军精锐补入前锋营。”我看向兵部尚书,“十日内必须到位。”
“是。”
“工部赶制火油袋、箭矢、攻城器械,三日内完成第一批交付。”
工部尚书应声领命。
会议结束前,我补充一句:“所有调度文书,加盖双印。一份送内阁,一份送我亲阅。若有延误或错漏,按军法处置。”
三人退出大殿时脚步都很重。
第二天清晨,宫门打开,百姓陆续涌入广场。禁军沿街巡逻,维持秩序。各坊里长带着名单前来登记愿捐物资的人户。
我在宫墙上看了很久。人群起初安静,三三两两站着,有人交头接耳。也有孩子跑跳,被大人拉住训斥。
到了午时,钟声响起。
我走上高台。百官立于阶下,百姓挤满广场。风把我的披风吹起,我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身上。
我没有立刻说话。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
“你们以为这场战争只是边关的事?”我开口,声音不大,却传得很远。
没人回答。
“一名士兵在战前写了家书,他说:‘儿若战死,请母勿悲,国在,家才在。’”
台下有人低头抹眼。
“敌军烧我村庄,杀我百姓,抢我粮食。他们说大晏无人,说女帝年少可欺。”
我停顿一下。
“但他们不知道,萧绝带兵守在边境,三天没合眼。也不知道,二十车粮草只剩三车送到前线,押运的士兵死了八个。”
人群开始骚动。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我说,“这是每一个大晏人的战争。你们捐的一袋米,送的一件衣,都可能救下一个士兵的命。”
台下静了几息。
然后一个老人走出人群,跪在地上。“老夫愿捐三亩田税助军!”
旁边人愣了一下,随即有人跟着喊:“我家有五十石米,全捐!”
“我儿子能扛包,送去前线运粮!”
声音越来越多。
礼部尚书站出来,高声道:“臣请命组织义演募捐,三日内筹集钱款送往前线!”
工部侍郎也上前:“臣承诺,三日内赶制五千套冬衣!”
我看着他们,没说话。
这时一群孩子站在台阶上,齐声唱起旧时军歌。歌声不大,但很整齐。
“出征不回头,死战不留名……”
百姓跟着低声哼起来。
绿芜站在我身后,小声说:“金元宝刚下令,金家商队暂停营利,全力转运军需。”
我没回头。“赵铁衣呢?”
“被软禁在府中,没出门。刚才有人看见他站在窗后,手抖得拿不住茶杯。”
我点点头。
苏玉衡走到台边,递上一份文书。“这是我拟的《战时赋税减免疏》,请陛下过目。”
我接过,只看了一眼。“留着。”
他退下时脚步很轻。
集会结束后,百姓慢慢散去。有人还在议论捐款,有人自发组织车队名单。街头巷尾开始流传那句“国在,家才在”。
我站在高台上没动。
绿芜拿来一封信。“青鳞线刚送来的,前线消息。”
我拆开看。萧绝的部队已抵达渡口节点,准备夜袭。敌军运粮队预计明日清晨经过。
我把信收好。
“写一封回信。”我说,“告诉萧绝,后方已稳,民心可用。让他放手一搏。”
绿芜提笔等我口述。
我却没说话。
远处城墙边上,一只信鸽飞起,直向北方。
喜欢女帝觉醒:朕的皇夫皆是棋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女帝觉醒:朕的皇夫皆是棋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