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山谷中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林小薇已经在菜地里忙活开了。她小心翼翼地给番茄植株掐去多余的侧枝,又检查了黄瓜藤上的害虫情况。露水打湿了她的袖口,她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于这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之中。
正当林小薇蹲在地上查看土豆植株的长势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小薇!小薇!”苏荷风风火火地跑来,脸上因奔跑而泛着红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快回家看看!我们家现在的木耳和银耳都长出来了,太漂亮了!”
林小薇放下手中的小锄头,眼睛一亮:“真的?已经出耳了?”
“可不是嘛!昨晚我照例去洒水,就看见菌棒上冒出了不少小耳朵,今早再去看,已经长成一片了!”苏荷激动地拉着女儿的手,“快回去看看吧!”
林小薇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跟着母亲一路小跑回家。清晨的微风拂过面庞,带来田野的清香,母女二人的脚步声在宁静的乡间小路上回荡。
回到家,她们径直走向后院特意搭建的菌房。推开菌房的竹门,一股带着特殊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菌房内光线柔和,一排排整齐的菌棒立放在屋里,上面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木耳和银耳。
木耳如同一个个舒展的小耳朵,有的呈深褐色,边缘微微卷曲;有的颜色较浅,薄如蝉翼,在朦胧的光线下几乎透明。那些刚冒出头的小木耳则像一颗颗圆润的露珠,紧紧依附在菌棒上。
而银耳更是美得惊人,它们如同洁白的绣球花,又似精心雕琢的玉珊瑚,瓣瓣分明,质地饱满,在昏暗的菌房中仿佛自带光芒,将整个角落都照亮了。
“天啊,这么多!”
林小薇惊叹道,伸手轻轻触摸一朵银耳,那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触感让她欣喜不已,“这品质,比野生的还要好!”
苏荷也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些菌菇,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我也是第一次见过这么密集的木耳和银耳。这一批菌棒,竟能长出这么多!以前在山里看见都是偶尔能碰到几次。”
林小薇仔细查看着每一根菌棒,心中快速盘算着。这些木耳和银耳长势如此之好,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按照这个产量,自己家肯定是吃不完的。
“娘,这么多我们家肯定吃不完,不如我们送点给村里人吧!剩下的我们摘下来晒干了保存。下次让商队拿去城里卖掉换钱!”
苏荷连连点头:“好啊!小薇,这么多家里确实吃不完!送些给乡亲们尝尝鲜,剩下的晒干了,等商队拿去卖个好价钱。”
说干就干,母女二人立刻开始采摘。林小薇教母亲如何采摘才能不伤及菌丝,保证后续还能继续长出新的菌菇。她们用竹篮盛放采摘下来的木耳和银耳,不一会儿就装满了整整三篮子。
采摘完毕后,林小薇和苏荷分头行动,将这些新鲜的菌菇分送给村里人家。
每送到一户,她们都会详细讲解如何烹制这些菌菇——木耳可炒肉、凉拌,银耳最适合做甜汤,滋阴润肺。
林小薇特意挑选了品质最好的银耳和木耳,用干净的布袋装好,亲自前往祁老的住处。
学堂院内,几十个孩子正在朗读课文,朗朗书声传出院墙。
祁老坐在院中的石凳上,闭目聆听,手指轻轻敲击节拍。见林小薇到来,他微笑着起身相迎。
“小薇姑娘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林小薇将手中的布袋递上:“祁老,我家种植的木耳和银耳丰收了,特地送些来给学堂的孩子们尝尝。”
祁老好奇地打开布袋,当看到里面朵大肉厚的木耳和洁白如雪的银耳时,他震惊地瞪大了眼睛,双手微微颤抖。
“这……这品质极佳的银耳,即使在皇室也都是稀罕物,在这里居然随意送人?”
祁老难以置信地拿起一朵银耳,对着光线仔细端详,“老夫年轻时在京中大户人家做席,也曾见过这般品质的银耳,那是只有富贵家才能享用的珍品啊!”
林小薇微微一笑:“在我们这里,只要掌握了种植技术,就不再是稀罕物了。”
祁老激动地问道:“小薇姑娘,你们是怎么办到的?这等珍品,野生采集已是不易,人工种植更是闻所未闻啊!”
林小薇请祁老坐下,详细解释道:“其实菌菇身体里都有种子,就如同植物的种子。我们模仿它们野外的生长环境,准备适宜的菌棒,在适当的温度湿度下种植这些孢子,没想到还真长出来了!”
她继续讲解如何选择树种制作菌棒,如何控制湿度和温度,如何辨别菌丝生长状态。祁老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善哉善哉!”祁老抚掌赞叹,“小薇姑娘真乃奇人也!能将这深奥的道理化为实践,造福乡里,实乃大善!”
就在林小薇走访各家送菌菇的同时,村里一些有见识的人品尝了这些菌菇后,立刻品出了其中的滋味,更看出了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
当天下午,苏荷家中陆续来了好几拨村民。他们手中或提着鸡蛋,或拿着自家腌制的腊肉,有的甚至抱来了正在下蛋的母鸡。
最先来的是王婶,她拉着苏荷的手说道:“苏荷妹子!你们家小薇可真能干!这木耳吃起来比我在山里采的还要嫩滑。不知道这种植的法子,能不能教教我们?”
接着是花婶子,她直截了当地说:“大山家的,这银耳在城里可是能卖大价钱的!你们要是不介意,能不能传授这种植的技术?我们愿意付学费!”
随后又来了好几家人,都是带着礼物上门,想要学习菌菇种植技术。大家生怕来晚了,林小薇家就不再传授了,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愿。
苏荷被这阵势吓了一跳,忙解释道:“各位乡邻,这事我做不了主,得等大山和小薇回家来商量后才能给答复。”
村民们虽然有些失望,但都表示理解,留下礼物便回家等消息了。
喜欢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