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商人携重金求购豆腐秘方被拒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平安县的每个角落。五百两雪花银!这对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家来说,是个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屯子里顿时炸开了锅,人们三五一堆,议论纷纷。
“五百两啊!我的老天爷!钱书吏这回可真是……放着金山银山不要?”
“柳娘子也是,一个女人家,这么有主见?说拒就拒了?”
“要我说,卖了也好!大伙儿分分,每家都能盖新房买牲口了!”
“屁话!那方子是咱平安县的根!卖了,咱这豆腐牌子不就砸了?”
“就是!没了这独门手艺,谁还认咱平安豆腐?长远看,是亏大发了!”
各种声音,有羡慕,有不解,有支持,也有质疑,在屯子的茶余饭后交织着。这事关乎每家每户的生计和未来,不再是钱多多一家的私事。杜明远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弥漫在空气中的躁动与分歧。他深知,若不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这次拒售可能成为一根刺,埋下日后矛盾的种子。必须让所有人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让这“不卖”的决定,成为全屯人共同的意志。
于是,他当即决定,在翌日傍晚,于打谷场召集全屯户主议事。消息传出,家家户户的当家人,无论老少,都早早吃罢晚饭,搬着板凳、拎着烟袋,聚到了宽阔的打谷场上。就连平日里最不爱凑热闹的孙老倔,也叼着旱烟袋,蹲在了人群外围的磨盘上。钱多多和柳娘子站在场院中央,神情有些紧张,又带着几分坚定。
杜明远站在碾盘上,目光扫过黑压压的人群,开门见山:“乡亲们!想必大家都听说了,昨日有外乡商人,欲出五百两白银,买断咱平安豆腐的秘方!钱师爷和柳娘子,当场就给回绝了!”
场下顿时一片哗然,交头接耳之声四起。
杜明远抬手虚按,待声音稍息,继续道:“我知道,有人觉得,五百两,是笔大财,不拿白不拿。可大家想过没有?这秘方,真是钱师爷一家独有的吗?”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充满感情:“这豆腐,用的是咱黑风岭的山泉水!这豆子,是咱平安县土地里长出来的!这手艺,是柳娘子在咱屯里,靠着大伙儿帮衬,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 这豆腐坊开张,离不开左邻右舍的照应;生意红火,靠的是十里八乡乡亲们的帮衬!这秘方,早已不单单是钱家的事,它是咱全平安县父老乡亲,共同的心血,共同的指望,共同的饭碗!”
这番话,说到了大伙儿的心坎里。不少老人频频点头,年轻人也陷入沉思。
杜明远又道:“今日若为五百两银子卖了方子,明日他人在外地做出平安豆腐,以次充好,坏了名声!到时候,谁还认咱这正宗的平安豆腐?咱这刚走出县城的招牌,不就砸了?丢了根本,换一时钱财,那是杀鸡取卵,断送子孙后路!”
“杜大人说得对!” 李火火第一个跳起来,挥舞着独臂,嗓门洪亮,“咱平安县的人,不能干那没屁眼的事! 这方子是咱的根!给多少钱都不能卖!俺李火火第一个不答应!”
“对!不能卖!” 红姑抱着柴刀,站在阴影里,声音清冷却斩钉截铁。她虽话少,但份量极重。
孙老倔在磨盘上磕了磕烟袋锅,瓮声瓮气地开口:“哼!五百两?听着挺唬人!分到每家每户,能有几个子儿?够干啥的? 咱有这手艺,细水长流,子子孙孙都有饭吃!那才是正经!眼皮子浅的,才惦记那点现钱!” 他这话虽冲,却道理明白。
就连钱多多,也鼓起勇气,走到人前,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结结巴巴地说:“各……各位老少爷们!俺钱多多……是抠门,可……可这事,俺和俺家娘子想明白了!这方子,是咱大家的!俺们……不能卖! 往后,俺们一定把豆腐做得更好,让咱平安豆腐的名头,响遍天下!赚的钱,俺……俺也一定用在咱屯子的建设上!”
他这番话,虽说得磕巴,却情真意切,引得众人一阵善意的哄笑和掌声。
柳娘子也向众人深深一福,柔声道:“谢谢大伙儿!有咱全屯人一条心,咱这豆腐坊,就倒不了!这手艺,咱世世代代传下去!”
群情激昂,先前那些犹豫、质疑的声音,彻底被淹没。打谷场上,汇聚成同一个声音:“保住秘方!不卖!”
平安县的凝聚力,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财富考验面前,非但没有瓦解,反而如同淬火的精钢,变得更加坚韧!
这份共识,比五百两银子,更加珍贵。
但,如何将这共识落到实处,确保秘方永续传承?
喜欢糊涂县令贾清廉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糊涂县令贾清廉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