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用过了沈家精心准备的、堪称艺术品的早点,陆云霁便提出要前往岳麓书院。
沈文轩本想亲自陪同,却被陆云霁婉拒了。
此去书院是寻大师兄处理正事,带着一位富家公子,未免太过招摇,也容易引人猜疑。
沈老爷倒是通透,立刻备好了马车,并派了一名熟悉路径、口风又紧的老车夫相送。
马车驶出沈府,穿过依旧喧嚣的朱雀大街,朝着城西的岳麓山方向行去。
越往西走,街市逐渐安静,建筑也变得更为古朴雅致,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书卷墨香。
唐小柒趴在车窗边,好奇地张望着。
她今天换上了一身沈夫人送的、料子极好但款式相对素雅的裙衫,少了几分江湖气,多了几分闺秀模样,只是那双灵动的眼睛依旧藏不住好奇与兴奋。
“陆师兄,你看那些学子,都穿着一样的青衿,抱着书卷,走路都带着风呢!”
她指着窗外偶尔走过的、三五成群的年轻书生说道。
陆云霁微微颔首。
岳麓书院乃天下文宗,能在此求学的,皆是各地精英,自有一番气度。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不禁想起大师兄李沐风年轻时,想必也是这般风采吧。
马车行至岳麓山下便停了下来。
书院建于山腰,以示清静,寻常车马不得上山,需步行一段长长的石阶。
石阶蜿蜒,两旁古木参天,鸟鸣清越,环境幽静。
与山下城市的喧嚣相比,此地仿佛是两个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淀了岁月与智慧的气息。
唐小柒深吸一口气,赞道:“这里真好,又安静又舒服!比城里那些吵吵闹闹的地方强多了!”
她难得地没有叽叽喳喳,似乎也被这氛围感染。
陆云霁亦有同感。
此地灵气充沛,山势雄浑而又不失秀雅,暗合自然之道,与他所修功法隐隐共鸣,让他感觉周身气息都更为活泼顺畅。
他的“自在”真意在此地,仿佛鱼儿入了水,格外舒展。
拾级而上,偶尔能遇到下山的学子,皆是对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
毕竟,一位气质清冷如仙的公子,带着一位容貌俏丽、眼神灵动的少女的组合,在这书院重地,还是颇为引人注目的。
行至半山腰,一座气势恢宏、古朴庄严的牌坊映入眼帘,上书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岳麓书院”。
牌坊后,是一片依山而建的、连绵起伏的楼阁殿宇,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牌坊下有学子值守,见到生面孔,便上前礼貌地询问:“二位止步,不知来我岳麓书院,有何贵干?”
陆云霁上前一步,拱手为礼,声音清越:“在下忘忧谷陆云霁,特来拜访贵书院山长,楚观澜先生。烦请通传。”
他并未直接说找大师兄,而是先提出拜访山长,这是礼数。
那值守学子听到“忘忧谷”三字,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态度更加恭敬了几分:“原来是忘忧谷的高贤。只是……山长近日闭关静修,不见外客。不知陆先生可有拜帖或是信物?”
陆云霁微微蹙眉。
山长闭关?这倒是有些不便。
他沉吟片刻,道:“我此行,实为寻我师兄,李沐风。不知他可在书院?”
“李师叔?”那学子恍然,语气愈发恭敬,
“李师叔在的。只是师叔平日多在‘明伦堂’讲学或是在‘藏书阁’着书,此时不知在何处。二位请随我来,我先引二位去客舍稍坐,再派人去寻李师叔。”
“有劳。”陆云霁点头致谢。
那学子引着二人穿过牌坊,沿着青石板路向书院内部走去。
书院内部更是清幽,庭院深深,古柏苍翠,随处可见捧书诵读的学子,或是在亭中激烈辩论的士人,学术氛围极其浓厚。
唐小柒好奇地东张西望,看着那些摇头晃脑背诵经文的学子,忍不住小声对陆云霁嘀咕:“他们念的什么呀?叽里咕噜的,一句都听不懂……看起来好辛苦的样子。”
陆云霁无奈地看了她一眼,低声道:“慎言。”
唐小柒吐了吐舌头,赶紧闭嘴。
那学子将他们引到一处名为“清音阁”的客舍,此处专门用来接待来访的宾客,环境清雅。
学子请二人稍候,便匆匆离去寻人。
客舍内布置简洁,一桌数椅,墙上挂着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书架上摆放着一些经典典籍,窗外正对着一片竹林,清风拂过,竹叶沙沙,更显幽静。
等待的时间有些无聊。
唐小柒起初还正襟危坐,努力维持着“文静”的形象,但没过多久就原形毕露。
她先是研究了一下墙上的画,评论道:“这山画得挺高,就是树有点少……”
然后又跑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厚厚的《论语集注》,翻了两页,立刻被那密密麻麻的注释吓得放了回去,吐了吐舌头:“我的妈呀,这比我们唐门的毒经还难懂!”
陆云霁则安静地坐在窗边,看似闭目养神,实则感知早已如同无形的蛛网般蔓延出去,感受着这座千年书院的独特气韵。
那是一种沉淀了无数先贤智慧与浩然正气的场域,对他的“自在”真意竟有几分滋养之效。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人未至,声先到,一个温和儒雅、带着惊喜的熟悉声音传来:
“小五?!真的是你来了?”
陆云霁睁开眼,站起身,向来人望去。
只见门口快步走进一人,身着月白儒衫,头戴方巾,面容温润,眉眼含笑,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如沐春风的儒雅气质,正是大师兄李沐风!
只是比起记忆中,大师兄眉宇间似乎多了几分沉稳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大师兄。”陆云霁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难得的亲近。
纵使他性情清冷,面对这位自幼如兄如父、教导他成长的大师兄,心中亦是涌起暖意。
李沐风连忙扶住他,上下打量,眼中满是欣慰:“好,好!一年多不见,小五你的修为愈发精深了,这气息……怕是离那一步不远了吧?”
他眼光毒辣,一眼便看出了陆云霁境界的精进。
随即,他的目光落在陆云霁身后,那个正努力把自己缩起来、假装很“文静”的少女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好奇:“小柒姑娘,可是禁足结束了?”
唐小柒见提到自己,立刻站出来,学着江湖人的样子抱拳行礼,声音清脆:“唐门唐小柒,见过李大先生!”
动作倒是利落,只是那声“李大先生”在这书院环境中,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李沐风先是一愣,随即失笑,温和道:“小柒姑娘,不必多礼。既是小五的朋友,唤我一声李师兄便是。”
他目光在陆云霁和唐小柒之间转了转,带着几分了然和促狭的笑意。
陆云霁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转移话题道:“大师兄,我们此次前来,是受唐姑娘之托,有要事需当面告知师兄。”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引路学子。
李沐风会意,对那学子温言道:“有劳你了,先去忙吧。”
那学子恭敬退下。
待客舍内只剩三人,唐小柒立刻从怀中取出那封密信,郑重地递给李沐风:“李师兄,这是我爹让我务必亲手交给你的信。”
李沐风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特殊的火漆印记,神色顿时严肃起来。
他并未立刻拆开,而是对陆云霁和唐小柒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地,随我来。”
他引着二人离开客舍,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更为僻静的独立小院,院门上书“敬亭小筑”四字,这正是李沐风在书院的居所。
小院内花木扶疏,陈设雅致,充满了书卷气息。
进入书房,关好房门,李沐风这才拆开信件,仔细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他的眉头渐渐蹙起,脸色也变得凝重。
陆云霁和唐小柒安静地等待着,没有打扰。
良久,李沐风放下信纸,长长吐出一口气,看向唐小柒,神色复杂:“唐姑娘,令尊在信中提及之事,关系重大,多谢你冒险将此信送来。”
唐小柒连忙摆手:“李师兄客气了,应该的!我爹说,此事或许只有您和岳麓书院能从中斡旋。”
李沐风点了点头,又看向陆云霁,苦笑道:“小五,你这次来得正好,却也来得不巧。潭州城,乃至这岳麓书院,近来恐怕都不会太平静了。”
陆云霁目光沉静:“大师兄,究竟何事?”
李沐风沉吟片刻,压低声音道:“信中所言,与近来朝廷和江湖的一些动向有关。北边敕勒川似有异动,与朝中某些势力往来密切。而听雨楼近来在江南一带活动频繁,其背后,似乎也有京城某些人的影子。唐门此次察觉到的蛛丝马迹,正好印证了一些猜测……有人,想搅动天下风云。”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在陆云霁和唐小柒耳边炸响。
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大师兄亲口证实,并且涉及层面如此之高,还是让唐小柒倒吸一口凉气。
她这才明白,自己送来的这封信,分量有多重。
陆云霁眼中也闪过一丝锐芒。
果然如此!
这一路上的追杀,背后的水深得很。
“那书院……”陆云霁问道。
李沐风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岳麓书院超然物外,但终究在这天下之中。山长闭关,未必没有避嫌之意。如今书院内部,对于如何应对,也颇有分歧。”
他揉了揉眉心,显得有些疲惫,
“京城来的那几位‘贵人’,便是来‘探望’山长,并‘咨询’书院对时局看法的。”
原来如此!
陆云霁心中豁然开朗。难怪大师兄眉宇间带着凝重,身处这漩涡中心,既要维护书院清誉,又要应对各方压力,确实不易。
“大师兄有何打算?”陆云霁问道。
李沐风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无论如何,岳麓书院的立场不能变。立身以正,持心以公。至于外界风雨……”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陆云霁身上,带着一丝欣慰和信任,“有小五你在,我倒是安心不少。”
陆云霁迎上大师兄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
无需多言,师兄弟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尽在不言中。
唐小柒看着这对师兄弟,虽然不太明白那些复杂的局势,但也感觉到气氛的凝重,她拍了拍胸脯,豪气干云地说:“李师兄放心!还有我呢!我的暗器也不是吃素的!谁敢来书院捣乱,先问过我唐小柒的暗器答不答应!”
她这话说得孩子气,却冲淡了几分凝重的气氛。
李沐风不由莞尔,温声道:“那便有劳唐姑娘了。”
他看了看窗外天色,“你们一路辛苦,先在书院住下。此事需从长计议,切莫声张。至于那些暗处的麻烦……”
他眼中寒光一闪,“我岳麓书院,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这一刻,这位温文尔雅的大先生,身上竟散发出一股属于宗师高手的凛然气势。
陆云霁心中一定。有大师兄在,有岳麓书院为依托,面对前方的惊涛骇浪,他似乎更有底气了。
他的“自在”真意,在这千年文脉的滋养下,在这即将到来的风雨前夕,非但没有畏惧,反而如同经过淬炼的宝剑,愈发锋芒内敛,等待着出鞘的那一刻。
而这潭州城的风云,也因他们的到来,悄然掀开了新的篇章。
喜欢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