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 时 30 分,一通报警电话打破了临沭县公安局 110 指挥中心的平静。周庄乡寨子村的村民们发现,62 岁的老妪王庆美在 26 日夜晚突然离奇死在屋内,死因不明,情况危急,请求警方迅速派员勘验。
接警后,技侦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先期抵达现场。现场一片狼藉,老妪的房间里物品凌乱,仿佛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挣扎。初步勘验结果令人震惊,王庆美竟然是被人残忍杀害。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寨子村陷入了恐慌之中。
随后,40 余名刑警迅速集结,全面展开破工作。他们深知,这起案件性质恶劣,必须尽快查明真相,给受害者和村民一个交代。经过进一步的现场静态勘察和尸体检验,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浮出水面 。
该案系一起强奸杀人案。凶手作案手段极其残忍,令人发指。警方初步拟定了以案发地为重点,全面展开排查的工作方案,决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将凶手绳之以法。
排查组挨家挨户走访,对寨子村的 287 户人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排查,共排查出 326 名 20 岁以上的男性,以及 28 个 30 岁以上的单身男子。然而,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这些嫌疑人又一一被排除了嫌疑。案件的侦破陷入了僵局,但警方并没有放弃,他们决定将排查范围向周围村庄扩展,誓要找出真凶。
就在警方全力侦破王庆美被杀案时,一个更加可怕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原来,类似的案件在临沭县早已不是个例,大量隐藏在黑暗中的恶性案件被逐渐挖了出来。
2 月 14 日,临沭县曹洼村的老婆婆孙某被人用绳子勒昏,随后遭到强奸抢劫。老人在睡梦中被惊醒,面对突如其来的暴行,她根本无力反抗,只能任由凶手摆布。
17 日,蛟龙镇吉利村的四位老人在一夜之间遭遇了厄运。85 岁的巩某、74 岁和 79 岁的孟某、85 岁的谢某被抢劫,其中巩某还被残忍地强奸。
这些老人年事已高,本应安享晚年,却遭遇了如此惨痛的经历,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2 月 24 日夜,周庄乡周东村的四位老人也未能幸免,被人抢劫,其中 85 岁的高某被强奸。这些案件的作案手段均与王庆美被杀案基本相同,凶手的残忍和嚣张令人愤怒。
类似老年妇女遭强奸抢劫的恶性案件在临沭县不断发生,短短时间内就有 10 多起。这些案件的接连发生,给警方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谣言四起。村民们人心惶惶,都在猜测这个专门祸害老年妇女的凶手究竟是谁。多数儿女纷纷把独居的父母接到家中看护起来,那些孤寡老年女性也设法投奔亲戚,不敢在家居住。整个乡村被恐惧的阴影所笼罩,此案不破,天怒人怨,所有参战民警都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然而,凶手并没有因为警方的介入而停止作恶。更令民警们寝食难安的是,作案分子顶风而上,临沭以及相邻的江苏省赣榆县境内,又相继发生十余起老婆婆遭强奸抢劫的案件。其中,赣榆县石头门三村 76 岁的胡某和临沭县尚庄村 77 岁的李某被强奸杀害。
3 月 6 日,赣榆县公安局派人来到临沭县,通报了该县欢墩镇石门头三村 3 月 4 日一夜之间发生三起强奸抢劫案。作案分子均是瞄准老年女性,拨门入室后实施强奸,然后进行抢劫,76 岁的胡传英被强奸,掐颈致死。另外,1997 年 9 月 28 日夜,该村的石某被掐昏后,抢去现金 1400 元。
两地民警相互勘察了对方辖区的案发现场,提取了有关物证。经过仔细比对和分析,发现在两省两县 17 个村庄的 40 余起类似案件中,发案时间都是上半夜,时间顺序紧密相连;发案地点均是农村街道两侧的破房屋和老房区;侵害对象均系 62 岁至 98 岁,年老体弱、无反抗能力的女性;作案手段均采取拨门入室,就地取材捆绑,之后对受害人进一步实施流氓强奸行为,最后将钱财洗劫一空。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案件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两省两县的警方共同分析研究后,认定这是一起跨区域的系列强奸抢劫杀人案,决定并案侦查。根据对调查走访、提取物证及作案特点的分析,案犯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此人年龄应该在 40 岁上下,身材较矮,大约 1 米 63 左右,独身,有流氓前科,无正当职业,夜间外出,行踪不定。他作案时穿黑色皮夹克,脚穿胶底皮鞋,还带有手电筒、钢锯条之类的作案工具。
这个 “黑皮夹克 + 胶底鞋 + 钢锯条” 的标志,成为了警方追踪凶手的重要线索。通过给犯罪分子准确画像,大大缩小了案件的侦查范围,警方的侦查工作也有了新的方向。然而,侦查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在接下来的 20 多天里,排查出的一些嫌疑人都先后被否定。案件的侦破再次陷入了困境,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继续威胁着两省村民的安全。
面对如此猖獗的犯罪行为,警方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工作。他们首先对寨子村的 287 户人家进行了 “地毯式” 排查,共排查出 326 名 20 岁以上的男性,以及 28 个 30 岁以上的单身男子。然而,凶手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使得警方的排查工作陷入了困境。
随着案件的不断发生,警方发现这些案件不仅在临沭县境内,还涉及到相邻的江苏省赣榆县。两省两县的警方决定并案侦查,整合资源,共同追捕凶手。他们通过对现场物证的分析和比对,逐渐勾勒出了凶手的大致画像:年龄在 40 岁左右,身高 1.63 米左右,身材较矮,独身,有流氓前科,无正当职业,夜间外出,行踪不定。作案时穿黑色皮夹克,脚穿胶底皮鞋,携带手电筒、钢锯条等作案工具。
为了尽快找到凶手,警方将排查范围扩大到了两省两县的 17 个村庄,对所有符合凶手特征的人员进行了逐一排查。他们还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希望能够从群众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然而,尽管警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排查出的一些嫌疑人都先后被否定,案件的侦破工作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时,临沭县公安局副局长刘玉红在查阅十年前的案卷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1987 年,大兴镇王通友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3 年,1995 年 8 月提前释放。他的体貌特征、作案手法与当前系列案高度吻合,而且他光棍一人,刑满释放后仍不务正业,四处游荡。
刘玉红立即对王通友展开了调查。据了解,正月初四,派出所民警到王宅子村抓赌,警笛声把回家过年的王通友吓得撒腿就跑,至今也没有回来。群众反映,王通友过年回家时穿一件黑色皮夹克,他的身高年龄均与作案人相符。刘玉红又调来王通友以前的案卷仔细查阅,发现他十多年前强奸作案的手段,与现在所发系列案的手段十分相似。他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经反复论证,确认王通友应该就是系列案件的作案嫌疑人。
然而,王通友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办案民警化装侦查,走访了他的亲朋好友还有狱友,均未找到他的落脚点。根据以往的凶手作案频率,办案人员分析,他很可能流窜于苏鲁之间,跳跃作案。
1998 年 3 月 21 日,临沭县警方将王通友的基本情况和体貌特征通报给了赣榆县公安局,并告知他们,流窜在外的王通友,除了具备穿黑皮夹克的衣着特点,还很有可能骑着一辆在尚庄村抢劫的一辆老式 “泰山” 牌自行车。按照其作案规律,很可能当晚到赣榆县境内作案,应立即布置排查工作。
当日上午 11 点半,赣榆县公安局民警在班庄乡排查时,发现一个穿黑色皮夹克的中年男子,正骑一辆老式自行车,其体貌特征极像临沭县通报的王通友。民警便立即拦车询问:“哪里人?”“石门头三村的。”“叫什么?”“王通友。” 一听叫王通友,民警立即将他扑倒在地。经检验自行车,与尚庄村被抢劫的车辆相符,并当场从他身上搜出了作案用的钢锯条。
临沭警方立即组成强有力审讯班子,对王通友进行审讯。经过三天两夜的较量,深知末日来临的王通友,终于交代了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原来,他在出狱后,因生活不如意,便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理,将目标锁定在了年老体弱、无反抗能力的老年妇女身上。他在两省两县的 17 个村庄,作案 40 余起,强奸、抢劫、杀人,手段极其残忍,给受害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随着王通友的落网,这起震惊两省的连环凶案终于告破。警方用他们的智慧和毅力,成功地将凶手绳之以法,为受害者和家属讨回了公道,也让社会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在 1998 年那个黑暗的时期,王通友的一系列暴行,让临沭县的乡村被恐惧的阴影所笼罩。曾经宁静祥和的村庄,如今变得人心惶惶,村民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
当第一起案件发生时,村民们还只是感到震惊和不安。然而,随着案件的不断增多,恐惧的情绪开始在村庄中迅速蔓延。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凶手,随时可能再次出现,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那些独居的老年妇女,更是成为了惊弓之鸟。她们不敢独自在家,甚至不敢出门。每到夜晚,她们便早早地关闭门窗,用各种东西堵住门口,试图以此来抵御可能的侵害。她们的生活变得小心翼翼,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在那些寂静的夜晚,她们常常被噩梦惊醒,梦中是凶手狰狞的面孔和自己无助的挣扎。
而对于整个老年群体来说,这些案件的发生,让他们的安全感彻底崩塌。他们曾经以为,自己已经度过了人生中最危险的时期,能够安享晚年。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们,即使到了暮年,也依然无法摆脱被侵害的威胁。
子女们也陷入了深深的担忧和恐惧之中。他们担心自己的父母成为凶手的下一个目标,于是纷纷抢接独居的父母同住。那些原本独居的老人,在子女的劝说下,无奈地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搬到了子女家中。他们虽然在子女的身边感到了一些安全,但心中依然充满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而那些孤寡老人,由于没有子女的依靠,只能投奔亲友。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去陌生的地方寻求庇护。在亲友家中,他们虽然受到了照顾,但心中却始终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他们渴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中,过上平静的生活,但却又不敢面对可能的危险。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这些案件,“老年妇女杀手” 的谣言也在不断流传。有人说,这个凶手是一个恶魔,专门在夜晚出来祸害老年妇女;有人说,这个凶手是一个变态,对老年妇女有着特殊的癖好。这些谣言,让人们的恐惧情绪更加严重,整个乡村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在这种恐惧的氛围下,许多受害者因为 “顾及子女面子”,选择了沉默。她们不敢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别人,只能独自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这种沉默,不仅让她们自己无法得到应有的安慰和帮助,也让凶手更加嚣张跋扈。他以为自己可以逍遥法外,于是继续在黑暗中寻找着下一个目标。
王通友在审讯中交代,他之所以选择老年妇女作为作案目标,是因为她们力气小、反抗弱,而且传统观念重,怕丢脸不敢报警。这种犯罪心理,暴露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扭曲认知,也反映出老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农村地区的治安状况相对较差,警力不足,监控设施不完善,这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老年妇女,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成为了犯罪分子眼中的 “软柿子”。他们认为,侵害老年妇女的风险较低,即使被发现,也很容易逃脱法律的制裁。
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看,王通友的行为属于典型的 “机会主义犯罪”。他在选择作案目标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受害者的反抗能力、报警的可能性、作案的难度等。老年妇女在这些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成为了他的首选目标。
喜欢中国桃色大案纪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中国桃色大案纪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