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石家庄的繁华都市中,1963 年,一个注定不平凡的生命,古计明诞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他的童年被温暖与富足环绕,父母的悉心呵护,为他营造了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而这也为他日后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学生时代的古计明,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在学习的天空中熠熠生辉。他天资聪颖,对知识的吸收能力远超常人,无论是复杂的数理化,还是充满诗意的文史地,他都能轻松驾驭,成绩始终在班级乃至全校名列前茅 。每次考试放榜,他的名字总是高高在上,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老师眼中的骄傲,更是家长口中 “别人家的孩子”。
除了学业上的出色表现,古计明还拥有出众的艺术天赋,他画得一手好画,笔下的世界栩栩如生,为他的青春画卷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再加上他长相英俊,身姿挺拔,宛如小说中走出的少年,自然吸引了不少女同学的目光。
然而,父母出于对他的过度保护,限制了他的社交活动,担心他在与他人交往中受到伤害。在父母的观念里,朋友众多不仅会分散他的学习精力,还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古计明常常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享受着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但也逐渐养成了寡言少语、不善交际的内向性格 。
在那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古计明优异的成绩让他的性格短板显得微不足道。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发挥,他顺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选择了放射学及影像学专业。这个专业对于普通人来说充满了神秘和挑战,但古计明却如鱼得水,凭借着对医学的热爱和天赋,在专业领域里不断深耕。
大学的时光里,古计明每天穿梭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他对各种复杂的医学理论和实验操作充满了热情,常常废寝忘食地研究课题。他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可,也为他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古计明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深知医学的海洋浩瀚无垠,于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医学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阶段,他更加专注于放射学领域的研究,参与了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在业内崭露头角,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医学新星。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古计明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自己的才华。1997 年,他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和专业的医学背景,在广州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与广州某医院达成合作,共同建立了激光医疗中心。这一举措在当时的医疗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医学硕士充满了期待。
在激光医疗中心,古计明担任重要职务,负责中心的运营和管理。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凭借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和专业素养,他迅速在医疗行业站稳了脚跟,事业蒸蒸日上,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 。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开始转动。在激光医疗中心的日常运营中,古计明遇到了一个让他头疼不已的人, 整形外科主任刘某。刘某在整形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医术,深受患者和同事的尊敬。但他与古计明在工作理念和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人经常因为内部管理、奖金发放和经济效益等问题发生激烈的争执 。每次争论,古计明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但却总是被刘某有理有据地反驳,这让他感到十分挫败和愤怒。
古计明的心高气傲和不善交际,使得他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刘某之间的矛盾。他开始对刘某怀恨在心,心中的怨恨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最终,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滋生,他决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给刘某一个 “教训”,却没想到,这个念头将他和众多无辜的人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1997 年,古计明创立公司并与广州某医院携手建立激光医疗中心,这一决策堪称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在那个时代,医疗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们对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美容整形等新兴领域,潜在的市场空间巨大。古计明凭借着自身深厚的医学背景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他深知,将先进的激光技术引入医疗美容领域,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为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
在激光医疗中心,古计明身兼数职,既是管理者,又是技术专家。他亲自参与中心的规划和布局,从设备的采购、人员的招聘到服务流程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激光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在当时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疗服务。同时,他还与国内外的知名医疗机构和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提升中心的整体实力。
然而,随着中心的运营,古计明与整形外科主任刘某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在双领导体制下,两人在多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内部管理上,古计明主张严格的制度和高效的执行,强调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刘某则更注重人性化管理,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发展,认为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这种管理理念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决策过程中常常产生冲突,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奖金发放问题也成为了两人矛盾的焦点之一。古计明从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来分配奖金,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而刘某则认为奖金的分配应该更加公平和均衡,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难度、工作强度以及团队合作等因素。两人在奖金分配方案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使得员工们感到无所适从,也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
经济效益方面,古计明追求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他通过削减成本、增加业务量等方式来提高中心的收入;而刘某则更注重中心的长远发展,他认为应该加大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投入,以提高中心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发展战略上的分歧,使得两人在资源分配和业务拓展等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
每次矛盾发生时,古计明和刘某都会据理力争,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然而,由于两人都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互不相让,沟通往往以失败告终。古计明觉得刘某处处与他作对,故意阻碍他的工作进展;而刘某则认为古计明过于自负和固执,不考虑实际情况和他人的意见。这种矛盾和冲突逐渐升级,从最初的工作讨论演变成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在公开场合也毫不避讳地表达对对方的不满 。
随着矛盾的不断加深,古计明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对刘某产生了强烈的怨恨情绪,这种怨恨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的分歧,还夹杂着个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古计明自视甚高,他无法忍受在与刘某的争执中处于下风,也无法接受自己的观点被忽视。这种怨恨情绪在他心中不断积累,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可怕的报复心理 。他开始暗中谋划,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来 “教训” 刘某,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而他所学的放射学专业知识,成为了他实施报复计划的工具,一场灾难正在悄然降临 。
随着古计明与刘某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古计明心中的怨恨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爆发。他开始陷入一种偏执的思维模式,满脑子都是如何 “教训” 刘某,让他为自己的 “所作所为” 付出代价 。在这种扭曲心理的驱使下,古计明逐渐失去了理智,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硕士和管理者应有的道德和责任,他的内心被仇恨完全占据,开始谋划一个极其危险的报复计划 。
古计明深知放射源的巨大危害,也清楚一旦实施这个计划,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但此时的他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根本不在乎这些。他认为只要能让刘某受到惩罚,一切都在所不惜 。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脉关系,着手准备实施报复计划的工具,192 铱射线工业探伤机和 192 铱放射源 。
192 铱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极强的放射性,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在工业领域,它常被用于探伤等工作,但需要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专业的操作规范 。而古计明打算利用这种危险的物质,对刘某进行暗中攻击,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辐射的伤害 。
为了获取 192 铱射线工业探伤机和放射源,古计明可谓是煞费苦心。他知道购买这些设备和物质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和合法的用途,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选择了伪造准购证和介绍信,试图蒙混过关 。2002 年 5 月 9 日,古计明带着伪造的证件,来到了辽宁某射线仪器厂 。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地区卫生防疫站的名义,与厂家进行洽谈,并最终花费 5.5 万元购买了一台 192 铱射线工业探伤机 。
购买到探伤机后,古计明并没有就此满足。他知道,要想真正实施报复计划,还需要安装放射源。于是,他又带着探伤机前往北京某设计研究所 。在那里,他凭借着伪造的准购证传真件和丹东公司的电话通知,成功地安装了 192 铱放射源 。此时,古计明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件极其危险的 “武器”,他的报复计划也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
回到广州后,古计明并没有急于行动。他知道,要想让计划顺利实施,还需要一个帮手 。于是,他找到了手下的职员方振华 。方振华只有小学学历,对放射源的危害知之甚少。古计明利用方振华对他的信任,向他隐瞒了真实的目的,只是告诉他要安装一个设备,用于工作需要 。方振华没有多想,便听从了古计明的吩咐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古计明和方振华利用激光医疗中心晚上没有人上班的机会,开始了紧张的安装工作 。他们把探伤机的装源铅罐安装在了古计明办公室的天花板上,连接主机的管道则从天花板上拉到了古计明办公室斜对面刘某的办公桌上方的天花板上 。为了防止探伤机的辐射伤害到自己,古计明还特意购买了一套防护衣,存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
一切准备就绪后,古计明开始了他的罪恶行动 。从 2002 年 5 月中旬到 7 月 19 日期间,古计明和方振华多次共同或单独趁刘某在办公室工作和中午休息的时候,在古计明办公室的暗室里通过驱动探伤机施源器,将铅罐里的 192 铱放射源输送到刘某的办公室,直接对刘某的身体进行照射 。他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他们的行为已经给刘某和其他无辜的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喜欢中国桃色大案纪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中国桃色大案纪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