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深秋,黄河渡口的寒风卷着泥沙,拍打着金军的铁蹄。完颜宗翰率领的八万大军如黑云压境。而此时,汴梁城内的钦宗赵恒,才得到消息,慌乱之间,朝廷发出多道诏书让各地勤王。
而诏书却像是泥牛入海,完全没有消息。先不说晋中各地已经被完颜宗望的六万大军锁死,武松,山士奇,张清夫妇都只能在各自城中坚守。
诏书到了在河北东路,转运使李助也是无能为力,为了掩护主力大军,金国大将完颜宗弼(金兀术)带着三万大军正在河间跟卢俊义和孙安对峙。还有小股军队正在沧州外游弋。
诏书到了山东,赵鼎倒是积极响应,但是现在山东却没有兵马,为了平定方腊叛乱,柴承乾带走了山东的5万大军。现在的山东根本调不出任何兵马。
至于淮西,这里刚刚经过王庆叛乱,地方上一片混乱,各地厢军要么还在训练,要么都被柴承乾抽调去了江南。
还有西北的折家军,金军为了这次南下,不知道许诺了西夏什么好处,西夏也发动了五万大军来到边境,折家被西夏军队牵制在了西北,也是难以抽身。至于巴蜀和楚地又因为路途遥远,勤王的大军竟无一支能及时赶到。
这时候朝廷最有希望的援军就是柴承乾,但是柴承乾这时候偏偏带着大军去了浙东,等到信使把消息送到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天,这十条的耽搁,成了压垮汴梁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诏书发出的时候,金军已绕过河东各州,兵临黄河。等诏书星夜传到江南,柴承乾接到消息的时候,金军已经拿下了渡口,渡过黄河,直逼汴梁城下。消息传来,汴梁城内人心惶惶,朝堂之上更是乱作一团。
城内皇宫紫宸殿中,却是一片比城外更烈的纷争,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争吵声几乎要掀翻殿顶。
“陛下!金军虽势大,但汴梁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我们还有十万禁军,而金军不过八万人,我们只需坚守待援,柴承乾、岳飞等勤王大军旦夕可至!”李纲手持朝笏,慷慨陈词,额角青筋暴起,“臣愿领军死守城门,与城池共存亡!”
话音刚落,主和派大臣唐恪便出列反驳:“李大人此言差矣!金军铁骑天下无敌,河间府一战已显其威,汴梁孤城难守!不如开城议和,割地赔款,尚可保宗庙社稷!”
“放屁!”李纲怒喝,“割地赔款只会让金军得寸进尺,当年燕云十六州便是前车之鉴!”
两派大臣争执不休,唾沫横飞,全然不顾殿上钦宗赵恒的脸色。赵恒坐在龙椅上,双手紧紧攥着龙袍,脸色惨白,眼神慌乱。他一会儿看向主战派,觉得李纲言之有理;一会儿又望向主和派,被唐恪描绘的亡国惨状吓得心惊胆战,始终拿不定主意。
经过一番讨论,赵恒还是被李纲等主战派说服,决定让李纲带着几个主战派将领带领禁军开始防守汴梁。十万禁军在经过了岳飞大半年的训练,其实已经有了起色,在李纲等人的带领下也发挥了不俗的战力。利用汴梁的城墙打退了金军的数次攻城。
城下的完颜宗翰看着久久不能破城,于是在谋士的建议下运用了离间计,他发动城中的人手,重金贿赂了主和派的官员,在主和派的不断运作之下,宋钦宗再一次犹豫了。
在内奸的劝说下,赵恒先是逼迫李纲出城迎战,李纲考虑到步军野战不如骑兵,坚决不出。主和派的官员趁机弹劾李纲不遵皇命,赵恒罢免了李纲的指挥权。
换上去的官员贪功冒进,带领两万禁军出城迎战,却中了完颜宗翰的计谋,大败而归,二万人回来的不到五千。金军士气大涨,而宋军却越战越弱。赵恒气得在大殿发怒。
“陛下,臣有一计!”主和派核心人物耿南仲突然出列,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臣举荐一人,可解汴梁之围!”
赵恒如抓住救命稻草,连忙道:“快说!何人有此能耐?”
“天师郭京!”耿南仲高声道,“此人精通六甲神术,可召唤天兵天将,刀枪不入,定能大破金军!”
其实这正是主和派与金国暗中勾结的计谋。他们深知金军势大,却又不愿背负卖国骂名,便想出借郭京“神兵”之名打开城门,引金军入城,再假意归降,保全自身富贵。
李纲闻言大惊,连忙劝阻:“陛下万万不可!郭京不过是市井无赖,其术纯属虚妄,若轻信于他,必引狼入室!”可赵恒早已被恐惧冲昏头脑,又被耿南仲等人轮番劝说,竟真的信了郭京的鬼话,封其为“御营法师”,让他招募“神兵”。
郭京很快招募了七千多名地痞无赖,身着奇装异服,整日在城中跳神作法,声称三日内可退金军。主和派大臣则在一旁煽风点火,称郭京已得到神明启示,只需打开城门,便可一举破敌。
李纲心急如焚,多次入宫劝谏,却被赵恒以“扰乱军心”为由罢免兵权,软禁府中。失去主战派核心的禁军,本就军心涣散,此刻更是乱作一团,士兵们要么消极怠工,要么偷偷逃跑。
三日后,郭京声称“神兵”已准备就绪,请求钦宗打开城门。赵恒犹豫再三,最终在主和派的催促下,下令打开南城门。
城门缓缓开启,郭京率领着“神兵”趾高气扬地走出,却见金军阵前一声令下,铁骑如潮水般冲杀而来。“神兵”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扔下武器逃窜,郭京则趁乱溜之大吉。金军士兵紧随其后,轻松冲入汴梁城。
钦宗在宫中得知金军入城,顿时瘫倒在地,放声大哭:“朕悔不听李纲之言!朕悔啊!”可此时再悔,早已为时已晚。主和派大臣们则早已打开府门,迎接金军,摇身一变成为了金国的走狗。
汴梁城的陷落,不仅是一座都城的失守,更是一个王朝的崩塌。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钦宗的无能昏聩,以及主和派的卖国求荣。
喜欢李世民重生水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李世民重生水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