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初入校园,新程启航
省医学院坐落在省城的东郊,青砖红瓦的教学楼藏在茂密的香樟林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书卷气。林悦拖着简单的行李箱站在门口,看着“省医学院”四个烫金大字,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这就是她接下来一年要学习的地方。
【叮!检测到新环境,触发“求学启航”buff:首次进入医学院,获得“快速记忆”时效3天,助你更快适应课程。】系统的提示音带着几分雀跃,像是在为她加油。
报到处的老师递给她一份课程表,密密麻麻的课程名称看得她眼花缭乱:《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学》……每一门都带着沉甸甸的专业感。“林悦同学是吧?你的宿舍在3号楼402,室友都是同期进修的基层医生,正好互相有个照应。”老师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宿舍楼。
402宿舍已经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来自平原公社的王磊,黑瘦黑瘦的,笑起来露出两排白牙;另一个是山区来的周玲,扎着马尾辫,说话带着点腼腆。“你就是红旗公社的林悦吧?早就听说你中西医结合治好了不少难病!”王磊热情地帮她拎箱子,“我最头疼理论课了,以后可得靠你带带我。”
周玲也点点头:“我也是,一看到厚厚的课本就发怵。”
林悦笑着摆手:“咱们互相学习,我也有很多不懂的呢。”
开课第一天,解剖学教室里就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讲台上摆着一具完整的人体骨架,旁边的玻璃罐里泡着各种器官标本。林悦虽然在系统里见过模拟图,但亲眼看到时还是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别怕,这些都是我们认识人体的钥匙。”讲课的李教授推了推眼镜,“只有了解人体的每一块骨头、每一条神经,才能明白疾病是怎么找上门的。”他拿起一根股骨,“比如这条腿骨,林悦同学,你来说说它的受力点在哪里?和咱们平时说的‘伤筋动骨’有什么关联?”
林悦猛地站起来,脑海里瞬间闪过系统自动调出的骨骼受力分析图,她定了定神:“股骨的主要受力点在中段外侧,平时劳作时如果突然承受过大压力,比如扛重物时姿势不对,就容易从这里断裂。咱们民间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其实就是指骨骼愈合需要这么久的时间……”
李教授赞许地点点头:“说得很透彻,看来基层经验没少积累。”
下课后,王磊拍着胸口夸张地说:“你也太厉害了吧!我刚才腿都吓软了,你还能说得头头是道。”周玲也凑过来说:“你的脑子是不是装了小马达,记东西这么快?”
林悦心里暗暗感谢系统的“快速记忆”buff,嘴上却谦虚道:“多看看就熟悉了,咱们晚上一起复习吧,我也怕记不住。”
晚自习时,宿舍里的三个人围着解剖图册啃得入迷。林悦翻到神经系统那一页,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难点内容,是否消耗10技能点解锁“神经脉络3d演示”?】她毫不犹豫地点了“是”,眼前立刻浮现出立体的神经分布图,像发光的细线在身体里穿梭,哪里容易受损、会引发什么症状,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你看这里,”林悦指着图册对王磊和周玲说,“坐骨神经从腰椎一直延伸到脚,要是腰椎间盘出问题压到它,腿就会发麻疼,咱们乡下说的‘腰腿痛’很多都是这个原因。”
王磊恍然大悟:“怪不得我老家有人总说‘胯骨轴疼’,原来是神经的事儿!”
日子在上课、实验、复习中飞快溜走,林悦的系统技能点越攒越多,解锁的医学工具也越来越高级——能模拟手术过程的“虚拟操作台”、能分析病例的“智能诊断助手”……但她最爱用的,还是把课堂知识和基层经验结合起来,比如给同学讲怎么用草药辅助伤口愈合,怎么用推拿缓解肌肉拉伤。
这天课后,李教授叫住她:“下周六有个基层义诊活动,去郊区的留守老人院,你要不要跟着去?正好把学到的东西用用看。”
林悦眼睛一亮:“我去!”
【叮!触发“学以致用”任务:在义诊中成功处理3例以上常见病,奖励“基层诊疗经验包”(内含民间实用偏方汇总)。】
她转身就跑回宿舍喊上王磊和周玲:“周末有义诊,一起去吗?”
“去!当然去!”王磊立刻举手,“早就想试试亲手给人看病了!”
喜欢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