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签到簿上的半阙诗
晨光漫过药晒场的竹匾时,林悦的指尖刚触到签到簿的铜锁,就听见“咔哒”一声轻响——本子自动翻开,新的一页上,淡金色的字迹正缓缓浮现:【五十次签到达成,触发“知味”隐藏任务:寻三样带着“烟火气”的药材,配成一方,解乡邻秋燥之症】。
“烟火气的药材?”她摩挲着下巴,目光扫过晒场上的桔梗、麦冬、陈皮,忽然想起张叔昨天说的“灶心土”——那是烧柴灶积在锅底的黄土,带着柴火的焦香,入药能温胃止呕,可不就是带着烟火气?
刚要起身,签到簿突然“沙沙”作响,空白处浮现出半阙诗:“柴灶藏金土,檐下晒陈皮,秋深风露重,_______”。字迹旁边画着个小小的问号,显然是要她补全诗句,作为任务的一部分。
“这系统还考起诗来了。”林悦失笑,揣上签到簿往村西头走。张叔家的柴灶刚烧过火,灶膛里还冒着热气,锅底的黄土结成块,带着淡淡的松木香。“张叔,借点灶心土。”她蹲下身,用瓦片轻轻刮下一块,土块落在掌心,还带着灶膛的余温。
签到簿在兜里微微发烫,她翻开一看,第一行已自动记录:【灶心土:烟火气一级,性温,带松木焦香,可温中止呕】。旁边的诗句添了半句:“柴灶藏金土,檐下晒陈皮”,剩下的空缺仍在等她。
从张叔家出来,她拐进李婶的小院。屋檐下的竹架上,陈皮正晒得透亮,深褐色的果皮蜷成月牙状,风一吹,带着晒透的橘香和柴火熏过的暖味——李婶晒陈皮总爱放在灶房窗边,说借点烟火气更耐存。“李婶,摘片陈皮。”她踮脚取下一片,指尖触到果皮上细密的纹路,像摸着岁月的褶皱。
签到簿再添一行:【陈皮:烟火气二级,味辛甘,带灶边暖香,能理气化痰】。诗句的空白处,光标闪烁得更急了。
还差一样。林悦望着村东头的老槐树,忽然想起王大爷的“酒浸紫苏”——每年秋天,王大爷都会把紫苏叶泡在自酿的米酒里,埋在灶膛旁的土里,说是借烟火气发酵,冬天拿出来治风寒咳嗽最灵。
她快步走到王大爷家,老人正坐在灶前添柴,见她来,笑着往灶膛边一指:“喏,你要的紫苏酒,刚挖出来,还温乎着呢。”陶罐抱在怀里,带着灶膛的热气,揭开盖子,酒香混着紫苏的辛香涌出来,暖得人鼻尖发痒。
“就等这个了。”林悦倒出半杯酒,紫苏叶在酒里舒展,像浮着片紫色的云。签到簿立刻跳出最后一条记录:【酒浸紫苏:烟火气三级,气芳香,带米酒与柴火交融之味,可散寒解表】。
当三样药材凑齐,签到簿突然“哗啦”一声翻页,半阙诗的空白处,自动填好了最后一句:“一饮解秋燥”。整行诗用朱砂色写就,旁边画着个冒着热气的药罐,罐口飘出的雾气里,藏着“任务完成”四个字。
【叮!“知味”任务达成,奖励“烟火炮制法”——收录灶心土炒药、檐下晒皮、酒浸陈酿等民间技法,附“秋燥和解方”:灶心土煎水,入陈皮、紫苏酒,温饮可解秋燥犯胃之症】。
林悦刚把方子抄在纸上,晒场那边就传来张叔的喊声:“悦丫头!快来看看,李婶家的小子总喊胃里泛酸,吃不下饭!”
她拎着药罐赶过去,李婶正抱着孩子急得转圈,小家伙皱着眉,小手捂着肚子,嘴里不停念叨“酸”。林悦摸出刚才的灶心土,兑了温水搅匀,又加了片陈皮煮了煮,最后滴了两滴紫苏酒。“来,尝尝这个。”她舀起一勺,吹温了递到孩子嘴边。
药汁带着淡淡的焦香和橘甜,孩子皱着眉抿了一口,忽然不闹了,仰着小脸要再喝。连喂三勺后,小家伙竟咂咂嘴说:“娘,不酸了。”
李婶又惊又喜:“这方子真灵!比城里买的药还管用!”林悦笑着晃了晃签到簿:“不是方子灵,是这药里有烟火气,贴着咱庄稼人的身子骨呢。”
午后,她把那首补全的诗抄在签到簿的扉页,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灶膛,灶火上炖着药罐。风穿过晒场,竹匾里的药材发出沙沙的响,像是在念那半阙诗:“柴灶藏金土,檐下晒陈皮,秋深风露重,一饮解秋燥”。
签到簿突然轻轻颤动,新的一行字在阳光下闪着光:【五十次签到礼:解锁“乡邻药谣”——可收集各村治病的顺口溜,编成册子传世】。
林悦望着晒场上忙碌的张叔、李婶、王大爷,忽然觉得,这签到系统要的从来不是冰冷的任务数据,而是让她把这些藏在烟火里的智慧,一点点串成线,织成网,护着这方水土上的人,安稳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就像此刻,药香混着灶烟,在风里漫成一片暖,比任何签到奖励都更让人踏实。
喜欢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