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瓜田记事
几场春雨过后,坡地的泥土松得能攥出浆来。李伯挎着竹篮往地里走,脚步虽还有点沉,却稳当多了。竹篮里装着南瓜籽,是前年年成最好的那只老南瓜留下的种,壳上还带着淡淡的花纹。
“慢着点,刚能下地就急着折腾。”王婶跟在后面,手里拎着水壶,“林丫头说了,你这身子得慢慢养,地里的活我来就行。”
李伯回头笑:“你懂啥?这南瓜籽得趁潮种下,不然出芽慢。再说了,蹲在地头晒晒太阳,比窝在屋里舒坦。”
林悦和小萤也跟着来帮忙。她蹲下身,用小锄头刨出浅坑,李伯就往每个坑里丢三粒籽,王婶负责浇水,小萤则拿着签到簿蹲在田埂上记录——页面上正实时画着他们劳作的场景:李伯弯腰丢种的身影、王婶浇水的水壶、林悦手里的锄头,连泥土里刚冒头的草芽都画得清清楚楚。
“姐姐你看,”小萤举着签到簿凑过来,“笔记本这里写着【南瓜喜温,覆土三寸为宜】,还有这个,”她指着页面角落,“画了只小虫子,标着【需防地老虎啃根】呢!”
林悦顺着提示,在每个坑边撒了点碾碎的辣椒面——这是村里老人传的土法子,能防虫子。李伯看着点头:“还是你们年轻人心细,我年轻时种瓜,总被虫子啃得缺苗。”
正说着,坡下传来孩童的嬉笑声,几个半大的孩子提着竹筐往河边跑,筐里装着刚摘的野草莓。“李爷爷,林姐姐,吃草莓不?”领头的孩子举着颗红透的草莓喊。
李伯摆摆手:“你们吃吧,记得给你娘留些。”等孩子们跑远,他才对林悦说:“这几个是村里的孤儿,跟着奶奶过,不容易。”
林悦心里一动,翻开签到簿,见页面上那几个孩子的身影旁,多了个小小的爱心符号,旁边写着【稚子无依,需添暖】。她起身对李伯说:“等南瓜结果了,摘最大的给他们留着。”
日头爬到头顶时,半分地的南瓜籽总算种完了。王婶在田埂上摆开带来的干粮:玉米饼、腌萝卜,还有壶凉茶水。李伯咬了口饼,指着远处的山:“过些日子,那片坡上的野菊花该开了,摘些回来晒干,泡茶喝能败火。”
林悦点头应着,看向签到簿。页面上的南瓜田已经画满了,每粒种子旁都冒出个小小的绿芽图案,旁边标着【种下的是籽,长出来的是盼头】。她把簿子合上,风从坡下吹上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腥气,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或许,这就是签到簿想说的,日子就像种瓜,一分耕耘,一分甜,急不得,却踏实。
午后往回走时,李伯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林悦:“这是去年晒的紫苏干,你收着,泡水喝比茶叶爽口。”林悦接过来,布包里还带着阳光的味道,她低头看了眼签到簿,封面不知何时多了片紫苏叶的图案,轻轻一碰,仿佛能闻到那股清冽的香。
林悦捏着那包紫苏干往回走,布面粗糙的纹理蹭着掌心,混着阳光晒透的暖意,比任何香料都让人安心。小萤蹦蹦跳跳跟在旁边,手里的签到簿哗啦啦翻着页,新的画面正一点点显形——画里的李伯蹲在南瓜地边,往土里埋着什么,旁边标着【补种三粒,保苗齐整】。
“姐姐你看,李伯在补种子呢!”小萤指着画,“他说刚才有个坑丢少了一粒,怕出芽后不齐整。”
林悦顺着画里的方向望去,果然见李伯正佝偻着腰,往土里埋新的南瓜籽,王婶蹲在旁边给他递水壶,壶嘴往下滴着水,在泥土上洇出小小的深色圆点。风卷着坡下的槐花香漫上来,李伯起身时腰杆挺得比来时直了些,王婶伸手替他拍掉裤腿上的土,指尖划过他膝盖处磨白的补丁,动作自然得像做了千百遍。
签到簿上的画面又动了,李伯和王婶的身影旁多了个小小的竹篮,里面盛着野草莓,正是上午那几个孩子送来的,旁边写着【稚子心纯,赠果为谢】。林悦想起孩子们跑远时,领头的那个悄悄往她兜里塞了颗最大的草莓,此刻那点甜意还留在舌尖。
走到院门口时,林悦忽然停住脚,转身往南瓜地方向望了望。李伯正背着王婶往竹篮里装刚摘的豌豆苗,王婶嗔怪着“够了够了”,嘴角却扬着笑。她忽然明白签到簿上那句【种下的是籽,长出来的是盼头】是什么意思——不只是南瓜会发芽,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暖,那些彼此照应的细枝末节,也在悄悄生根。
小萤拽着她的衣角往屋里走,签到簿的最后一页正浮现出新的字:【紫苏泡水,可解春困】。林悦把那包紫苏干放进陶罐,指尖触到罐底的温热,仿佛已经闻到了茶汤里混着的、属于这个春天的清冽香气。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像极了南瓜籽壳上的花纹,安静又明亮。
林悦刚把紫苏干倒进陶罐,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抱着布包闯进来,布包里鼓鼓囊囊的,沾着草叶和泥土。
“林姐姐!你看我们采了啥?”领头的小姑娘掀开布包,里面是半袋圆滚滚的野山楂,红得像裹了层糖霜,“李伯说泡在紫苏茶里,酸甜解腻,比冰糖还好呢!”
小萤凑过去扒着布包看,签到簿在手里晃了晃,新的画面漫出来:山楂落在陶罐里,紫苏叶浮在茶汤上,旁边标着【酸入肝,辛入肺,草木相和,最是养人】。
林悦笑着摸了摸小姑娘的头,指尖触到她发间别着的野雏菊,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多谢你们啦,等泡好了茶,第一杯先给你们端来。”
“我们不渴!”小姑娘们异口同声,又从布包里掏出个歪歪扭扭的稻草人,稻草人的胳膊上挂着块小木牌,写着“吓鸟”两个字,笔锋歪得像爬动的小虫子,“这是我们给南瓜地做的,李伯说鸟雀会啄种子,有了它,南瓜就能长得壮壮的!”
林悦看着稻草人扎着的红布条在风里飘,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外婆在菜园里插稻草人,也是这样用旧布裹着稻草,再绑上自己扎的小风筝,觉得那样就能护住一园的青菜。她接过稻草人,往院角的竹竿上一插,正好对着南瓜地的方向。
“真好看。”她轻声说,眼里的光比陶罐里的茶汤还亮。
小萤举着签到簿跑过来,页面上的稻草人正随着风轻轻晃,旁边多了行小字:【稚子手作,虽拙却诚,比任何符咒都灵】。
日头爬到头顶时,李伯和王婶扛着锄头回来,竹篮里的豌豆苗嫩得能掐出水。王婶刚把菜搁在石桌上,就见林悦端着两碗紫苏山楂茶出来,茶汤红得透亮,飘着几片紫苏叶,像浮着的青萍。
“尝尝?孩子们采的山楂,说泡着好喝。”林悦把茶碗递过去。
李伯呷了一口,眉头瞬间舒展开:“这茶好!酸里带点辛,喝下去浑身都松快了。”王婶笑着接过去,指尖碰到碗沿的热度,忽然指着院角的稻草人笑出声:“这不是妞妞她们做的吗?昨儿还见她们在晒谷场捡稻草呢。”
正说着,远处传来牛铃响,老黄牛驮着个竹篓慢悠悠走过来,赶牛的老汉是村里的货郎,见院里热闹,便停了脚:“林丫头,要不要新收的陈皮?我从山那边换的,泡紫苏茶最搭。”
林悦刚要应声,签到簿突然在小萤手里颤了颤,页面上浮现出个小小的药罐,旁边写着【陈皮三年为妙,越陈越香】。她心里一动,笑着朝货郎点头:“给我来两斤,记账上,等南瓜收了给您抵粮。”
货郎乐呵呵地应着,从竹篓里掏出用油纸包好的陈皮,香气混着紫苏的清辛漫开来,竟比院里的槐花香还让人踏实。
午后的阳光落在陶罐上,把茶汤晒得暖暖的。林悦靠在门框上,看小萤趴在石桌上描签到簿里的南瓜苗,看李伯坐在门槛上编竹篮,王婶蹲在灶房门口择豌豆苗,忽然觉得这日子就像这紫苏茶,初尝带点辛,细品却有回甘,那些藏在烟火里的盼头,正跟着南瓜籽一起,悄悄往土里扎呢。
喜欢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