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联欢会的热闹劲儿还没完全过去,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便悄然而至,润湿了工地上干燥的黄土。春雨贵如油,基坑里的进度明显加快,连带着食堂里的气氛也像这天气一样,暖融融,湿润润,充满了生机。
这天下午,天空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空气里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苏茉莉刚把上午的账目核算清楚,锁好账簿,就看见孙干部笑呵呵地走了进来,手里举着一个土黄色的信封。
“茉莉丫头!信!你家来的信!”孙干部嗓门亮堂,引得食堂里的人都看了过来。
信?家里来的?
茉莉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小跑着过去,接过那封带着路途风尘的信封。信封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是弟弟小军的笔迹。
她小心翼翼地撕开封口,抽出里面薄薄的信纸,迫不及待地展开。信的内容很简单,小军识得的字不多,大多是报平安和问候,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喜悦却几乎要溢出纸面。
信里说,母亲喝了茉莉托人捎回去的红糖,咳嗽好了很多,脸色也红润了些;他穿着姐姐织的新毛衣,又暖和又合身,在村里小伙伴面前可神气了;最重要的是,家里分了粮,还还上了一部分旧债,这个年过得比往年都宽裕、都踏实……
信的末尾,小军还用铅笔笨拙地画了一幅小小的“画”:一个扎着辫子的小人(代表茉莉)站在一个大房子(代表食堂?工地?)前面,旁边是笑着的母亲和穿着新毛衣的自己。画旁边写着几个大字:“姐,俺和娘都想你。俺会好好念书,照顾好娘。”
看着那稚嫩的笔触和充满思念的话语,茉莉的眼眶瞬间就湿润了。她仿佛能看到母亲倚在门口期盼的身影,看到弟弟穿着新毛衣在村里奔跑的欢快样子……所有的辛苦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值得。
“家里都好吧?”桂兰婶子关切地问。
“俺弟弟来信了,”茉莉抹了抹眼角,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像雨后初晴的太阳,“他说我娘身体好多了,他穿着新毛衣可高兴了!家里年也过得好!”她忍不住把信里内容和大家分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哎呀!太好了!”
“真是好消息!”
“茉莉,你这闺女争气,家里也跟着享福了!”
女工们纷纷围过来,真心实意地为她高兴。就连胡彩霞,也凑过来瞥了一眼信纸上那歪扭的画,撇撇嘴,难得没说什么酸话,反而嘀咕了一句:“算你小子有良心。”
老王头坐在他的专属小马扎上,吧嗒着旱烟袋,眯着眼笑道:“这就叫‘一人进步,全家光荣’!茉莉丫头,你是这个!”他伸出大拇指,晃了晃。
这温馨的一幕,恰好被来食堂检查下周伙食安排的赵振国看在眼里。他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来,目光落在那个拿着信纸、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幸福和光彩的姑娘身上。
她今天穿了一件浅紫色的碎花罩衫,虽然依旧是旧衣服,却洗得干干净净,衬得她皮肤愈发白皙。两条乌黑的长辫子垂在胸前,发梢随着她开心的动作轻轻晃动。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身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那笑容纯粹而明亮,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
赵振国的脚步顿住了,深邃的眼眸里,有什么东西微微动了一下。他看着她兴奋地和女工们分享家信的样子,看着她因为家人安好而流露出的、毫无保留的快乐,冷硬的唇角几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
跟在他身后的警卫员小张,敏锐地察觉到了团长的停顿和目光的落点,识趣地没有出声打扰。
过了好一会儿,直到茉莉小心翼翼地将家信折好,贴身收起,赵振国才迈步走了进来。
“团长!”大家看到他,连忙打招呼。
茉莉也收敛了笑容,有些紧张地站好。
赵振国面色如常,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茉莉脸上,语气平淡:“家里来信了?”
“啊?是……是的,团长。”茉莉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愣了一下,连忙回答,“家里……都挺好的。”
“嗯。”赵振国点了点头,没再多问,转而说起伙食安排的事情。但他的目光,却在不经意间,又一次掠过茉莉那因为喜悦而依旧泛着红晕的脸颊。
等他离开后,食堂里又恢复了热闹。女工们还在津津乐道茉莉的家信。
“瞧把茉莉高兴的!”
“家里好,咱们在外头干活也安心不是?”
桂兰婶子更是拉着茉莉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闺女,好好干!你现在有出息了,家里日子就好过了!将来啊,再找个好对象,你娘就更放心喽!”
这话引得大家又是一阵善意的哄笑和打趣。茉莉被说得面红耳赤,心里却像揣了个暖水袋,热乎乎的。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春雨洗刷得格外干净的蓝天,和工地上忙碌却充满希望的身影,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香的空气。
家书的温暖还熨帖在胸口,工作的成就感充实着内心,周围是友善的同伴和……那双偶尔会投来难以捉摸目光的深邃眼眸。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个春天,似乎格外的暖,格外的充满希望。她甚至开始觉得,这片曾经陌生的土地,渐渐有了“家”的味道。而那幅弟弟画的、歪歪扭扭的“全家福”,将是她心底最珍贵、最温暖的宝藏。
喜欢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