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就猜错了,你婆婆和公爹要把青禾那丫头给嫁人,她爹娘当然不同意,就打起来了。”王大娘想起昨天赵家的热闹,还激动的不行。
她早就想找一个不知道此事的人说道说道了,一口气不带喘的,把她知道赵家打架的原因说个够。
一旁的郝运听的目瞪口呆,这还真是原主记忆里的婆婆公爹能干出来的事,为了她的长子长孙,那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郝运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看到一家人勒紧裤腰带供一个人念书考科举的时候,她以为这种事情只有小说里才有,没想到原主家里居然也是这种情况。
甚至有过而不及,直到现在还供着子孙三代人读书,那个家不闹起来,才怪。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赵老太两口子没钱继续供长孙科举,才会想着卖孙女,这件事跟她可没有关系,郝运听听也就罢了。
原主一家人没被老赵家的人留着继续吸血,反而是被赶出来,是有道理的。
谁让原主一家人太奇葩了,说一句干一点,老太太要是不安排活的话,一整天都没人想起来去干活,一点亏都不愿意吃。
眼里没活,愣是把老太太气的宁愿被人说三道四,也要把她们一家人赶出去。
表面上是这样没错,其实在原主的记忆里,情况不是那样的,明明是老太太一碗水端不平,大家都不愿意出力,谁也没有傻到去主动干活,干再多的活,饭也是那么一点点,所以原主一家人才不愿意出力干活。
这不是有二房一家比着吗!谁能跟老黄牛比,所以显着原主一家人好吃懒做,脑袋也不好。
也幸好被分出去了,不然她真不敢想象那么一家人是怎么生活的,天天鸡飞狗跳的日子,她想想都头疼。
同坐牛车的人,听人说起村里的事,一开始因为不认识,大家还不好意思开口问,最后也不知道是谁先开口问的,大家这才七嘴八舌的把没听明白的事问出口。
“大妹子,你说的这事是哪个村的,听你这么说,那家人家条件应该还不错吧!还能读的起书,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学的起的。”一个妇人明显是见识过读书有多费钱,才这么问的。
另外一个年轻的妇人,点点头深以为然道:“读书当然费钱了,你们是不知道,俺有个姑奶奶,她们村也有一个读书的后生,那日子过的苦啊!全家那是勒紧裤腰带供他读书,也不知道图什么,到现在也没见他考上个童生什么的。
“还能图什么,图以后能一飞冲天,改换门第呗!”一个面黄肌瘦的姑娘讽刺的说道,那姑娘看起来不大,十几岁的样子。
说完又看向坐在对面的王大娘:“大娘,你还没说人家靠着什么才让父子两个都有钱去读书的,总不能都是靠着卖闺女吧!”
王大娘见不光郝运听着她讲话,就连牛车上的人也在仔细听,还讨论起来了,瞬间更来劲了。
“那能啊!不过也差不多,你们可不知道,那老赵家一开始走了狗屎运,在山上捡了一个人参,卖了一些银子,就开始买田地,盖房子,这人啊!只要不缺吃喝,就会想要更多,你们说这农民不就是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能挣几个钱。
“所以啊!老赵家有了几个钱,挨,人家就想当地主老爷,这当地主得要识文断字吧!不然连契约都看不懂,岂不是让人笑话,所以,这老赵家就决定送大儿子去读书,就这么着过了那么多年,老赵家当初买的那些田地,也被卖的差不多了。”
听到这里,大家更迷糊了。
“不是说送去读两年书,认字吗!这怎么听你讲着讲着,他们家这是想要当官啊!”有人疑惑的开口问道。
王大娘撇撇嘴幸灾乐祸的说道:“你们是不知道,那家人可爱面子了,全村就他家送儿子去读书,那可不就是吹捧吗!说他儿子是当官的命,就这么说着说着,人家还真的相信了,应该是不甘心吧!就这么唏哩呼噜的继续读下去了,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哎呦娘哎!不会连个童生都没有考上吧!这不是浪费钱吗!”一个妇人拍着腿心疼的说道,好像是花她的钱似的。
王大娘得意的继续说道:“这才哪到哪,他们家的钱,可供不了儿子上那么久的书,我跟你们说,那赵老头家以前就卖过闺女,对外说是嫁人,谁……。
郝运此时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感受了,八卦她也爱听,只是一想到她们说的是原主家的事,她这是尴尬也不是,不听又好奇,想说什么又插不上嘴。
到最后她也破罐子破摔了,反正说的又不是她,她都被分出去了,不算一家人。
就这么一路上有王大娘叽叽喳喳说着八卦,她倒是也不无聊,到了县城郝运找个借口就离开了。
其实她要是不说话,王大娘都把她给忘记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她也是老赵家的人,说的还是她公公婆婆。
这回是王大娘尴尬了,也不管那几个人让她一路走了,尴尬的她直接离开了。
别看合县是一个小县城,卖的东西可不少,叫卖声不断,两边都有摆摊的很是热闹。
郝运在街道上闲逛着,眼睛不断扫视着两旁的店铺,心里确想着要买一些什么东西,锅碗瓢盆这是要买的,粮食也要买的,还有一些桌椅,怎么出来一趟感觉家里什么东西都缺。
货比三家,郝运是去了铁铺问一下大铁锅要多少钱。
刚走进铁铺,就有一个大汉迎上来:“这位大娘,需要制作些什么,我们这里有制作好的各种农具和菜刀,都是质量上乘,价格公道。
郝运进店铺打量一下,店铺还挺大,进门左边是打铁工作的地方,右边是一排排货架,上面摆放的一些打好的农具,菜刀,和铁锅等。
看着做大锅饭的铁锅,郝运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这个最大号的铁锅多少钱!”
大汉眼睛一亮,看着这大娘穿着不怎么样,没想到还是一个大客户,连忙上前赶忙介绍起来:“大娘,店里这个最大号的铁锅最少能一次做百来口人的饭,这可是我们店里最大的铁锅了,质量绝对有保证,价格也是整个合县最便宜的,只需要五两银子。”
“多少?”听到价格郝运惊讶的皱了皱眉头,她以为几百文就够了,没想到居然这么贵。
不甘心的说道:“掌柜的能不能便宜点,这也太贵了。”郝运算着身上的钱,发现连个中号的铁锅她都买不起。
铁铺掌柜见她低头不语,笑了笑道:“大娘,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价格了,你家里要是人少的话,不如先看看这边的小一点的铁锅。
知道自己买不起,郝运也没继续在看下去,直接离开了,衣食住行,现在她要去老粮食店看看去,她带来的钱得先去买粮食,要是有剩下的钱再买其它的东西。
县城离赵大山家现在住的地方本来就远,此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吴氏她们已经把活都干完了,中午饭也吃完了。
此时赵大山一家人正在山脚下棚子这边忙活,一上午来了三次客人来喝牛杂汤,这是第四批客人,只是这次的人没喝牛杂汤,人家只要了热水,借了他们家的灶台,连他家的陶罐都没有用,人家自己带的锅碗瓢盆,和粮食。
这伙人自从来了后直接给了一两银子,说是要借用这里一会,赵大山几人就是一脸茫然的模样。
这种阵仗就连吴氏她们几个吓的都不敢大声说话了,说话声音都小声好多。
“大嫂,你说这些人是不是戏本里说的那种官家小姐,瞧瞧这马车,在看看那些丫鬟侍卫,多气派。”王氏一脸羡慕,一副长见识了说道。
李氏也跟着点头道:“肯定是那家有钱人家的小姐,你们看,那些锅碗瓢盆,啧啧啧,都能当稀罕物件卖了,在看那精粮,俺长这么大都没有看到过。
吴氏眼睛盯着那帐篷,眼睛都没眨一下:“你们说的那些算什么,你们看到了吗!那帐篷里面居然铺了好大一块狼皮,乖乖,那可是狼皮啊!做成衣服,或者被褥,都不知道有多暖和,居然这么浪费的铺在地上。
“那呢!嘶,还真是……。
她们在这边窃窃私语,马车里的人也下来了,车上的人可不是直接就坐在棚子里,而是早就有人收拾出来一块地方。
是在一个棚子里面又搭了一个帐篷,帐篷里面在铺上木板,上面铺上狼皮,桌子凳子,简单的折叠床榻,一切都收拾妥挡,车里的俩人才下来。
十一二岁的少年看着如此简陋的地方,不由的抱怨道:“大姐,这什么破地方,咱们不继续出发,在这里干嘛!荒山野岭的,你不会真的想在这里过夜吧!”少年说着还看看这个鬼地方,真不知道这地方有什么可待的。
“闭嘴,你要是实在无聊,就去到处逛逛去,今天晚上我们就在这里过夜了。”女子说完,就不再搭理他,继续喝着茶水。
少年见他大姐是认真的,气的直跺脚,不敢相信道:“大姐,你是疯了不成,现在离天黑还早,咱们在赶一会路就到了献镇,有好好的客栈你不住,居然在这荒山野岭的地方过夜,你是怎么想的。
砰一声茶杯的声音,陆楚然微微眯起眼,冷冷地开口:“你要是不想在这里过夜,我也不拦着你,你现在就可以继续出发,不然,就给我老实的在这里过夜,明天天亮在出发。
“你……你简直是不可理喻,你给我等着,看我回去不告诉祖母她老人家,你做的惶膛事。”说完少年就气呼呼的出了帐篷,去了另外一个休息的帐篷里。
一旁的丫鬟担忧道:“小姐,要不要奴婢去劝一劝小少爷,跟他解释清楚。
“不用,春桃你先下去吧!我想先躺一会休息。”陆楚然挥了挥手让她下去。
“是,奴婢先去给姑娘你准备一些吃食,我让春果在门口守着,小姐有事就叫她。”说完春桃就轻脚的离开了。
陆楚然躺在床榻上,眉头紧锁,手指慢慢弯曲,指甲嵌入手掌心,流血了,她都没感觉到。
上辈子她也是这个时候出发,丝毫没有停留,岂不知,那献镇正有一个大礼等着她呢!就等着她自投罗网了。
上辈子经历过的事情,她这辈子怎么可能还会上当。
她的好继母,为了除掉她,还真是煞费苦心,在她五岁就说服她爹,把她送去外婆家,美其名曰代母尽孝,其实就是为了不让她跟弟弟俩人,在她爹面前晃悠,培养父女之情。
想起上辈子的种种,陆楚然冷笑连连,等着瞧,这仇她早晚得报。
喜欢穿越古代带着全家去捡垃圾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古代带着全家去捡垃圾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