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修铁路

tintin拂拂

首页 >> 我在明朝修铁路 >> 我在明朝修铁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系统混大唐天下枭雄汉世祖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承包大明盛明皇师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百炼飞升录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神话版三国
我在明朝修铁路 tintin拂拂 - 我在明朝修铁路全文阅读 - 我在明朝修铁路txt下载 - 我在明朝修铁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6章 薪火相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秋意渐浓,西山格物书院内的争论与实践,如同大熔炉中的火焰,在碰撞与交融中淬炼出新的形态。沈云漪倡导的“技艺融合”研讨班,起初气氛凝滞,老匠人与年轻学员分坐两边,壁垒分明。

打破僵局的,是一次关于铸造砂型的讨论。年轻学员依据格物院的材料学手册,提出了一套精确的砂土配比和夯实标准,以确保铸件表面光洁、减少气孔。胡匠头起初只是冷眼旁观,直到一位学员在演示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却因对当地砂土特性了解不足,导致砂型强度不够,在浇铸时险些坍塌。

“哼!”胡匠头终于忍不住,站起身走到操作台前,抓起一把砂土在指间捻了捻,又看了看湿度,“后生崽,只知死守本本,却不知‘看天吃饭’!这西山左近的砂土,性偏黏,你那套江南水畔的配比,在这里就得变通!”他也不用尺量,全凭手感,快速调整了砂土比例和夯实力道,又加入少量他秘而不宣的植物纤维作为增强筋。重新制作的砂型,坚固而富有韧性。

年轻学员们看得目瞪口呆。石柱忍不住问道:“胡师傅,您这……这加入的是何物?比例如何掌握?”

胡匠头脸上露出一丝得意,随即又板起脸:“这是老辈传下来的法子,加的是捣碎的麻丝!比例?全在手感!火候到了,自然就知道!”

沈云漪适时开口:“胡师傅的经验,正是我们标准所欠缺的‘地方性知识’。若能将‘麻丝增强’这个原理,以及如何根据砂土黏性判断‘手感’的方法,加以总结、量化,纳入我们的标准体系,那么无论在哪里施工,都能做出合格的砂型。”她转向学员们,“标准不是枷锁,而是基础。在此之上,需要你们像胡师傅一样,去观察、去适应、去创造。”

这番话,仿佛一道桥梁,沟通了两岸。老匠人们发现,他们的“手感”和“秘方”并非要被抛弃,而是可以被理解、被尊崇,甚至被提升为更普适的“道理”。年轻学员们则意识到,标准之外,还有广阔的、需要向实践学习的天地。

研讨班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老匠人开始尝试理解图纸上的公差符号,学员们也虚心请教如何通过听音辨别炉火温度,如何通过观察铁水颜色判断含碳量。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和实践验证的新型师徒关系,在书院内悄然形成。胡匠头甚至主动找到沈云漪,希望能将一些他认为是“压箱底”的技艺,用“书院能懂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股融合之风,也吹到了清苑县。韩承并未坐等王知县“商议”的结果,他拿着格物院刚刚整理下发的《地方性物料适应性应用指南(初稿)》,再次拜会了王知县和本地匠作行会的会长。指南中,既强调了核心标准不可动摇,也列出了一些非关键部位,在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本地已验证可靠的替代材料和工艺,并附上了详细的检测方法和认证流程。

“县尊大人,会长,请看。”韩承指着指南中的条款,“并非一刀切。若贵地匠户能打造出符合强度要求的道钉,并通过格物院认可的简易检测,便可列入核准名录,参与供应。甚至,若能有工艺创新,降低成本,格物院还会予以嘉奖。”

王知县和行会会长看着这份比之前灵活许多的指南,脸色缓和了不少。这不再是赤裸裸的夺权,而是留下了一条合作与提升的路径。利益的坚冰,出现了一丝融化的迹象。

然而,并非所有地方都能迎来这般转机。

在更偏远的晋地,负责勘测一条连接煤矿支线的稽查小队,遭遇了比通州更原始、更顽固的抵抗。当地豪强与窑主勾结,视矿山为私产,根本不屑于朝廷的《通则》与利益计算。他们煽动矿工,以“铁路惊扰山神,断龙脉,会引来塌方渗水”的迷信为由,暴力驱逐勘测队,甚至扣押了两名队员。

消息传回京城,林昭震怒,却并未立刻请求杨涟式的雷霆镇压。他意识到,在那些王化不及的角落,单纯的法规和利益诱导,力量有限。

“需要不一样的火种。”林昭对沈云漪说道。他想起书院里正在发生的改变。

几日后,一支特殊的小队从西山格物书院出发,奔赴晋地。带队的是石柱,成员中除了几名护卫,主要是几位在“技艺融合”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学员和一位自愿前往的、精通矿脉勘测的老匠人。他们没有携带太多的勘测仪器,反而带了许多易于演示的矿灯安全改进模型、小型通风装置示意图,以及用浅显图画和方言编写的《铁路运煤利好处》小册子。

他们的任务,不是强行勘测,而是“交流”与“展示”。

到达晋地后,石柱没有直接去找豪强谈判,而是先深入矿工居住的窝棚区。他们演示如何用简单的护罩防止煤灯引燃瓦斯,如何利用废弃坑木搭建更稳固的支撑。那位老匠人则凭着经验,帮矿工们辨认矿脉迹象,避免无效挖掘。起初,矿工们充满戒备,但看到这些京城来的“官家人”真的在解决他们切身的危险和困难,态度渐渐软化。

石柱趁机拿出小册子,用当地土话讲解:“铁路通了,煤块能更快运出去,卖更好的价钱。东家赚多了,说不定能给大伙涨工钱。就算不涨,路上损耗少了,东家成本低了,也不会总想着克扣咱们的救命钱了不是?再说了,这铁路修过来,本身就要用人,挖土、铺路、维护,都是活计……”

他没有空谈大道理,句句围绕着矿工最关心的安全和生计。信任,在这一点一滴的务实帮助和贴近利益的沟通中,慢慢建立。

与此同时,韩承在清苑的成功经验,也通过铁路调度衙门的内部通报,传递到其他正在艰难推进的稽查队手中。灵活的策略,结合地方实际的应用指南,仿佛给了他们一把万能钥匙,虽然不能打开所有的锁,却大大增加了破局的可能。

秋深时节,西山格物书院的第一批学员迎来了结业考核。考核不再是单纯的试卷答题,而是在真实工坊环境下,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设计并制作一个符合标准、又能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铁路小部件。

陈芸所在的小组,选择改进一种货物捆扎装置。她们既运用了力学计算确保强度,又借鉴了老匠人推荐的、一种本地特产的藤蔓材料,使其兼具韧性与成本优势。胡匠头作为评审之一,看着她们的作品,虽然嘴上依旧挑剔了几句“花架子”,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赏。

结业典礼上,沈云漪看着台下这些肤色黝黑、眼神却明亮坚定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他们不再是只知书本的学子,而是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碰撞,懂得尊重传统也敢于拥抱变化的火种。

“今日你们从此地离开,带走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份责任。”沈云漪的声音在秋风中清晰传出,“铁路之兴,非一人一司之功,乃天下人之业。望你们如星火,散于四方,不仅能铺就钢铁轨道,更能点燃人心向新、向实、向公之念。”

学员们肃然聆听,他们知道,前路依旧漫漫,但他们已不再是孤军奋战。他们身后,有书院,有《通则》,有无数正在尝试改变的同路人。

林昭站在书院的高处,望着学员们背负行囊,奔赴各地的身影,对身边的孙幕僚轻声道:“看,这才是真正的星火。它们或许微弱,但它们扎根于土,连接着地气,懂得如何与脚下的土地共生。这样的火,风吹不灭,雨打不熄。”

薪火相传,不在于一时烈焰冲天,而在于无数微光的执着蔓延。帝国的根基,正在这新旧知识的交融与无数微小个体的实践中,悄然发生着虽缓慢却不可逆的蜕变。

喜欢我在明朝修铁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在明朝修铁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限武道求索娶个村官大小姐大明小郎君重生年代不做贤妻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总裁前妻很抢手名柯:毒唯恋爱手册重生之我要冲浪将明开局操作蝙蝠侠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错爱首席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我的美女总裁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爱在东南枝闪婚之谈少的甜妻极品大昏君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
经典收藏重历战争年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女帝穿今不好惹历史的执笔者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九两金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北明不南渡极道战尊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汉厨华夏鼎世海贼之母巢秩序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抗战:龙国无敌军团
最近更新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苏维埃战神:犯我强汉者,远必诛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五世同堂记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大宋茶事案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重生1949海外争霸谋天录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唐状元赘婿金瓶梅那些事
我在明朝修铁路 tintin拂拂 - 我在明朝修铁路txt下载 - 我在明朝修铁路最新章节 - 我在明朝修铁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