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承载着特殊意义的钢笔,以及那本扉页上写着“以笔为剑,披荆前行”的笔记本,被林晓怼珍重地收藏在抽屉最深处,如同一个温暖的秘密,在她疲惫或迷茫时,给予她无声的力量。她开始使用那支钢笔,在崭新的笔记本上记录技术心得、攻关设想,甚至是一些零碎的工作感悟。笔尖划过纸张,流畅而沉甸,仿佛真的能赋予她斩断荆棘的勇气。
青年技术攻关小组的筹备工作,在顾怀远的推动下,悄然启动。厂里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是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了吹风,并由生产技术科下发了非正式的通知,征集各车间有意向、有潜力的青年技术骨干名单。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在有心人中间传开。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分量的信号,意味着厂里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羡慕、嫉妒、观望、摩拳擦掌……各种情绪在年轻工人和技术员中弥漫。
林晓怼的名字,毫无悬念地出现在了钳工车间提交的推荐名单上,而且是牛主任亲自找她谈话后确定的。对此,车间里大部分老师傅都表示支持,毕竟林晓怼的能力和成绩有目共睹。但也有些许不和谐的声音在背地里嘀咕,无非还是资历太浅、年纪太轻、女性身份之类的老调重弹,只是经过马爱红事件后,没人敢再放到明面上说。
林晓怼对此心知肚明,但并不在意。她知道,打破偏见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更硬的实力说话。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车间现有技术难题的梳理和分析中,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能够作为攻关小组首个目标的课题。
这天下午,她正在工位上对照着工艺卡片,研究一批新接的、精度要求极高的精密配件加工难点,周红英神神秘秘地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晓怼,听说没?青年小组的事儿,好像不止咱们车间,好几个车间都推荐了人,竞争不小呢!而且……”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我听说,研究所那边,顾工可能会亲自挂帅指导!”
顾怀远亲自指导?
林晓怼握着游标卡尺的手微微一顿。这并不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以这个小组的试点性质和重要性,由他这样级别和技术水平的人来牵头,再合适不过。但这意味着,如果她加入,未来与他的接触将会更加频繁和正式。想到这里,她心里有些微妙的紧张,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厂里重视是好事。”她稳住心神,继续测量零件,语气尽量平淡。
周红英看着她故作镇定的样子,捂着嘴偷笑,也没再戳破。
下班回到家,气氛比往日更加沉闷。林建国罕见地没有立刻钻进房间,而是坐在堂屋的破旧藤椅上,面前的小方桌上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白开水,他眉头紧锁,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林晓怼打了声招呼,准备去厨房做饭。
“晓怼。”林建国忽然开口叫住了她,声音有些沙哑。
林晓怼停下脚步,回头看他:“爸,有事?”
林建国抬起头,目光有些复杂地在她脸上转了一圈,似乎在斟酌词句,半晌,才语气有些生硬地问道:“厂里……那个什么青年技术小组,你被推荐了?”
消息传得真快。林晓怼点了点头:“嗯,牛主任是跟我提了。”
林建国“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他又沉默了一会儿,才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继续说道:“这是个机会……不过,你也知道,树大招风。你妈……王翠花刚出事,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家。有些事,该争的要争,但也要懂得分寸,别……别太出风头,免得惹麻烦。”
这番话,说得磕磕绊绊,与其说是叮嘱,不如说是一种夹杂着担忧、顾虑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畏缩的劝诫。他似乎在害怕,害怕女儿的成功会引来更多的关注,从而将他这个并不光彩的家庭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林晓怼静静地看着父亲。她能理解他这种“怕事”的心理,毕竟王翠花的事情让他颜面尽失。但她无法认同。畏首畏尾,只会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更加肆无忌惮。
“爸,我知道轻重。”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我认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真正不怕麻烦。该我的机会,我不会因为怕惹麻烦就放弃。”
林建国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直接地反驳,愣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愠怒,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烦躁地挥挥手:“行了行了,你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我也管不了你!随你吧!”
他说完,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头也不回地进了里屋,重重地关上了门。
堂屋里,只剩下林晓怼一个人,以及那杯凉透的白开水散发的冰冷气息。
她站在原地,心里有些发涩。她知道,父亲并非完全不关心她,只是他的关心,永远被包裹在自私、懦弱和对自身利益的算计之下。他们父女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似乎并没有因为她的努力和改变而缩小,反而在某些时刻,变得更加清晰。
这种来自家庭内部的、冰冷的隔阂,比外界的明枪暗箭更让她感到疲惫。
她默默走进厨房,开始生火做饭。橘色的火苗在灶膛里跳跃,映着她沉静的侧脸。她告诉自己,不能停下,更不能后退。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给妹妹撑起一片天,她都必须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几天后,关于青年技术攻关小组的第一次非正式筹备会议,在研究所的一间小会议室召开。参会的人不多,除了顾怀远和生产技术科的刘科长,就是各车间推荐上来的七八个年轻人,有男有女,都是各车间的技术尖子,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和斗志。
林晓怼走进会议室时,明显感觉到几道目光立刻落在了自己身上。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那么友善的打量。她神色坦然,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
顾怀远坐在主位,依旧是那副清隽冷静的模样,简单的白衬衫纤尘不染。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宣布会议开始,首先让大家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自己认为车间里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轮到林晓怼时,她站起身,声音清晰地将自己之前梳理的关于精密配件加工合格率低、以及不同工序间标准化衔接的问题提了出来,并附上了一些初步的数据和自己的简单分析。
她的问题抓得准,分析也有理有据,让在座的不少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顾怀远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沉静,看不出喜怒。
等所有人都发言完毕,顾怀远做了简短的总结,肯定了大家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说道:“技术攻关,关键在于找准方向,集中力量。接下来一周,希望大家能更深入地调研自己提出的问题,收集更详细的数据,并思考可能的解决思路。一周后,我们再次开会,确定小组的第一个正式攻关课题。”
散会后,众人陆续离开。林晓怼收拾好东西,也准备离开。
“林晓怼同志。”顾怀远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林晓怼转过身:“顾工。”
顾怀远走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平淡如常:“你提出的精密配件加工问题,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钳工工序,还与前面的车、铣加工精度和热处理变形控制有关。调研的时候,可以把视野放宽一些。”
他这是在给她指明更深入的方向。林晓怼立刻领会:“是,顾工,我明白了。”
“嗯。”顾怀远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去和刘科长交谈。
林晓怼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里那点因父亲态度而产生的阴郁,似乎又被这专业而精准的指引驱散了些许。她握了握拳,深吸一口气,走出了会议室。
然而,她并不知道,在她离开后,会议室窗外楼下的一棵大树后,一个身影悄然收回了望的目光,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低声对着身旁的人说道:“看,目标很明确,就是她了。先从她最在意的地方入手……比如,那个看似摇摇欲坠的家。”
喜欢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