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的烛火已燃至过半,油芯爆出的火星落在金砖上,转瞬即逝。君臣们的目光死死黏在天幕上,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从“帝国之殇”到六十万中央军集结,每个人都知道,一场足以改写大明命运的决战,即将在天幕上拉开帷幕。朱元璋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反复摩挲,指腹的老茧蹭过雕纹,发出细微的摩擦声,泄露了他内心的焦灼。
天幕白光骤盛,将殿内照得如同白昼。画面瞬间铺展开河北中部的地形图,黑色字迹如惊雷般炸响,带着决战前的凝重:
【建文二年四月,河北中部。经过冬春季的疯狂整补,燕军与中央军的兵力已达巅峰,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这便是载入史册的“白沟河之战”。】
【战前部署,双方各有考量:】
1. 燕军:朱棣深知腹背受敌的风险,在怀来、保定、遵化、永平四地,均留下精干守军(每地约五千人),分别抵御辽东杨文、山西吴杰的明军进攻,确保后方稳固。他亲自率领十万机动兵力南下,目标直指中央军主力——唯有击溃这支重兵集团,才能打破被围的死局。
2. 中央军:朱允炆下死令,让李景隆统帅六十万大军,摆出“合围保定”的态势。中央军主力从真定、河间、德州三路出发,在保定东北部的雄县、容城、定兴一带集结,意图将燕军困死在白沟河与南拒马河之间的平原地带。
【为何决战地点选在保定东北部?皆因这片土地的特殊性:北宋“三易回河”打乱了原有水系,元朝治理黄河失败导致泥沙淤积,此时的海河平原比任何朝代都更为平坦,无山川可依,无险隘可守。双方别无选择,只能在此硬桥硬马,以明刀明枪决一死战。】
【中央军的优势,在战前便已凸显:】
- 兵力四倍碾压:扣除留守各地及后勤部队,一线作战兵力仍有四十万,是燕军机动兵力(十万)的四倍以上。
- 后勤无忧:河北南部及江南地区均在朝廷掌控下,粮草、军械通过运河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无需担忧补给。
- 兵种齐全:集结了骑兵、步兵、火器部队等各类兵种,且每支军团均由洪武朝名将统帅,堪称“全明星阵容”:
- 西北甘凉铁骑:由陈晖、滕聚统帅,麾下混杂汉、元、色目、藏族骑兵,擅长平原奔袭。
- 辽东骑兵主力:由平安、何清统帅,士兵多为女真、蒙古健儿,骑射功夫冠绝大明。
- 西川-松潘-青海军团:由瞿能、徐凯、瞿郁、瞿陶父子四人统帅,麾下士兵熟悉山地与平原作战,且配备大量火器。
- 淮西兵团:由洪武朝老将、武定侯郭英统帅,多为跟随朱元璋开国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军纪严明。
- 御前精锐:豹韬卫与西番铁骑由骠骑将军俞通渊统帅,是建文帝的亲军,装备最精良的铠甲与火器,堪称“中央军王牌”。
“四十万对十万……”徐达倒吸一口凉气,手指在沙盘上的白沟河位置重重一点,“这平坦地形,对中央军太有利了!他们人多,能摆开大阵,燕军兵力少,根本挡不住中央军的冲锋!”
傅友德也皱紧眉头,声音低沉:“更要命的是中央军的将领配置——郭英是开国老将,瞿能父子勇冠三军,平安、陈晖也都是能征善战之辈。这么多名将凑在一起,燕王殿下要对付的,是半个建文朝的精锐啊!”
朱元璋听到“爷爷的坟墓也不要了”,脸色瞬间铁青。他猛地一拍御案,龙涎香制成的熏炉晃了晃,差点摔在地上:“允炆这逆孙!为了杀棣儿,连咱的皇陵守卫军都调走了,现在还要把大明的精锐都搭进去!他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爷爷?还有没有大明的江山?”
马皇后连忙上前扶住他,小声劝:“重八,先别气。天幕还没播决战结果,说不定棣儿能再创奇迹。”
“奇迹?”朱元璋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绝望,“四十万对十万,还是在平坦地形上硬拼,哪来的奇迹?棣儿这次,怕是真的要栽了!”
朱棣站在武将班首,看着天幕上中央军的部署,手心已沁出冷汗。他知道,白沟河之战,比郑村坝之战凶险百倍——郑村坝还有营垒可依托,可这里只有平坦的平原,只能靠士兵的血肉之躯硬扛。他悄悄握紧腰间的佩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绝不能被朱允炆活捉。
殿内的文臣们早已没了往日的从容。李善长扶着殿柱,脸色苍白如纸,嘴里喃喃道:“四十万大军……要是输了,大明的精锐就没了一半。到时候蒙古人再来犯,谁来抵挡?”
刘伯温也收起了羽扇,眼神凝重:“陛下,此战无论胜负,大明都会元气大伤。燕军赢了,内战会继续;中央军赢了,精锐尽失,北疆防线堪忧。这‘帝国之殇’,怕是躲不过了。”
宋濂站在一旁,声音带着颤抖:“允炆殿下仁厚,不能这么打了啊,下令停战吧,或许还能挽回一些损失。再这么打下去,大明的根基都会被掏空啊!”
朱标听到“允炆殿下仁厚”,心里却没有半分喜悦。他看着天幕上中央军的“全明星阵容”,心里满是期待——四十万大军,足以剿灭朱棣。只要朱棣一死,他儿子的储位就稳了,对他而言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干死朱棣,至于大明的元气,那是以后的事。
武将们的心情则更为复杂。蓝玉看着天幕上的瞿能父子,忍不住赞叹:“瞿能这父子三人,真是勇将!当年打蒙古,就敢率部先登,现在对付燕军,怕是燕王殿下的麻烦了!”
冯胜却摇了摇头,语气沉重:“瞿能是厉害,可燕王殿下也不是软柿子。郑村坝之战,他八万打二十万都赢了,这次说不定还有办法。只是……不管谁赢,咱们大明的老将,怕是要折损不少了。”
徐达听到“折损老将”,心里一痛。郭英、耿炳文、俞通渊……这些都是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现在却要在战场上自相残杀。他闭上眼睛,不敢再想——若是将来真的到了那一步,他这个“开国第一功臣”,该如何自处?
天幕的画面突然切换,白沟河的晨雾中,两队骑兵正缓缓逼近。黑色字迹的节奏加快,如同战场上急促的马蹄声:
【白沟河之战,分为两天。第一天为试探性前哨战,双方虽未投入主力,却已打得惊心动魄。】
【决战首日清晨,雾气尚未散尽,白沟河南岸已列满军队。中央军与燕军的阵列,几乎跨越了雄县、容城、定兴三个县的地域,旌旗遮天蔽日,甲胄反射的寒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按照惯例,首战先由骑兵前锋接触,试探对方虚实。燕军的前锋游骑中,赫然有朱棣的身影——他依旧保持着身先士卒的习惯,亲自率领三百精锐骑兵,朝着中央军阵地靠近,佯装侦查。】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中央军阵中传来——正是平安、何清率领的辽东铁骑。平安勒住马,看着远处的燕军游骑,对身边的何清道:“燕军骑兵不多,不如咱们率部追击,先斩了朱棣的前锋,给大军涨涨士气!”】
【何清本就急于立功,听到平安的话,立刻请命:“末将愿往!定要生擒朱棣的前锋,拿下首功!”】
【平安点头,让何清率领五千辽东铁骑追击,自己则率领主力在后接应。何清率军疾驰,眼看就要追上燕军游骑,却见燕军突然调转马头,朝着白沟河支流的方向跑去——那里地势低洼,长满了芦苇,正是朱棣预设的伏击圈。】
【“想跑?没那么容易!”何清冷笑一声,率部追进芦苇荡。可刚进去没多久,两侧突然响起号角声——朱棣率领的三百骑兵,竟分成两队,从芦苇荡两侧杀出,截断了何清的退路!】
【“不好!是埋伏!”何清脸色骤变,想要下令撤退,可燕军骑兵已杀到近前。朱棣手持长枪,一马当先,挑飞两名辽东骑兵,大喊着:“何清!速速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何清还想抵抗,可辽东铁骑在芦苇荡中无法展开阵型,只能各自为战。燕军骑兵则熟悉地形,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不到半个时辰,五千辽东铁骑便溃不成军,何清被朱棣的亲兵生擒,押到朱棣面前。】
【“朱棣!你敢擒我?陛下绝对不会放过你的!”何清挣扎着怒吼。】
【朱棣冷笑一声,下令:“可惜那一天你永远也看不到,将他绑起来,押回大营!”】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平安率领辽东铁骑主力赶到了!平安看到何清被擒,怒不可遏,下令:“全军冲锋!救出何清,斩杀朱棣!”】
【辽东铁骑主力如潮水般涌来,朱棣不敢恋战,一边指挥士兵撤退,一边重整队列,让骑兵结成圆阵,抵挡辽东铁骑的冲击。双方在芦苇荡外展开激战,长枪刺中铠甲的脆响、士兵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响彻白沟河两岸。】
【战至下午,燕军的预备队(约两万骑兵)已整备完毕,准备按照郑村坝之战的战术,从侧翼实施大纵深迂回,包抄平安的辽东铁骑。可就在预备队即将出发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侧面传来——瞿能父子率领的西川-松潘-青海军团,竟提前赶到了战场!】
【瞿能一马当先,身后跟着瞿郁、瞿陶两个儿子,三人都穿着厚重的铠甲,手持大刀。瞿能大喊着:“朱棣!拿命来!”下令麾下士兵用火器密集射击。】
【“砰砰砰”的火器声响起,燕军预备队瞬间倒下一片。瞿能趁机率领骑兵冲锋,杀入燕军队列。瞿能父子三人勇冠三军,大刀挥舞间,燕军士兵纷纷落马,斩首无数。燕军预备队本就准备迂回,毫无防备之下,被打得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朱棣看到预备队被重创,脸色骤变——这是他计划之外的变数。他知道,再打下去,燕军会损失更大。于是下令:“鸣金收兵!”】
【平安和瞿能见燕军撤退,也没有追击——他们深知朱棣的狡诈,怕有埋伏。黄昏时分,双方各自撤回大营,准备次日再战。】
【首日之战,双方各有胜负:燕军生擒都指挥何清,歼灭辽东铁骑前锋五千人;中央军则重创燕军预备队,遏制了燕军的迂回计划。白沟河的河水,已被鲜血染红,漂浮着士兵的尸体和战马的残骸,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夜间,朱棣没有休息。他带着几名亲兵,趁着夜色,再次勘察白沟河的河流走向和地形,尤其是白天设伏的芦苇荡和瞿能突袭的侧翼路线。他知道,次日的决战,才是真正的生死存亡之际。勘察完毕后,朱棣才撤回大营,召集将领们商议次日的战术。】
“诱敌深入!断其后路!一口吞下”蓝玉忍不住拍了拍手,随即又皱起眉头,“可惜啊!瞿能父子来得太快,不然殿下的预备队肯定能包抄平安的辽东铁骑,首日就能大胜!”
傅友德也点头:“瞿能这父子三人,真是不要命!火器射击后还敢率部冲锋,换成一般的将领,根本做不到。燕王殿下遇到这样的对手,怕是麻烦了。”
徐达看着天幕上染红的白沟河,心里满是沉重:“首日就伤亡这么大,次日的决战,怕是要尸横遍野了。四十万对十万,老四就算有再好的战术,也很难抵挡中央军的人海战术。”
朱元璋听到“生擒何清”,眼神里闪过一丝欣慰,可随即又被“预备队重创”的消息浇灭。他叹了口气,道:“棣儿还是太急了。要是不急于迂回,也不会被瞿能偷袭。次日的决战,他要是再出错,就真的没机会了。”
朱棣站在一旁,脸色凝重。他知道,首日的失误,已经让燕军陷入了被动。瞿能父子的勇猛,超出了他的预料。次日的决战,他必须调整战术,否则真的会栽在白沟河。
朱标则看得心花怒放——瞿能父子重创燕军预备队,这是个好消息。只要次日中央军再加把劲,定能剿灭朱棣。他悄悄看向朱元璋,希望父皇能看出朱棣的“无能”,彻底放弃对朱棣的幻想。
殿内的气氛,比之前更加紧张。每个人都知道,次日的决战,将是白沟河之战的关键。是朱棣调整战术,再创奇迹,还是中央军趁胜追击,剿灭燕军?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天幕的下一次播放,期待着这场“千年一遇”的决战结果。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