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首页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北宋小厨师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逐鹿从战国开始带着系统混大唐寒门天婿:穿越后我是女帝克星北明不南渡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天唐锦绣贞观悍婿天唐锦绣房俊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3章 气吞日月,江河倒流(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武十四年十月十七入夜,应天府的夜空被一轮弦月照亮,奉天殿外的广场却未因夜色降临而冷清。白日天幕披露的淝河战果与宿州合兵局势仍在百官百姓口中热议,而晚间续播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城,连寻常巷陌的酒肆茶馆里,都挤满了等待天幕开播的百姓——所有人都想知道,何福与朱棣这两位洪武名将的首次正面交锋,究竟会鹿死谁手。

东宫文华殿内,烛火摇曳。朱棣身着常服,正与徐妙云、朱能、张辅围坐在舆图旁。舆图上,宿州至灵璧的路线被红笔圈出,齐眉山、灵璧城等地名旁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何福此人,最擅长依托地形布防,”朱棣指尖落在齐眉山的位置,语气凝重,“白日他能快速合兵宿州,可见其调度能力绝非盛庸可比。一定要仔细看他的布阵之法,此人的用兵之能,真的不一般。”

陈亨抱拳道:“殿下放心!末将已命斥候密切关注天幕动向,若有战术细节,定能第一时间总结上报,为日后战事做准备。”自从天幕播报以来,他就被朱元璋调入燕王麾下,朝野皆知这位未来的松亭关副将是燕王的嫡系心腹,多少人羡慕嫉妒这个从龙功臣

徐妙云端来刚温好的茶水,分给众人,轻声道:“夫君也不必太过紧绷。天幕既能澄清‘偷袭南京’的谣言,想必也会还原齐眉山之战的真相——之前那些关于我弟弟允恭的传言,总觉得有几分不实。”

朱棣接过茶杯,指尖微顿:“夫人所言有理。”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一阵骚动,随即是内侍恭敬的通报声:“殿下,天幕开播了!”

众人立刻起身,朝着天幕方向望去。夜空之中,白光渐起,齐眉山的烽火与灵璧的壁垒,缓缓在众人眼前铺展。

【天幕白光亮起,首先浮现的是宿州城外的中央军大营。夜色深沉,营内灯火稀疏,偶尔有巡逻士兵的身影闪过,脚步却比往日沉重许多。镜头拉近,可见几名中央军士兵正蹲在营寨角落,偷偷挖掘野菜,放进嘴里咀嚼,脸上满是疲惫与饥饿。】

【旁白沉稳的声音响起:“宿州合兵后,中央军两大兵团兵力虽盛,粮草却日渐匮乏。连续行军与作战耗尽了自带的粮食储备,宿州城内无战略囤积,宿迁方向的漕粮又被燕军牵制,士兵们只能靠挖掘野菜充饥,面有菜色,士气渐颓。”】

【画面切换,燕军大营内。朱棣正站在舆图前,身边围拢着朱能、李远、谭清等将领。一名斥候骑兵单膝跪地,拱手禀报:“殿下,探得中央军粮草已尽,士兵多有饿肚者,每日仅能以野菜果腹!”】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猛地一拍舆图:“好!时机已到!绝不能让何福得到补给!传我命令——留一千士兵驻守大营,继续搭建浮桥,摆出即将渡河南下的假象;全军主力今夜三更出发,连夜向东运动,在下游浅滩武装渡河,绕至中央军大营正南方向,伺机突袭!”】

【“遵令!”将领们齐声领命,转身快步离去。营内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轻装简行,战马的马蹄被裹上麻布,兵器与盔甲都用布包裹,避免发出声响。三更时分,燕军主力悄悄出营,如一条黑色的长龙,朝着下游方向疾驰而去。】

【画面跟随燕军主力,展现夜间行军的场景:士兵们踩着月光下的官道,步伐整齐,呼吸匀净,虽疾行却无半分嘈杂;抵达下游浅滩后,先锋部队率先涉水试探,确认水深仅及马腹,便立刻回报朱棣。朱棣一声令下,燕军骑兵率先渡河,马蹄溅起的水花在月光下泛着银辉;步兵随后跟进,手中的长枪与盾牌始终保持戒备姿态。】

【旁白继续说道:“燕军连夜行军十余里,成功在下游浅滩渡河,朝着中央军大营正南方向隐蔽前进。朱棣本想借夜色与绕行之势,打何福一个措手不及,却未料到,何福早已预判到他的战略意图。”】

【镜头转向中央军斥候——几名身着便装的斥候正潜伏在燕军行军路线旁的山林中,见燕军主力经过,立刻悄悄退去,朝着中央军大营疾驰回报。】

看到燕军连夜渡河、伺机突袭的部署,奉天殿内的武将们反应不一。以徐达为首的新太子党朗声赞道:“殿下,不愧是最像陛下的皇子,这招‘声东击西’用得妙!留千人虚张声势,主力连夜绕行渡河,既隐蔽了行踪,又能打何福一个不备——这份果决与谋略,不愧是大明的北国柱石!”

傅友德也附和道:“是啊!中央军粮草已尽,正是最虚弱的时候,太子殿下抓住这个时机突袭,定能重创敌军。若换做旁人,怕是会等到敌军补给抵达,再行决战,那样胜算可就小多了。”

李文忠却皱着眉头,目光紧盯着天幕上中央军斥候的身影,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可何福也不是吃素的!他竟能预判殿下的动向,提前派斥候监视,可见其老谋深算。这突袭怕是难以成功了。”

王弼闻言,脸色也沉了下来:“曹国公说得对。何福从军到建文年间,南征北战至少三十年,能平定麓川的家伙绝不会有那么简单。殿下想靠绕行打他措手不及,怕是没那么容易。接下来的正面交锋,才是真正的硬仗。”

文臣队列中,李善长看着天幕上中央军士兵挖野菜的场景,对着身边的宋濂叹道:“粮草乃军队之本,何福就算谋略再高,没有粮草支撑,也难挽败局。老夫当年辅佐陛下,鄱阳湖之战,正是断了陈友谅的粮草,才能取胜啊”

宋濂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咱们一直以为重文轻武以文御武才是正道,对军务之事不甚上心。可现在看来朝中文官多不懂粮草调度,只知催促军队作战,这般指挥,如何能赢得战争?反观太子殿下,不仅善谋略,更懂后勤之重,燕军能以战养战有充足粮草,便是最好的证明。”

吴伯宗则看着天幕上燕军渡河的画面,轻声道:“太子殿下治军严明,夜间行军竟能做到鸦雀无声,可见其军队的纪律性远超中央军。这般强军,就算突袭不成,正面交锋也胜算颇大。”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锐利地盯着天幕,心中对朱棣的赞许又多了几分,心里的忌惮又多了一分。他对着身边的马皇后低声道:“棣儿不仅懂战术,更懂把握时机。粮草耗尽是敌军最大的弱点,他能第一时间抓住,可见其洞察力远超常人。何福这小子或许能能预判燕军动向,却无粮草支撑,怕是难敌棣儿。”

马皇后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是啊!棣儿这孩子,自小就懂审时度势,如今更是越发成熟。今日就算突袭不成,也能摸清何福的底细,为后续决战做准备。”

【天幕画面一转,晨曦微露时分,齐眉山脚下。燕军主力已绕至中央军大营正南方向,正准备发起突袭,却见中央军大营方向突然鼓声大作——何福已率全军南下,在齐眉山脚下摆开阵势。】

【画面中,中央军士兵列成密集的方阵,前排是手持盾牌与长枪的步兵,后排是弓箭兵与火铳兵,骑兵则分列两侧,形成一个攻防兼备的阵型。何福立马阵前,手持长枪,高声喝道:“燕军已至,将士们随我迎敌!”】

【朱棣见状,眉头微皱——突袭的突然性已失,只能正面迎战。他勒住战马,对着身边的将领下令:“传令下去,列阵迎敌!骑兵分列两侧,步兵居中,先以弓箭试探敌军虚实!”】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燕军也快速列阵。双方在齐眉山脚下展开激战:弓箭如雨点般飞向对方阵营,火铳声与长枪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骑兵们相互冲锋,马刀挥舞间,鲜血飞溅。】

【旁白的声音响起:“后世流传‘徐辉祖齐眉山大胜燕王’的说法,实为不实谣言。根据《明实录》《奉天靖难记》等权威史料记载,齐眉山之战时,徐辉祖正驻守南京,并未抵达战场——南京与齐眉山直线距离超过四百里,实际行军路程逾五百里,若徐辉祖真能参战,再在半日之战后即刻返回南京,需日行千里,远超古代行军极限,已属玄幻范畴。”】

【画面中浮现出《明史·徐辉祖传》与《明鉴纲目》中关于“徐辉祖齐眉山大胜”的记载原文,随后用红色批注逐一反驳:“所谓‘燕军惨败,燕王大惧’,实为文人臆想——此战燕军无任何有名有姓的将领阵亡,仅伤亡数百人,与中央军伤亡人数相当,实为平手;所谓‘徐辉祖斩杀燕将李斌’,更是无稽之谈——燕军根本无名为‘李斌’的大将,后世虽补注‘李斌为千户’,但千户阵亡在靖难之战中极为常见,中央军已被燕军斩杀或俘虏上千名千户,根本算不上‘大捷’;所谓‘建文帝闻讯召回徐辉祖’,更是荒谬——半日之战结束后,消息需数日才能传至南京,再召回徐辉祖,至少需十日路程,绝无‘即刻返回’之理。”】

【“齐眉山之战最终以平手告终,”旁白继续说道,“何福深知中央军粮草已尽,无法久战,便借着清晨起雾的时机,下令全军拔营,向灵璧方向逃亡。”】

【画面中,浓雾渐起,笼罩整个战场。中央军士兵趁着浓雾,悄悄收拾行囊,快速向灵璧方向撤退,只留下少数士兵断后。燕军因浓雾太大,视线受阻,未能及时察觉中央军的动向,直到上午雾气散去,才发现中央军已撤离。】

【朱棣见状,立刻下令追击:“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启程,向灵璧方向追击!绝不能让何福逃脱!”】

【燕军士兵立刻上马,朝着灵璧方向疾驰而去。画面中,中央军虽借着浓雾领先出发,却因士兵饥饿疲惫,行军速度缓慢,仅走了十几里地,便被燕军追上。】

得知“徐辉祖齐眉山大胜”是不实谣言,奉天殿内的百官都露出了惊讶与愤怒的神色。蓝玉忍不住高声骂道:“这些文人,真是满口胡言!四百里路程,半日往返,这是把咱们当傻子耍吗?千户阵亡也算大捷,那咱们当年打蒙古,斩杀的千户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岂不是天天都在大捷?”

徐达也脸色铁青,语气中带着几分怒火:“史书本该记录真实历史,却被这些文人篡改,误导后世,实在可恨!若非天幕披露真相,怕是后世之人都会相信‘允恭那小子齐眉山大胜’的谣言,误以为建文朝廷还有胜算。”

傅友德则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文人向来重立场轻史实,徐允恭是建文那边的人又是殿下的大舅子,这样做既能恶心殿下又能抹黑魏国公和殿下,允恭是魏国公之后,文人自然会为他粉饰功绩。可这般篡改历史,不仅是对燕军将士的不公,更是对三军将士的侮辱。”

文臣队列中,李善长看着天幕上的史料批注,脸色通红——他身为文臣之首,竟也被这些不实记载给气到了,实在羞愧。他对着身边的宋濂低声道:“日后修订史书,定要以天幕披露的史实为准,将这些不实记载全部删除,还历史一个真相。若再让这些谣言流传,不仅会误导后人,更会损害大明的声誉。”

宋濂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愧疚:“李大人说得对。咱们这些文臣,本该尊重史实,却因立场问题,对不实记载视而不见,实在有负史官之责。今日天幕给咱们上了一课——历史容不得半点虚假,日后定要严谨治学,绝不再犯此类错误。”

陈迪也附和道:“是啊!建文朝廷本就因昏聩无能而失天下,文人却为了维护建文的颜面,篡改战争史实,实在可笑。这般自欺欺人,如何能让天下人信服?”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天幕上的史料反驳,眼中满是怒火。他对着身边的马皇后低声道:“这些文人,真是胆大包天!竟敢篡改史书,误导后人!日后定要整顿史馆,将这些不实记载全部销毁,让真实历史流传后世。”

马皇后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是啊!史书是后世治国的借鉴,若记载不实,定会误导后世君主。今日天幕披露真相,也算是及时止损,避免更多人被谣言蒙蔽。”

【天幕画面切换,灵璧城外。中央军主力已退至此处,何福正指挥士兵快速构筑防御工事:士兵们用头盔装满泥土,挖掘半身壕沟;火铳兵与弓箭兵跳入壕沟,做好射击准备;披甲长枪兵则在壕沟后方列阵,形成第二道防线;剩余的边军骑兵环绕两侧,警惕地盯着燕军追击的方向。】

【画面中,中央军士兵虽面带饥饿与疲惫,却依旧咬牙坚持——有的士兵双手磨出了血泡,仍在不停挖掘壕沟;有的士兵因饥饿头晕,靠在壕沟旁休息片刻,便立刻起身继续干活。何福骑马巡视阵地,看着士兵们的模样,眼中满是心疼,却依旧高声鼓励:“将士们,坚持住!只要守住此处,待漕粮抵达,咱们便能反败为胜!”】

【旁白的声音响起:“中央军在何福的指挥下,仅用一个时辰便构筑起严谨的防御工事——半身壕沟深约五尺,宽约三尺,足以抵御骑兵冲锋;壕沟后方的长枪阵密集排列,可阻挡步兵突破;两侧的骑兵则能及时支援各个方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在粮食高度配给、士兵饥饿疲惫的情况下,仍能有如此高的组织度与意志力,足以称得上是古代军队中的‘顶级铁军’。”】

【燕军主力随后赶到,见中央军已构筑好防御工事,朱棣便下令停止追击,在中央军阵地旁安营扎寨。画面中,燕军士兵搭建的营区与中央军截然不同——没有挖掘永备工事,仅用简易的木质拒马、运粮车与长柄武器构筑外围防线,营内空间宽敞,士兵们可以随意休息。】

【旁白继续说道:“燕军粮草充足,无需像中央军那般困守。朱棣深知‘保存体力’的重要性,不要求士兵构筑永备工事,仅以简易防线防备偷袭,让士兵们能充分休息,恢复体力。每日傍晚,朱棣还会亲自带领斥候,对灵璧周边地形进行补充侦察,寻找中央军防御的薄弱点。”】

【画面展现接下来几日的局势:中央军在何福的指挥下,每天向灵璧东北方向缓慢推进一小段距离,每推进一步,便用泥土筑垒,防备燕军骑兵侧击;燕军则紧紧跟随,贴着中央军主力安营,双方形成高强度的纠缠状态——既不主动进攻,也不脱离接触,彼此用意志力与体力硬撑。】

【旁白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此时的建文朝廷,已无任何援军可派——但凡训练成型的士兵,早已在之前的战事中派往德州兵团与真定兵团;中央军只能靠着自身的意志力,在饥饿与疲惫中坚守;而燕军则粮草充足,士兵体力充沛,只需等待中央军彻底崩溃的时机。”】

【画面最后,双方在灵璧东北方向形成对峙,中央军的土垒与燕军的简易营区相互交错,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天幕右下角出现一行小字:“下期预告:宿州 - 灵璧大会战 下 翼盖三界,燕飞九天!”】

【今日天幕播放到此结束。】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女配是重生的宿主她甜入心扉名柯:毒唯恋爱手册神秘复苏之诡闻记最仙遊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午后香茶新书征天战途我的竹马是男配将明诸天武道强人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丹崖仙途女施主请留步神医废材妃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大明小郎君爱在东南枝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
经典收藏汉末大混子华夏鼎世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重历战争年代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秦时之血衣侯传奇穿越之边疆崛起来自深海的他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大乾:帝国独裁者大明极品皇孙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北洋钢铁军魂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抗战之重生周卫国铁甲轰鸣内
最近更新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再造山河三十年猎秦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大宋茶事案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我当皇帝那些事儿梦主:从拾荒开始外卖侠闯大周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