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画面聚焦灵璧与泗州之间的官道。中央军迎粮大军在燕军的骑射骚扰下,行军速度越来越慢,士兵们疲惫不堪,阵型也逐渐松散。平安、吴杰、陈晖三人骑马走在队伍中间,脸色越来越凝重——他们深知,再这样下去,不等返回灵璧,军队便会溃散。】
【“加快速度!”平安高声下令,“尽快返回灵璧,脱离燕军的骚扰!”中央军士兵闻言,咬牙加快步伐,朝着灵璧方向推进。】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朱棣率领燕军主力如双龙出水,从官道两侧的山林中冲出,左右翼的骑兵反复快速掠阵攒射,箭矢如雨点般落在中央军的阵型中。朱棣亲自率领亲卫,手持皮牌,冲入中央军的步兵阵列,与中央军士兵展开肉搏。】
【“保护辎重!”吴杰高声喊道。中央军士兵立刻围拢过来,用身体挡住粮车,与燕军展开血腥厮杀。刀光剑影中,鲜血飞溅,士兵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画面中,一名燕军士兵手持马刀,连续斩杀三名中央军士兵,却被身后的中央军士兵用长枪刺穿胸膛;一名中央军士兵死死抱住燕军士兵的腰,一同滚下战马,在地上扭打起来,最终双双殒命。双方士兵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每一刀都朝着对方的要害砍去。】
【就在战局僵持的关键时刻,北面的一处坡地后面,一群披挂重甲的燕军下马战士突然冲出,密集的攻击矛头狠狠嵌入中央军的运粮行军队列之中。他们手持长刀,如猛虎下山般,朝着保护辎重的中央军步兵阵列冲去,展开血腥肉搏。】
【“杀!”燕军下马战士高声呐喊,长刀挥舞间,中央军士兵纷纷落马。一小队燕军战士突破中央军的步兵阵线,穿透到阵型内部,朝着粮车冲去。中央军士兵见状,纷纷围拢过来,想要阻挡燕军,却已为时已晚——燕军战士砍断粮车的绳索,粮车翻倒在地,粮食散落一地。】
【中央军的运粮行军阵列瞬间停滞下来。平安、吴杰、陈晖三人见状,脸色惨白——他们知道,阵型一旦停滞,便会成为燕军的活靶子。】
【与此同时,灵璧大营东大门方向传来一阵鼓声——朱能、李彬率领的一万燕军士兵,正与大营内的留守部队展开激战。何福亲自率领重甲步兵,发动万岁冲锋,朝着燕军的阵列冲去。“杀!”重甲步兵高声呐喊,步伐整齐,如同一堵移动的墙,朝着燕军压去。】
【朱能、李彬率领的燕军士兵虽奋力抵抗,却难以抵挡重甲步兵的冲锋,阵列逐渐被击穿。何福见状,高声下令:“乘胜追击!支援迎粮大军!”留守部队的士兵士气大振,朝着燕军发起猛攻。】
【平安、吴杰、陈晖在远处看到这一幕,士气大振,高声喊道:“将士们!何将军率军支援咱们了!杀回去,救出辎重!”中央军士兵闻言,仿佛注入了新的力量,朝着燕军发起反击,想要反杀冲入阵型的燕军步战士卒。】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南面的密林之中突然传来一阵雷霆般的呐喊——朱高煦率领精锐骑兵冲出,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中央军的运粮大阵冲去。张武、邱福等将领紧随其后,马刀挥舞间,中央军的骑兵纷纷落马。】
【“挡我者死!”朱高煦高声怒吼,手持长枪,连续刺穿三名中央军士兵的胸膛,硬生生在中央军的阵型中撕开一道口子。他率领精锐骑兵,如一把尖刀,将中央军的运粮大阵直接腰斩击穿,与朱棣率领的亲卫汇合,一同面对何福、平安的主力。】
【中央军的运粮大阵被腰斩后,后半段的步兵、民夫、辅兵被燕军隔断,与前半段的主力失去联系。他们看着散落一地的粮食,又看着如狼似虎的燕军士兵,失去了战斗意志,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不要投降!继续抵抗!”平安高声喊道,却无人响应。中央军士兵们早已饥饿疲惫,如今阵型被破,辎重散落,再也无心抵抗。】
【何福、盛庸、平安、吴杰、陈晖等人见状,脸色惨白——他们知道,中央军已彻底溃败,再抵抗下去也无济于事。他们本想合兵一处,杀回去救出大部分辎重,却被朱高煦率领的精锐骑兵死死缠住。朱高煦手持长枪,如万夫不当之勇,仅率领少量重骑兵,便迟滞了何福等人的行动,并从侧翼对中央军主力进行了深远纵深迂回,再次发动了朱棣的王牌特技——分割包围。】
【中央军主力终于到达了极限。士兵们看着近在咫尺的大批粮草、器械、盔甲、战马,却再也无力争夺。撤退途中,已很难见到之前几次战役中,那些率领本部兵马自杀式殿后的英勇行为——士兵们早已失去斗志,只想尽快逃离战场。】
【直到灵璧大营的留守部队突破朱能、李彬的阻拦,赶来反冲掩护,何福、盛庸、平安、吴杰、陈晖等人才得以率领残部,朝着灵璧大营逃去。】
【画面切换,朱棣率领众将抵近侦察灵璧大营。众人惊讶地发现,大营的主要门口全都用土石严密封堵住了。朱棣笑着问身边的将领:“你们猜一猜,何福这打的是什么算盘?”】
【有将领回答:“殿下,中央军已没有作战决心,堵塞营门,反而是打算逃跑!”】
【朱棣点了点头,语气笃定:“说得对,灵璧大营这种大力堵塞营门的做法正是欲盖弥彰,真实目的实为突围逃跑。何福此人,倒是还有几分急智,可惜啊,他麾下的士兵早已没了突围的力气。”
【旁白的声音响起:“何福堵塞营门,看似是要坚守,实则是想掩盖突围的意图——他深知,灵璧大营已无法坚守,唯有突围才有一线生机。可他不知道,朱允炆在方圆千里之内,已不可能再集结起第二支可以和燕军正面对抗的野战机动兵团——之前沛县颜珀训练的五千精兵,早已被抽调到德州兵团补充兵力,如今中央军的精锐,已在灵璧决战中损失殆尽。”】
【画面中,灵璧大营的侧门悄悄打开,一队队中央军士兵从侧门逃出,却被早已埋伏在附近的燕军斥候发现。斥候立刻回报朱棣,朱棣下令:“不必追击,让他们逃。如今中央军已是惊弓之鸟,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旁白继续说道:“灵璧决战,燕军成功歼灭了三倍于己的中央军重兵集团——斩杀中央军士兵两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人,缴获粮草五万余石、战马三千余匹、盔甲兵器无数。朱棣在整个会战期间,继续展示出了其历史罕见的心理战技巧与运动战能力:先是以轻骑兵骚扰疲惫敌军,再以主力正面牵制,最后派朱高煦迂回侧击,一步步将中央军逼入绝境,最终完成了这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战术机动。”】
【画面切换,燕军大营内。士兵们正在清点战利品,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朱棣坐在营帐中,与朱能、李彬、朱高煦等将领商议后续部署。“灵璧之战已胜,”朱棣指着舆图上的泗州,“接下来,我军主力东进泗州,夺取泗州的粮草与船只,为南渡淮河做准备。”】
【众将领齐声领命:“遵令!”】
【次日清晨,燕军主力朝着泗州进发。泗州守将景晟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浩浩荡荡的燕军,脸色惨白——他深知,灵璧决战后,中央军已无力抵抗,若坚守泗州,只会落得城破人亡的下场。“开城门,投降!”景晟高声下令。泗州城门缓缓打开,景晟率领文武官员出城投降,燕军顺利进入泗州。】
【燕军在泗州进行休整:士兵们得到充足的粮草补给,开始修复盔甲兵器;朱棣则派人安抚泗州百姓,免除泗州当年的赋税,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同时,朱棣还派人前往东南方向不远的明祖陵,拜祭朱元璋的祖先——明祖陵是朱元璋为祭奠其祖先修建的陵寝,朱棣此举,既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也是向天下人宣示自己的正统地位。】
【画面中,燕军使者带着祭品,恭敬地来到明祖陵,按照礼制进行拜祭。当地的乡绅耆老得知后,纷纷前往泗州拜见朱棣,表达对燕军的支持。朱棣与乡绅耆老们会面,承诺将保护百姓的财产与安全,为进一步南征江东创造了一个较为稳固的后勤基地。】
【与此同时,盛庸率领中央军残部逃到淮河岸边。他看着身后的几万残兵,脸上满是绝望——灵璧决战的惨败,让中央军失去了最后的精锐。好在淮河水防水师及时赶来接济,盛庸才得以率领残兵在淮河南岸盱眙县前方扎营。淮河水师主力在淮河以南列阵,千艘战舰一字排开,与燕军隔河对峙,想要阻挡燕军南渡淮河。】
【画面切换,朱棣处理完泗州的事务后,率领燕军来到淮河北岸。他站在岸边,看着南岸的淮河水师,眉头微皱——燕军只有泗州辖区的一些小型战船,以及就近征集的民船,无论是数量还是吨位,都无法与淮河水防水师主力相抗衡。“看来,硬渡是行不通了。”朱棣轻声说道,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身边的朱能问道:“殿下,那咱们该如何应对?淮河水师不除,我军难以南渡淮河。”】
【朱棣微微一笑,指着舆图上淮河上游的一处渡口:“淮河水师虽强,却集中在盱眙附近,上游的渡口防守薄弱。咱们可以派一支精锐骑兵,从上游渡口偷渡淮河,绕到淮河水师的后方,发动突袭;同时,正面用小型战船牵制淮河水师的注意力,前后夹击,定能击溃淮河水师。”】
【众将领闻言,纷纷点头称赞:“殿下妙计!”】
【朱棣看着南岸的淮河水师,语气坚定:“传我命令,朱高煦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连夜前往淮河上游渡口,准备偷渡;朱能率领小型战船,在正面牵制淮河水师;明日清晨,同时发动进攻,务必击溃淮河水师,为南渡淮河扫清障碍!”】
【“遵令!”众将领躬身领命,转身去执行命令。】
【天幕画面最后定格在淮河两岸的对峙场景:北岸,燕军士兵正在紧张地准备作战;南岸,淮河水师的战舰整齐排列,严阵以待。天幕右下角出现一行小字:“下期预告:淮河破阵渡天堑,金陵城下定乾坤!”】
【今日天幕播放到此结束。】
灵璧决战的画面落幕,奉天殿内爆发出一阵压抑已久的欢呼声——文武百官纷纷面露喜色,相互拱手道贺,连朱元璋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徐达激动地难以抑制,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胜了!终于胜了!老四以七万兵力,歼灭四倍于己的中央军,这份战绩,足以载入史册!”
傅友德也点头附和,语气中满是赞叹:“灵璧决战的战术部署,真是精妙绝伦!骚扰、牵制、迂回、夹击,一步步将中央军逼入绝境,这般军事才能,古今罕见!”
蓝玉也不得不承认燕军的胜利:“哼,算他运气好。不过,击溃淮河水师的计策倒是不错,若能顺利南渡淮河,金陵城便近在眼前了。”
文臣队列中,李善长看着天幕上朱棣拜祭明祖陵、安抚乡绅的画面,对着身边的宋濂叹道:“殿下不仅有军事才能,更懂民心向背。拜祭明祖陵宣示正统,安抚乡绅稳固后勤,这般举措,定能赢得天下百姓的拥戴,为南征奠定基础,这般手段真是像极了陛下。”
宋濂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是啊!灵璧决战后,建文朝廷已无力回天。殿下南渡淮河后,定能一举攻克金陵,平定靖难之乱,让天下重归太平。”
陈迪则看着天幕上淮河对峙的场景,轻声道:“淮河水师虽有千艘战舰,却难抵燕军的前后夹击。朱高煦将军率领精锐骑兵偷渡上游,朱能将军正面牵制,定能击溃淮河水师,为南渡淮河扫清障碍。”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天幕上朱棣的部署,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他对着身边的马皇后低声道:“棣儿这孩子,真是没让咱失望。灵璧决战大胜,南征部署周密,看来,大明的江山,终究还是要交到他的手上。”
马皇后握住朱元璋的手,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是啊!陛下,咱们终于可以放心了。棣儿定能带领大明走向强盛,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奉天殿外的天空,仿佛已看到朱棣率领燕军南渡淮河,攻克金陵,登基称帝的场景。他轻声道:“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这才是咱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啊。”
此时,内侍前来通报:“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朱元璋笑着说道:“快让他进来。”
朱棣快步走进奉天殿,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老四,今日灵璧决战的天幕,咱都看到了。你做得好!接下来南渡淮河,击溃淮河水师,可有把握?”
看着朱棣的身姿,朱元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大明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