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首页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明末之生存危机北宋小厨师天唐锦绣冠冕唐皇威远侯府超神大军阀抗日之陆战狂花混在皇宫假太监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5章 回忆往昔,决战之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呼伦湖北端的草原上,微风拂过,带着湖水的湿润气息。明军主力在此暂作休整,难得有了片刻悠闲。朱棣身着便服,牵着马,与胡广、金幼孜等文官漫步在湖边,身后跟着几名亲兵。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处的水鸟掠过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旁白的声音带着几分轻松:“连日行军的紧张氛围暂歇,朱棣趁休整之机,带着文臣们游览呼伦湖,细说草原风物。”】

【朱棣驻足湖边,指着湖水对胡广、金幼孜道:“二位先生看这呼伦湖,虽处草原腹地,湖水却不咸。只因周边有七条水源注入,活水不断更替,方能保持这般澄澈甘甜。”胡广俯身掬起一捧湖水,尝了一口,惊叹道:“果然清甜爽口,在这般干旱草原,竟有如此佳湖,实在难得。”金幼孜也点头附和:“陛下对此地风物竟如此熟悉,臣等佩服。”】

【朱棣望着湖面,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笑道:“孤十几二十岁时,常率人在蒙古高原游走,这片土地的山川河湖,孤早已烂熟于心。当年围歼儿不花,便是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方能在风雪夜中精准定位,将其围困。”】

【画面中,文官们一边听朱棣讲解,一边在纸上记录,将呼伦湖的地理特征、水源情况一一记下,以备日后编纂典籍。亲兵们则在不远处警戒,偶尔有士兵跑到湖边打水,脸上满是轻松的笑意。旁白补充:“这短暂的悠闲,既是对连日行军的调剂,也是朱棣向文臣们展示自己对草原掌控力的方式,稳定人心,为后续的急行军做好铺垫。”】

李文忠点头道:“十几二十岁便深入草原,熟悉山川河湖,这份胆识与远见,远超常人。北伐能如此顺利,与殿下对草原的熟悉密不可分。”

“这便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冯胜抚须道,“陛下不仅熟悉明军的战力,更洞悉草原的地形与蒙元习性,这般统帅,焉能不胜?”

马皇后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老四自小就不喜拘泥于京城,常往外跑,当年还因此被陛下训斥,如今看来,那些经历竟成了北伐的助力。”

朱棣看着天幕中自己与文臣谈笑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草原看似荒芜,实则暗藏玄机。山川走势、水源分布、气候变化,都与战事息息相关。年轻时的游历,让孤摸清了这些规律,如今北伐,才能胸有成竹。”

“殿下的经历,实在值得效仿,”李善长道,“日后培养皇子与将领,应多让他们深入边疆,熟悉地形风物,积累实战经验,而非困于朝堂之中。”

【悠闲的时光转瞬即逝,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赶到湖边,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高声道:“陛下!探得阿鲁台、也先土干、东道诸王等势力正向东北逃窜,距我军约三百里!”朱棣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沉声道:“具体动向如何?”斥候回道:“其部裹挟大量牧民,行军速度较慢,但方向多变,似在刻意躲避我军追击。”】

【朱棣当即转身,对身后的亲兵道:“传我将令!全军即刻拔营,追击阿鲁台!”亲兵领命,立刻吹响号角,悠扬的号角声打破了湖边的宁静。正在休整的明军士兵们听到号角,迅速起身,收拾行装,牵出战马,整个营地瞬间忙碌起来,却井然有序,不见丝毫混乱。旁白的声音变得急促:“悠闲的行军旅程结束,一场炼狱般的急行军即将开始,朱棣要以‘生死时速’,追上逃窜的北元残余势力。”】

【中军大帐内,朱棣召集将领与文臣,下达具体行军指令:“从今日起,全军实行急行军模式,每日清晨休息四至五个时辰,傍晚休息两个时辰,其余时间全部行军,不得延误!即便是文官,也需随队前行,不得例外!”胡广、金幼孜等文官闻言,虽面露难色,却还是躬身应道:“臣等遵旨!”】

【画面中,明军拔营出发,骑兵在前开路,步兵与辎重紧随其后,队伍如一条长龙,向东北方向疾驰而去。夕阳的余晖洒在士兵们的身上,映出他们坚毅的身影。旁白补充:“这场急行军,是对明军体力与意志的极致考验,朱棣之所以敢下此命令,正是源于他对蒙古高原地形与行军节奏的绝对掌控。”】

“每日仅休息六七个时辰,其余时间全在行军?这简直是炼狱!”当天幕中朱棣下达急行军命令的画面出现时,冯胜失声惊呼,“即便是精锐士兵,也难以承受这般强度,更何况胡广、金幼孜这些文官!”

李文忠也眉头紧锁:“每日行军十七八个时辰,身体稍有不支,便会掉队。一旦掉队,在茫茫草原上,便是死路一条。殿下此举,虽能加快行军速度,却也太过冒险。”

“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徐达沉声道,“阿鲁台等人裹挟牧民,行军速度虽慢,却方向多变,若不加快追击,一旦让他们逃入更深的草原,便再也难以寻觅。急行军虽苦,却是抓住敌军的唯一机会。”

“最难得的是明军的军纪,”李善长赞叹道,“接到如此严苛的命令,全军竟无一人抱怨,迅速拔营出发,这般纪律,放眼天下,唯有大明军队能做到。”

马皇后担忧道:“那些大多文臣从未经历过这般高强度的行军,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岂不可惜?”

朱棣道:“不知兵者,如何能做我大明的官员,如果他们连这点苦都吃不了,那就趁早给孤滚回家抱孩子去,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第一天急行军,天色微亮时,明军在一片平坦的草原上扎营休息。士兵们卸下盔甲,倒在地上便沉沉睡去,有的甚至来不及吃干粮,嘴角还带着疲惫的苦笑。胡广、金幼孜靠在马边,揉着酸痛的双腿,脸色苍白。金幼孜喘着气对胡广道:“这般行军,比写十篇策论还累,真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胡广苦笑摇头:“陛下此举,也是为了早日击溃阿鲁台,只能咬牙坚持。”】

【清晨的休息时间结束,号角再次吹响,士兵们挣扎着起身,眼中布满血丝,却依旧迅速整理好装备,翻身上马。朱棣骑着“踏雪”,走在队伍前列,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丝毫不见疲惫。他时不时勒住马缰,观察地形,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行军方向,确保不会偏离路线。旁白的声音响起:“朱棣凭借对草原地形的熟悉,不断修正行军路线,避开泥泞的沼泽与陡峭的山地,最大限度地节省士兵的体力。”】

【第三天,急行军的疲惫开始显现。有士兵因体力不支,从马背上摔落,亲兵迅速上前,将其扶上备用马匹;有的士兵脚掌磨出了血泡,却依旧一瘸一拐地跟着队伍,不肯掉队。胡广因颠簸过度,几次险些呕吐,却还是强撑着记录行军日志。朱棣看到这一幕,命亲兵给胡广送来一壶热水,沉声道:“胡先生辛苦,再坚持几日,待追上阿鲁台,便可稍作休整。”】

【画面中,夜幕降临,明军依旧在行军。火把照亮了草原,士兵们的身影在火光中摇曳,战马的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偶尔有士兵低声交谈,却无人抱怨,只有坚定的脚步声,向着目标前进。旁白补充:“这场炼狱般的急行军,不仅考验着士兵的体力,更磨砺着他们的意志。朱棣以身作则,始终走在队伍前列,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每一个人。”】

“太苦了!将士们简直是在用命行军!”当天幕中士兵们疲惫不堪却依旧坚持的画面出现时,马皇后眼圈泛红,声音沙哑,“脚掌磨出血泡,从马背上摔落,却没有一人退缩,实在令人心疼。”

徐达看着画面中士兵们的身影,眼中满是敬佩:“这就是我大明的铁军!即便身处炼狱般的环境,依旧军纪严明,意志坚定。如此强军,阿鲁台必败!”

“殿下以身作则,实在关键,”李文忠道,“身为帝王,却始终走在队伍前列,与士兵们同甘共苦,这份表率作用,比任何命令都有效。士兵们见陛下如此,自然心甘情愿地追随。”

冯胜也点头道:“更难得的是殿下对行军节奏的掌控,避开险阻,节省体力,既保证了行军速度,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非战斗减员。这份对战场的精准把握,绝非寻常统帅所能拥有。”

朱棣看着天幕中疲惫却坚定的士兵们,心中满是动容:“将士们是大明的基石,没有他们的牺牲与坚持,北伐便无从谈起。”

“殿下仁厚”李善长道,“君臣同心,其利断金。有殿下的表率,有将士们的坚持,这场急行军定能成功,阿鲁台等人插翅难飞。”

【画面聚焦于朱棣的指挥细节:他手持地图,对照着眼前的地形,对身边的将领道:“前方三十里是沼泽地带,若直接穿行,定会延误行程,且易陷没战马。传令下去,全军向东南方向绕行,从山地边缘通过,可节省一个时辰。”将领领命,立刻传达命令,明军队伍迅速调整方向,避开了沼泽。】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士兵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朱棣见状,下令道:“全军暂停行军,休息半个时辰,分发水囊与干粮。”士兵们闻言,纷纷下马,拿出水囊喝水,狼吞虎咽地吃着干粮。朱棣走到士兵中间,拿起一块干粮,与一名年轻士兵并肩而坐,笑道:“小伙子,累不累?”士兵连忙起身行礼:“不累!能随陛下北伐,是末将的荣幸!”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待击溃阿鲁台,孤赏你良田百亩,让你衣锦还乡。”】

【休息结束,朱棣再次下令行军。此时的士兵们经过短暂休整,精神好了许多,行军速度也有所提升。胡广看着这一幕,对金幼孜道:“陛下不仅懂地形,更懂人心。适时的休整与激励,能让将士们的士气迅速恢复,这便是统帅的智慧。”金幼孜点头道:“正是如此,这般精准的节奏掌控,才能让急行军持续下去。”】

【旁白的声音响起:“朱棣对行军节奏的掌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何时休息,何时加速,何时绕行,都经过精密计算。他既不让士兵们过度疲惫,又能保证追击速度,这份能力,源于他对草原的熟悉,更源于他多年的军旅经验。”】

“神乎其技!”当天幕中朱棣调整行军路线、适时休整的画面出现时,冯胜赞叹道,“避开沼泽,适时休息,既保证了速度,又照顾了士兵,这般精密的计算,非深通军旅者不能为。”

“这便是统帅之道,”徐达道,“不仅要懂战术,更要懂人心;不仅要知地形,更要知节奏。殿下将这几点完美结合,才能让这场炼狱般的急行军得以持续。”

“适时的激励也至关重要,”李文忠道,“一句承诺,一番鼓励,便能让士兵们重新充满力量。殿下深入士兵中间,与他们同甘共苦,这份亲和力,是凝聚军心的关键。”

“统帅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全军的生死,”李善长道,“殿下的每一次调整,都经过深思熟虑,既着眼于眼前的追击,又兼顾士兵的承受能力,这般全局观,实在难得。”

朱棣道:“行军打仗,如同下棋,每一步都要谋定而后动。急行军虽求快,却不能盲目求快,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唯有精准掌控节奏,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追上敌军,同时保持军队的战力。”

【第九天清晨,明军的斥候再次传来消息:“陛下!前方五十里处,发现阿鲁台的主力部队!”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高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今日追上敌军!”号角声变得急促起来,明军士兵们听到即将追上敌军的消息,瞬间忘却了连日的疲惫,精神大振,行军速度再次提升。】

【画面中,明军如离弦之箭,向目标疾驰而去。士兵们的脸上不再是疲惫,而是兴奋与激动,手中的兵器紧握,眼中闪烁着战斗的光芒。胡广、金幼孜虽已疲惫不堪,却也强撑着精神,紧随队伍前行,手中的笔依旧在记录着行军的最后阶段。】

【远处的草原上,阿鲁台的部队正在缓慢行军,牧民与士兵混杂在一起,队伍散乱。负责警戒的蒙古游骑发现了疾驰而来的明军,惊慌失措地向阿鲁台禀报:“太师!明军追上来了!速度极快!”阿鲁台闻言,脸色大变,急忙下令:“快!加速行军!向山谷方向撤退!”然而,此时的蒙古部队早已军心涣散,面对疾驰而来的明军,根本无法快速组织撤退。】

【明军逐渐逼近,朱棣拔出腰间的佩剑,高声呐喊:“将士们!追上敌军了!随朕冲锋!剿灭阿鲁台,建功立业就在今日!”“杀!杀!杀!”明军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向着阿鲁台的部队发起了最后的冲锋。旁白的声音激昂而豪迈:“九日炼狱般的急行军终于迎来终点,一场决定性的决战,即将在草原上打响。朱棣用极致的掌控力,为明军赢得了战机,也为北伐的最终胜利,铺平了道路。”】

“追上了!终于追上了!”当天幕中明军逼近阿鲁台部队的画面出现时,李文忠激动得站起身,振臂高呼,殿内众臣也纷纷面露喜色,紧绷了九日的神经终于得以舒缓。

“九日急行军,每日十七八个时辰,竟真的追上了阿鲁台!”冯胜感叹道,“这简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若非殿下对地形与节奏的极致掌控,若非明军将士的坚韧不拔,绝无可能做到!”

“阿鲁台的部队军心涣散,队伍散乱,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徐达摩拳擦掌,眼中满是期待,“明军此时士气正盛,定能一举击溃敌军,生擒阿鲁台!”

马皇后也露出了笑容:“将士们的辛苦没有白费,终于等到了决战的时刻。希望老天保佑,明军能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朱棣看着天幕中明军冲锋的壮阔场景,眼中满是豪情:“九日急行军,虽苦却值!阿鲁台已成瓮中之鳖,这场决战,一定能全胜而归!只要剿灭阿鲁台与东道诸王,漠北便再无大患,大明北疆可安享太平!”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历史天幕: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诡运蛇妻足坛幸运星天庭典狱长开局操作蝙蝠侠战龙归来林北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神医御兽后老子是条龙我真是个富二代战星圣魔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欲行都市宿主她甜入心扉诸天武侠大穿梭我的竹马是男配
经典收藏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大明虎威军门一穿就成绝世高手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九两金我妻上将军三国之胜谋天下[综穿]相依为命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穿越之边疆崛起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汉厨海贼之母巢秩序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
最近更新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三国:美女收集者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美利坚望族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侯府杂役秒变大佬翰土惊尘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大明博弈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帝业从捡垃圾开始儒心弈世红楼第一宗师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 黑角楼的月芳菲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txt下载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历史天幕: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