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上午的商议,凡豆的价格终于敲定了。内部供应价定在了5元一斤,对外零售则暂定为8元一斤。
“这个价,咱既能赚点,顾客也不至于觉得离谱。”张伟用马克笔在价目表上圈出数字。
“你们想啊,豆浆本来不算刚需,复购率一般都不高。但咱这凡豆浆不一样,效果摆在那儿,要是早中晚三餐都供应,平均一餐卖200杯,下午茶时间再当奶茶替代品,700杯真就是小意思。”
郭杰在一旁点头,手里转着个印着“凡豆”字样的空豆浆杯:“我那店现在就有老主顾,早晚各来一杯。”
林木没多说,心里却有底气。他把新豆子让林淼加急检测,报告刚发过来——“蛋白质含量45%”“含油量25%”的字样加粗标红。这数据和之前的一样,这就是支撑起定价背后的底气。
口碑的发酵比想象中更快,最先带起热潮的是码农小赵。
这小伙子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改代码,早上起来头晕得像装了铅块,太阳穴突突直跳,连走路都打晃。
路过豆香居时,本想找个地方歇脚,却被门口穿浅绿旗袍的姑娘吸引——那姑娘正笑着给客人递豆浆,旗袍开衩处绣的豆荚纹样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来杯豆浆吧,热乎的。”姑娘的声音甜甜糯糯。
小赵稀里糊涂买了一杯,吸管刚插进杯里,醇厚的豆香就钻进鼻子。喝到第三口时,他忽然发现太阳穴的跳痛慢慢消了;
回到公司盯着电脑屏幕改到后半夜,眼睛居然不涩了,连带着卡顿的思路都顺了不少。
第二天一上班,他就在公司群里疯狂安利:“兄弟们,发现个神豆浆!坐标商业街豆香居,10块钱一杯救了我半条命!昨天喝了一杯,肝到三点都不晕,太阳穴不跳了,眼睛也舒服!地址甩下面了,谁熬不住了赶紧冲!”
就这一条消息,小赵硬是给豆香居拉来了50多个同行。这些天天跟代码和咖啡因打交道的年轻人,成了店里的常客,还自发在程序员论坛开了个“凡豆续命帖”。
“真的假的?我昨天喝了三杯美式都顶不住,这豆浆比咖啡猛?”
“楼上的别杠,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我现在每天两杯,改bug效率翻倍,连产品经理都夸我代码写得顺。”
“坐标城南,求问啥时候开分店?不想天天跨区买豆浆啊!单程地铁40分钟伤不起!”
讨论渐渐从程序员圈子扩散到社交媒体,连带着不少网友跑来“打假”。
一个专门测评网红食品的博主,带着团队冲进店里,一脸不屑地对着镜头说:“我倒要看看,这10块钱一杯的豆浆,能吹出什么花来。普通豆浆两块钱,这溢价500%,怕不是智商税?”
半小时后,他举着空杯子出现在镜头前,表情复杂地抹了把嘴:“那个……确实和普通豆浆不一样。你们看这杯底,一点渣都没有,口感特别醇厚,像加了奶似的,但又没奶腥味。
关键是喝完胃里暖暖的,刚才测评时的烦躁感居然没了。我先声明,没收钱,纯个人感受——要是定价8块,我能天天来。”
评论区瞬间炸了:
“哈哈哈博主打脸来得太快!刚还说智商税,转眼就嫌贵了!”
“我就住在附近,天天喝,现在全家都戒奶茶了。我妈说喝了半个月,晨起的痰都少了。”
“求开到我们市!坐标北方三线,孩子写作业总犯困,想试试是不是真能提神!”
“有没有懂行的?这豆子到底啥来头?蛋白质45%也太离谱了吧?我家种黄豆的,最高也就38%啊!”
良性循环一旦开启,就像滚雪球般停不下来。每天来豆香居的人里,既有举着手机拍视频的新客,也有提着保温桶来囤货的老主顾。
穿旗袍的姑娘们忙得脚不沾地,一个负责舀豆浆,一个负责收银,额角的碎发都被汗打湿了。
郭杰干脆关了半天店,跑来市区“取经”,看着排队的长龙直咋舌:“早知道我也上电动设备了!”
林木站在店外,看着玻璃窗上贴满的便签——“求开分店!”
“祝老板发财!”
“豆子太好,已回购十次,家里老人小孩都爱喝”。
这些从异界来的凡豆,早已不只是粮食。它们带着灵气,也带着烟火气,在都市人的生活里,悄悄扎下了根。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顾岩发来的消息,附了张照片:“省城的店面我看好了,临街的,比小伟这还大。设备也订了,三台磨豆机,一台大型豆浆机,就等你的豆子了!”
照片里,顾岩站在一间空荡荡的商铺里,对着镜头比了个耶,身后的墙上用粉笔写着“豆香居省城分店”。
林木笑着回复:“随时待命,保证供应。”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凡豆的故事,才刚刚在主世界写下序章。而那藏在豆粒里的灵气,正顺着一杯杯豆浆,悄悄的修复着人们的身体。
喜欢穿越之我是精灵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之我是精灵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