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夜晚,各大世家的府邸中灯火通明,却不见往日的丝竹宴饮之声。
一封来自长安的密报,在这些高门大族间悄然传递,引发了一场无声的地震。
太原王氏府邸,烛影摇红,王氏家主将密报缓缓放在案几上,环视在座的族中长老。
这些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老臣,此刻脸上都难掩惊容。
诸位都看过了。王家主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动。
成济已平定雍凉,司马望兵败身死。长安...易主了。
堂内一片死寂,半晌,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老才喃喃道:三万破十万,一月定雍凉...这成济,莫非是天神下凡不成?
另一位较为年轻的长老接口:更可怕的是,此人用兵如神也就罢了,攻心之术更是了得。听说他不仅迅速整编了司马望的降卒,还让雍凉世家纷纷倒戈。
最重要的是,王家主的手指轻轻敲击案几,此人懂得进退。你们看他在长安的作为,将司马家连根拔起,却将财物分赏将士,这分明是在自污啊!
堂内众人顿时醒悟。一位长老叹道:好个成济!立下如此大功,若再谨小慎微,恐怕真要功高震主了。他这一手自污,既安抚了将士,又让皇帝安心,实在是高明!
王家主点头:如此看来,这成济不仅是将才,更是深知官场之道。皇帝得此人辅佐,或许真能成就一番事业。
清河崔氏的密室内,崔家主与几位心腹正在激烈讨论。
当初陛下提出以官职换支持时,我等还嗤之以鼻。崔家主苦笑。
谁能想到,不到数月时间,局势竟逆转至此!
一位心腹道:最令人震惊的是成济的用兵速度。按理说,就算能击败司马望,要平定整个雍凉至少也需要半年。可他竟然一月就...
这说明雍凉世家早已离心离德。另一位心腹分析道。
司马氏在雍凉经营数十年,竟如此不堪一击,可见其早已失去人心。
崔家主沉吟道:你们还记得司马懿当年指洛水为誓之事吗?此人能背信弃义一次,就能有第二次。我崔氏若是继续依附司马家,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曹爽。
众人默然。
当年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指洛水发誓不杀曹爽,结果转身就灭了曹爽三族,这件事在所有世家心中都留下了阴影。
如今看来,崔家主最终下定决心。
陛下虽然年轻,却颇有识人之明。成济这样的奇才都能为他所用,可见其确实有过人之处。我崔氏...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范阳卢氏的书房内,卢家主正在与儿子密谈。
父亲,各世家都在暗中联络,似乎都准备向陛下效忠了。儿子低声道。
卢家主老谋深算地笑了笑:这些人啊,都是见风使舵之辈。不过这次,他们倒是看准了风向。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你可知道,为什么成济这么快就能平定雍凉?
儿子摇头:请父亲指点。
因为司马氏早已众叛亲离。卢家主道。
司马懿背弃洛水之誓,司马师废帝擅权,司马昭欺凌主上...这一家子,早就把人心丢尽了。
他转身看着儿子:而成济呢?破长安后严明军纪,分赏将士,安抚百姓。这一对比,高下立判啊!
儿子恍然大悟:所以父亲的意思是...
明日一早,你就代表卢氏进宫向陛下道贺。卢家主下定决心。
记住,态度要诚恳。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我卢氏若能率先效忠,必得重用。
夜深人静,但各世家府邸中的密谈仍在继续。
虽然各自盘算不同,但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首先,成济的军事才能远超预期,有此人辅佐,曹髦确实有可能统一天下。
其次,司马氏背信弃义的前科让人无法信任,与其冒险支持他们,不如投靠名正言顺的皇帝。
最重要的是,司马氏倒台后空出的大量官职,对各世家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你们可知道,成济为什么要在长安?在某个世家的密谈中,一位老者点破了关键。
因为他知道,再立大功就要封无可封了。此人如此懂得急流勇退,可见其智慧非凡。
这番话引起了众人的深思,确实,成济不仅会打仗,更懂政治。
这样的臣子辅佐的皇帝,确实值得投靠。
当第一缕曙光照射在洛阳城头时,各世家已经达成了默契。
一辆辆马车开始向皇宫方向驶去,车中载着各世家精心准备的贺表和厚礼。
这些历经数朝沉浮的世家大族,最擅长的就是审时度势。
如今形势明朗,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而在这些世家的算盘中,还有一个更深层的考虑:成济如此强势,若不及早向皇帝效忠,等他彻底平定天下后,恐怕就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速去准备,某个世家的家主对管家吩咐。
我们要做第一个向陛下道贺的世家。这份从龙之功,我族要定了!
朝阳完全升起,洛阳城迎来了新的一天。
这一天,注定将成为曹魏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世家大族的集体转向,将为这个重生的王朝注入新的力量。
成济这个名字,已经成为这些世家大族茶余饭后最常讨论的话题。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横空出世的奇才,究竟还能创造多少奇迹。
喜欢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