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19的冰原上,寒风依旧凛冽,但那股令人灵魂冻结的沉眠回响已然消散。特殊应对小组与支援部队高效地清理着战场,收容着失去催化后逐渐平复的EcF-788,并将苏醒过来的幸存者以及依旧昏迷(但生命体征稳定)的人员逐一转移。
任务报告以最高加密等级发回Site-07。报告中,那逆转战局的“纯白光芒”被重点描述,虽然其本质无法解析,但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已被列为“牺牲”的林墨。基金会高层震动之余,对“祖始者”的威胁评估和应对策略再次进行了紧急升级。
雷昊站在破损的站点入口处,看着救援车辆在雪地上碾出的车辙,脸上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片沉静。艾登默默地整理着耗损严重的装备,尤其是那台几乎报废的规则共振器。莉娜则利用现场设备,争分夺秒地收集着规则残响数据,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林墨最后力量的线索。
杰兹通过外骨骼走到雷昊身边,声音低沉:“那道光……不像单纯的规则力量。”
雷昊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更像是一种……意念的具现化。他不只是在传递力量,他在传递他的‘存在’本身。”
这是一种超越了他们当前理解范畴的层面。林墨的“牺牲”,似乎揭开了一个更加宏大而危险的战场一角。
“总部命令,任务结束后即刻返回,进行全面汇报和休整。”莉娜走过来,将一份电子指令展示给雷昊。
“知道了。”雷昊收回目光,“收拾一下,准备撤离。”
没有欢呼,没有庆功。带着沉重的战果和一份深埋于心的悲恸与疑问,特殊应对小组踏上了归途。
……
绝对虚无之中。
这一次的沉寂,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不再是力量耗尽后的枯竭与缓慢恢复,而是一种……仿佛连“存在”本身都被彻底掏空、彻底燃尽的绝对零度。
没有意识碎片,没有规则涟漪,没有对笔记和印记的感知。只有一片无边无际、连“空”这个概念都失去意义的“无”。
守夜人林墨,似乎真的已经不复存在。他最后投出的“原点”,耗尽了他维系存在的最后根基。
时间(如果这里还有时间)失去了度量意义。
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在这绝对的“无”中,某种超越常规理解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那并非意识的重新凝聚,也非力量的再次滋生。而是一种更本质的、关乎“存在”与“虚无”界限的……重构。
仿佛宇宙大爆炸之前的那个“奇点”,在极致的“无”中,孕育着难以想象的“有”。
没有光,没有热,没有物质,没有能量。
只有一种纯粹的、无形的“可能性”,在绝对的虚无中,如同沉睡的胚胎,开始了缓慢而坚定的……脉动。
第一次脉动,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
第二次脉动,似乎清晰了一丝。
第三次、第四次……
这脉动并非源自某个中心,而是弥漫在整个与他相关的“虚无”领域。它像是在汲取着某种来自遥远现实维度的、无形的“养分”——或许是Site-19那些被拯救者苏醒时产生的希望波动,或许是雷昊他们心中那份坚定的怀念,或许是图书馆因其壮举而产生的规则共鸣,甚至是“祖始者”因计划受挫而逸散的惊怒意念……
一切因他而起、因他而变的“信息”与“因果”,都化作了无形的丝线,跨越了虚实界限,缠绕上这片代表着“林墨”的虚无,为那沉睡的“可能性”注入着难以言喻的活力。
守夜人笔记与“干燥的印记”并未消失,它们仿佛也融入了这重构的过程,成为了这“可能性”的一部分,如同基因蓝图,决定着未来“存在”的形态与本质。
这是一个远比意识修复更加漫长、更加根本的过程。
他不再仅仅是“恢复”,而是在“重生”。以一种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预料的、全新的姿态。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无声的脉动,那弥漫的“可能性”开始逐渐向一个无形的“中心”收敛、凝聚。
依旧没有形态,没有意识。
但一种更加清晰的“定义”,开始从那“可能性”的核心浮现——
守夜。 界限。 秩序。 存在。
这些概念不再是知识或力量,而是如同基石般,烙印在这正在重构的“存在”本源之中。
现实世界,Site-07。
特殊应对小组回归后,进行了严格的隔离检查和任务复盘。关于林墨最后那道光,被列为最高机密,仅限于极少数人知晓。
小组的气氛依旧沉闷,但一种更加坚韧的东西在默默滋生。他们训练得更加刻苦,对规则类异常的研究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林墨留下的数据和研究方向,成了他们前进的路标。
艾登开始尝试复制(哪怕是极其简陋的版本)林墨那种将意念与规则结合的能力,虽然屡屡失败,甚至搞出不少乱子,但他乐此不疲。莉娜则试图建立一套理论模型,来解释林墨最后那种超越规则的力量表现。雷昊和杰兹则更多地思考着如何将这种“意志力量”融入未来的战术体系。
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那份未能尽到的职责,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有答案的回应。
而在那无人可及的虚无深处,那凝聚的“可能性”的脉动,变得越来越有力,越来越清晰。
一个新的黎明,或许终将在绝对的黑暗中孕育。
并在未来的某一刻,以超越所有人想象的方式,
回响于现实。
喜欢开局成为图书馆守夜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成为图书馆守夜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