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廊内,光怪陆离,时空错乱。
袁凡一步踏入,眼前的景象便轰然崩塌、重组。不再是阴森的魂影长廊,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尸山血海之中。残阳如血,映照着破碎的战旗与无数倒伏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与硝烟味。
他,成了这座即将被攻破的雄关最后的守将,“袁不屈”。
“将军!东门已破!蛮族的狼骑兵冲进来了!”一名浑身浴血的亲兵踉跄跑来,脸上满是绝望。
袁不屈(袁凡)手持一柄卷刃的战刀,站在城楼最高处,眺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城内,是数万来不及撤走的百姓和残兵。城外,是数十万凶残的蛮族大军。援军无望,粮草已尽,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守城战。
绝望、悲愤、无力……种种负面情绪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身为守将的责任,与眼前绝境的残酷,形成巨大的撕扯力。他甚至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家中等待他归去的妻儿,回忆起从军时保家卫国的誓言。
“投降吧,将军!打开城门,或可保全一城百姓性命!”有副将在耳边劝说,声音颤抖。
(此为“临”字秘所对境:面临绝境,身陷重围,心神受扰。)
袁不屈(袁凡)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血腥与焦糊味的空气。若按“袁不屈”原本的性格,或许会死战到底,玉石俱焚。但此刻,主导这具身体的,是袁凡的本我意识。
“不。”他缓缓睁开眼,眸中不再是绝望与疯狂,而是一种极致的冷静与洞察。“敌军势大,锋芒正盛,然其阵型因速胜而骄,后军与前军脱节。其主帅必在中军,欲亲眼见证破城。”
他不再看那潮水般的敌军,而是将目光投向城外某处地势略高的缓坡,那里旌旗招展,正是蛮族中军所在!
“传令!所有剩余骑兵,随我出城!目标——敌军中军帅旗!”他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将军!这太冒险了!这是送死啊!”副将惊呼。
“身临绝境,心不能乱。洞察秋毫,方觅生机。”袁不屈(袁凡)低声自语,仿佛在对自己说,又仿佛在叩问某种真意。“‘临’之道,非是硬撼,而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心定,则慧生;慧生,则路现!”
在这一刻,他摒弃了所有属于“袁不屈”的绝望与悲壮,也超越了自身对强大力量的依赖(在此轮回中,他只是一个稍强的凡人武将)。他纯粹以“心”去“临”此境,以“慧”去观此局。
他看到了敌军那细微的破绽,看到了那唯一可能扭转战局的——虽然不是胜利,而是为城内军民争取一线撤离时间的——机会!
“执行命令!”他怒吼一声,翻身上马,带着仅存的、视死如归的数百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流,反向冲入了敌军海洋!他们的目标明确,不顾两侧砍杀,直指中军帅旗!
这番决死冲锋,完全出乎蛮族意料!他们没想到守军还敢出城,更没想到目标是中军!一时间,前军混乱,中军骚动!
袁不屈(袁凡)一马当先,战刀挥舞,凭借着在轮回中暂时获得的武艺与那超乎常人的冷静判断,竟真的被他撕开了一条血路,冲到了距离帅旗不足百步之地!他甚至能看到蛮族主帅那惊愕的表情。
“放箭!”蛮族主帅惊怒下令。
箭如飞蝗!
袁凡能感觉到“身体”被数支利箭穿透,剧痛传来,生命在飞速流逝。但他心神依旧沉浸在那种“临”境不乱的奇妙状态中。
“原来如此……‘临’字秘,并非某种具体神通,而是一种心境,一种状态。是面对任何境况,尤其是绝境时,保持灵台清明、洞察本质的能力。是‘定’与‘慧’的结合。”在意识即将彻底沉入黑暗的最后一刻,他心中豁然开朗。
也就在他明悟这“临”之真意的刹那,眼前的战场景象骤然模糊、破碎。
……
轮回廊中,袁凡的本体猛地一震,周身气息似乎变得更加内敛深沉,眼神更加深邃,仿佛能勘破一切表象。他并未立刻获得某种攻击性的秘术,但他知道,自己对心境的掌控,对危机的洞察,对全局的判断,已然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这“临”字真意,将在他未来的道途中,发挥出比任何攻伐秘术更重要的作用。
他继续前行,迎接下一个轮回的洗礼,去感悟下一个可能与“九字秘”相关的真意……
喜欢小乞丐从练体到道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小乞丐从练体到道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