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战略的最后一枚落子既定,整个大宋恰似注入了全新魂魄,这部经赵桓亲手掌舵改造的战争机器,挣脱了往日的沉滞,以令人咋舌的高效轰然运转。京城禁军调动愈见频密,各地军州文书往来昼夜不绝,连空气里都浸透着山雨欲来的紧张与激昂。
相较于往昔对军工制造的审慎考量,此番赵桓对“神机阁”的投入堪称倾囊相授,半分吝啬也无。他深谙火器乃改写大宋命运的关键,所以在朝会上提及神机阁时,语气里满是不容置喙的决绝。
“朕不要一门‘雷神之怒’,朕要一百门!”
“朕不要一杆火铳,朕要一万杆!”
皇帝掷地有声的诏令,如飞雪般从皇城飘洒而出,跨越千山万水,精准送达全国各地的州府与工坊。传递诏令的驿卒快马加鞭,马蹄扬起的尘土似也裹挟着紧迫感,将皇命的威严与急切传至每一处角落。
数不尽的沉甸甸银锭,从经王安石变法后日渐充盈的国库中源源不断流出,尽数涌向京郊山谷里那座神秘的军工基地——神机阁。新式高炉与转炉在阁内拔地而起,一排排整齐列阵,炉工们轮班值守,让炉火昼夜不息地喷吐着橘红火舌,将一块块冰冷坚硬的铁矿石,熔炼成滚烫翻腾的赤红钢水,钢水入模时“滋滋”的声响,交织成工坊里最激昂的交响。
年近六旬的毕宸,那位曾以技艺精湛名动朝野的老工匠,此刻宛若注入了新生活力,焕发了第二春。他亲自带领一群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最具天赋灵气的年轻工匠,索性将铺盖卷搬进工坊,吃住都在这片满是金属气息的天地间。他们早已摆脱“百工之末”的卑微身份,身着皇帝特赐的青色锦袍,袍角绣着精巧的齿轮纹样,月俸更是远超不少朝中大员,这份荣耀让每一位工匠都热血沸腾、干劲十足。
在旁人眼中,这群沉浸工坊的工匠恰似一群“狂人”,可他们自身却乐此不疲,近乎痴迷地践行着皇帝亲手绘制的图纸上的每一个精妙构想。案头的图纸被翻得边角卷起,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毕宸与工匠们的修改见解,每一组数据、每一处结构都经过反复推演琢磨。
历经无数次拆装调试,能三百六十度灵活旋转的炮架终得告成。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火炮安置于炮架之上,转动时顺滑无滞,无论应对正面来敌还是侧翼突袭,皆能迅速调整角度,这一创举让在场众人不由得拍手称绝。
更具革命性的标准化后膛装填火炮,亦顺利迈入紧张的试验阶段。相较于传统前膛火炮,这种后膛装填设计大幅缩短了装填耗时,工匠们正反复测试炮闩的密封性与炮管的承压性能,务求使其在战场上迸发最大威力。
一款比传统火铳更小巧轻便、便于单兵握持操作的新式火枪,也在工匠们的钻研下诞生,由赵桓亲自命名为“神威铳”。此刻它已开启小批量生产,枪身镌刻着简洁云纹,握在手中分量适中,试射时威力颇佳,深得工匠们的认可赞许。
就在神机阁如火如荼推进火器研发之时,岳飞麾下精锐的“背嵬军”与韩世忠统领的“西凉军”中,一场严苛到近乎极致的秘密选拔悄然铺开。选拔消息仅在军中高层流转,普通士兵只知晓有特殊任务招募,却不明具体缘由。
唯有那些心智最聪慧、性情最沉稳、对军纪绝对恪守的士兵,方能在层层筛选中崭露头角,获得进入全新营级单位——“神机营”的资格。选拔不仅考察体能武艺,更看重士兵的学习领悟能力与服从意识,岳飞与韩世忠更是亲自主持最终人选的审定。
入营的神机营士兵,彻底告别了往日劈砍刺击的冷兵器训练与策马驰骋的骑射课业。他们的日常,便是在教官的严苛训导下,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火器的装填、瞄准与击发动作,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精准到毫厘。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便是对命令绝对的、毫无迟疑的服从——这是保障火器部队协同作战效能的核心要义。
阳光透过神机阁的窗棂,洒在崭新的火器上,折射出冰冷而璀璨的光芒。一个本应在数百年后方才降临的火器时代,正于宋钦宗赵桓的强力推动,以及无数工匠、士兵的同心协力之下,提前在这片华夏沃土上悄然启幕。
喜欢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