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首批自南洋诸岛转运而来的,由新组建的皇家漕运司——其核心班底皆为经验老到的海商群体——经数旬海路颠簸抵山东登州港,再由上千辆骡车组成的转运队伍昼夜兼程送抵汴梁城外粮仓时,江南士绅阶层得知消息后尽皆错愕失神,先前的镇定自若荡然无存。此前他们笃定朝廷粮荒难解,正暗自盘算着如何借粮价暴涨牟取暴利,未曾想皇帝竟能从海外调来如此规模的粮源,这突如其来的变数让他们精心筹谋的敛财计划瞬间濒临破产。
面对满仓的南洋粮米,赵桓并未如朝臣预期般即刻开仓放粮,而是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战略定力与为政智慧,采取了更为果决且精妙的举措。他亲笔下旨,以皇家内务府的名义,在汴梁城内最为繁华、亦是最大粮行丰裕号的正对面,择址开设皇家平价粮铺,并派遣内务府官员亲自督办。铺内粮米明码标价,每石售价仅为当前市价的五成,且严格规定每人每日限购两石,确保粮米能真正惠及普通百姓,杜绝囤积倒卖。
皇家平价粮铺设立的消息一经传开,整个汴梁城瞬间陷入前所未有的沸腾。百姓们奔走相告,从清晨天未亮便提着粮袋涌向粮铺门前,很快排起了数里长的队伍,队伍中不时传出皇恩浩荡的欢呼之声;而那些此前囤积了数十万石粮食、妄图趁国难大发横财的粮商们,得知消息后则如遭晴天霹雳,面如死灰,手中的茶盏险些落地。他们仓库中堆积如山的粮食,转瞬之间,便从能操控市场、敛聚天下财富的资本,沦为了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往日的得意算盘彻底落空。
降价抛售?且不论他们的仓储、运输成本远高于南洋运来的,即便咬牙亏本甩卖,也永远追不上皇家粮铺的定价;继续囤积?开封府夏季湿热难耐,存粮若不及时晾晒通风,不出三月便会发霉腐坏,最终只能落得血本无归、倾家荡产的凄惨境地。就在这般进退维谷的两难抉择中,短短三日时间,汴梁城内的粮价便如瀑布般一泻千里,从高位暴跌七成有余,无数靠粮食投机为生的商人和为粮商提供高利贷的钱庄,因资金链断裂纷纷宣告破产,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债主堵门追讨欠款的混乱景象。而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仅仅是赵桓整饬朝局、稳定民生的序幕。
未等江南士绅从粮价暴跌的冲击中缓过神来,赵桓的第二道圣旨已通过八百里加急驿递传至江南诸路。圣旨中赫然写道:着令浙西制置使韩世忠,率西军精锐一部即刻南下,全权负责江南诸路事宜;所有参与此次囤米居奇、操纵粮价、意图动摇国本之江南士绅商贾,朕已在汴梁城外的酸枣岭,为他们预留了妥当的安置之地。那看似平和的措辞背后,所蕴含的雷霆之威与不容置喙的皇权,让江南涉案的士绅商贾们不寒而栗。
圣旨传至江南各府县,顿时引发一片哀嚎之声,往日歌舞升平的江南宅邸内愁云密布。那些前日还在自家园林中摆宴设席,与同阶层友人高谈阔论朝堂得失、指点江山的权贵名流,此刻全然没了往日的从容与傲慢,只剩下慌乱与恐惧,皆如丧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终日。韩世忠麾下的西军士兵纪律严明、行动迅速,连夜突袭各涉案士绅宅邸,将睡眼惺忪的他们从温暖的被窝中逐一揪出,反手戴上冰冷沉重的铁枷,沿着尘土飞扬的官道一路押赴京城。他们自认为隐秘的无声叛乱,在皇帝那超越时代的全球化资源调度布局和工业化生产带来的降维打击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幼稚,在绝对的皇权铁腕面前不堪一击。
喜欢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