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玻璃幕墙将晨光折射成碎片洒落。周远刚走出廊桥,就被刺眼的闪光灯包围。十几名记者举着长枪短炮堵在通道口,问题像连珠炮般砸来。
周工程师,作为矿工救星有什么感想?
天工系统是否真的会导致大量矿工失业?
St集团指控你们窃取技术,您如何回应?
周远眯起被闪光灯刺激的眼睛,右肩伤口隐隐作痛。林妍和两名机场保安勉强为他开出一条路,但记者们仍紧追不舍。直到钻进公司安排的黑色奔驰,周远才得以喘息。
怎么回事?他扯松领带,看向副驾驶的赵志强,哪来的这么多记者?
赵志强转过身,平板电脑上显示着微博热搜榜:#矿难英雄工程师#、#天工系统取代人工#、#St集团声明#三个话题赫然在列。
救援视频被人传到网上了。赵志强点开播放量超过800万的视频,你看,拍摄角度是矿区安全摄像头,只有内部人员才能拿到源文件。
屏幕上,模糊的画面记录着周远在控制室指挥救援的全过程,包括他冒险启用语音辅助系统的关键决策。视频配文是:中国工程师用AI技术创造救援奇迹。
这不对劲。周远皱眉,视频经过了剪辑,突出了AI的作用,却剪掉了马师傅他们提供的关键信息。
赵志强点点头:舆论已经两极分化。一边捧你为技术救星,另一边...他滑动屏幕,显示出一篇自媒体文章《冷血算法要夺走多少矿工的饭碗?》。
周远望向窗外,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三环上的车流缓慢移动,就像他此刻的思绪。这次舆论风暴来得太巧,也太精准——正好在天工系统即将商业化的关键节点。
公司什么态度?
杨总召开了紧急会议。赵志强压低声音,王建国一派借题发挥,说你不顾系统安全强行启动应急模式,给竞争对手留下把柄。
周远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马师傅给的U盘。这里面记录的证据,足以扭转整个局面。但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他需要先弄清楚St集团在这场戏中扮演的角色。
---
集团总部大楼前台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周远救援的新闻画面。走进电梯时,周远注意到同事们投来的目光复杂而微妙——敬佩中掺杂着疑虑,热情里藏着疏离。
周工!李卫国在电梯口拦住他,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董事会提前一小时开始了,王建国正在发言。老工程师拉着周远拐进消防通道,他们拿到了St集团的所谓技术对比报告,说你抄袭了他们的液压控制算法。
周远从手机调出一份文件:这是我昨晚整理的系统开发日志,每个模块都有日期戳和版本记录。St的指控纯属——
我知道,孩子。李卫国拍拍他的肩,但董事会那帮老家伙不懂代码,他们只看得懂股价波动。他递给周远一个文件夹,这是能源部的会议纪要,徐司长明确表示支持天工系统参加国际矿业安全峰会。
周远翻开文件,最后一页的参会名单让他瞳孔微缩:St集团技术总监丽莎·陈将作为特邀专家出席。
先去应付董事会吧。李卫国叹了口气,杨总在等你汇报高原事故的完整调查结果。
推开董事会会议室的大门,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转向周远。长桌尽头,杨志明面色凝重;右侧的王建国正把玩着小指上的玉戒,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周总监终于来了。王建国率先开口,我们正在讨论天工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
周远径直走到投影仪前,插入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关于高原事故,我有最新发现。他调出一段代码分析图,系统被植入了恶意程序,会在特定条件下延迟报警并关闭液压支撑。
会议室一阵骚动。
更严重的是,周远切换画面,显示出一组传感器损坏的照片,这不是自然故障,而是人为破坏。切口平整,使用专业工具。他停顿一下,我在A-7传感器附近发现了这个。
大屏幕上出现一枚钻石领针的特写,在探照灯下闪闪发光。周远用余光捕捉到王建国的表情瞬间僵硬。
这能说明什么?一位董事质疑道。
领针背面刻有字母S和t。周远放大图片,St集团的标志正是这两个字母环绕钻石图形。
王建国突然拍桌而起:荒唐!St集团是世界五百强,怎么可能做这种下三滥的事?他转向杨志明,杨总,这明显是周远为掩盖系统缺陷编造的——
王总,周远平静地打断他,您怎么确定这是St集团官方行为,而不是个人所为?我并没有指控St集团。
王建国的脸涨成猪肝色,玉戒在桌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杨志明抬手示意安静:周远,你有确凿证据证明这是St集团员工做的?
目前只有间接证据。周远实话实说,但我已经锁定几个可疑的远程访问Ip,正在追查。
会议陷入僵局。最终董事会达成妥协:天工系统项目继续推进,但必须通过第三方安全认证后才能商业化;周远按计划参加国际矿业安全峰会,但需由王建国带队。
散会后,周远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在走廊转角,王建国拦住了他。
年轻人,别太得意。王建国声音压得极低,玉戒抵在周远胸口,你以为拿到个破领针就能翻盘?St集团的法务团队能把你那点小把戏撕成碎片。
周远直视对方的眼睛:王总对St集团的内部运作很熟悉啊。
王建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冷笑:下周的峰会上,丽莎·陈会亲自拆穿你的抄袭把戏。她手里有2009年的原始算法专利,比你那个天工系统早了整整五年。
2009年?周远心头一震。那是张工遇难前一年,也是他刚开始参与矿山支护研究的时期。但此刻他不动声色:我很期待与陈总监的技术交流。
王建国离开后,周远立即给实验室打了电话:帮我查两个信息:St集团2009年申请的矿山支护相关专利,以及他们现任技术总监丽莎·陈的履历背景。
---
实验室的灯光亮到深夜。周远揉着太阳穴,面前三块显示屏分别显示着:St集团的专利文件、丽莎·陈的学术论文,以及天工系统的核心代码。
找到了!林妍突然喊道,她指着专利文件中的一段描述,这个压力反馈算法和我们的初版设计几乎一样,但实现方式更原始。
周远凑近屏幕:这不是抄袭,而是迭代。他们用的是静态模型,我们升级成了动态学习。他快速翻看丽莎的论文,有意思...陈总监2015年的论文已经指出了静态模型的缺陷,但St集团没有采用她的改进方案。
林妍歪着头:所以她其实知道我们的技术更先进?那为什么还支持王建国指控我们抄袭?
周远没有立即回答。他调出匿名邮件中的那段视频——张工遇难前的最后影像。将画面放大再放大,在角落的安全帽反光处,隐约可见一个名字:c.Lee。
查一下St集团是否有姓李的高管。周远的声音有些发紧。
林妍快速敲击键盘:现任cEo是michael Li,中文名李察,2008年加入St集团前在...等等,他有个妹妹叫Lisa Lee,中文名李丽莎,就是丽莎·陈!她随夫姓。
周远猛地站起身,膝盖撞到桌角也浑然不觉。记忆碎片突然拼合成型:张工生前曾提到要见一位海外归来的李博士讨论新技术;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匆匆结案,称塌方是地质突变所致;而现在,St集团的技术总监恰好是那位李博士的侄女...
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赵志强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周远,你快看这个!
他手中的平板电脑正在播放一段新闻发布会视频。丽莎·陈站在St集团的标志前,用流利的中文宣布:基于人道主义精神,St集团将公开我们研发的矿山安全算法库,包括曾经专利保护的核心技术。我们相信,技术进步应该造福全行业,而非成为垄断工具。
她在干什么?林妍目瞪口呆,这不就等于承认我们的技术没抄袭他们吗?
周远紧盯着屏幕。丽莎的发言看似大度,实则暗藏杀机——如果St集团公开所谓原始算法,舆论会认为天工系统只是对这些算法的改进,而非原创。更重要的是,这会让外界误以为中国矿业技术始终落后于国际巨头。
她比王建国高明多了。周远轻声说,不用指控我们抄袭,而是让我们变成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跟随者。
赵志强切换到一个内部论坛的截图:更糟的是这个。有人在矿工论坛发帖,说你设计的天工系统最终会让一半矿工失业。已经有三个地方矿务局打电话来询问此事了。
周远望向窗外,北京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暗红色。技术之争已经演变成舆论战,而战场正在他最关心的矿工群体中蔓延。他突然想起马师傅塞给他U盘时说的话:那个会听话的钢铁支架,救了我们老小七条命。
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明早十点,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关于张建国的事,你需要知道更多。——L】
周远反复读着这条信息。L是谁?丽莎·陈?还是另有其人?他想起视频中那个c.Lee,想起钻石领针,想起王建国提到2009年专利时诡异的笑容。
帮我准备两份材料。周远转向林妍,一份是天工系统与St集团技术的详细对比分析;另一份...我要张工当年事故的全部调查报告,包括当时被列为机密的附件。
走出实验室大楼时,夜风裹挟着沙尘扑面而来。周远抬头望着集团总部最高层仍亮着灯的办公室,隐约能看到王建国的身影正在窗前踱步。而在更远的东边,St集团中国分公司的标志在夜空中闪烁如血。
这场围绕矿山未来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