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

码亦道

首页 >>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 >>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御天武帝我就是传奇都市伪仙贵女惊华韩三千苏迎夏不败战神杨辰(完整)我的邻家空姐(最强超级学霸)萧晨女总裁的全能兵王最新更新无敌副村长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 码亦道 -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文阅读 -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txt下载 -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1章 大地的脉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北京入秋的第一场雨来得又急又猛。周远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雨幕中模糊的城市轮廓,手中捏着女儿周晓楠刚从云南发回的地质勘探报告。报告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坡度超过60°的悬崖、活动断裂带、强风化岩层——无一不预示着横断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艰巨挑战。

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响起。部里通知:拉林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务院批复,要求立即组建专家组开展初步设计。

周主任,还有个特殊情况。办公厅王主任的声音透着凝重,西藏自治区政府请求优先启动林芝段,那里正在规划一个国家级旅游开发区,交通瓶颈严重制约发展。

周远翻开地图。林芝,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风景绝美但地质复杂,是着名的地震活跃区。将高速公路修到那里,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我们需要组建一个特别技术小组。周远放下电话,立即让助理通知核心团队成员开会。

会议室很快坐满了人。除了王志刚等老将,还有从昆仑山观测站回来的张浩等年轻技术骨干。周远将林芝段的地质资料投影到大屏幕上,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

这比昆仑山冻土还难对付。王志刚推了推眼镜,高山峡谷、活动断裂、暴雨滑坡...简直是工程禁区。

但林芝老百姓需要这条路。张浩突然开口,声音比他平时开会时洪亮许多,我在观测站认识个林芝籍战士,他说家乡的水果运不出来,每年烂掉三分之一。

周远赞许地看了张浩一眼。这个小伙子从昆仑山回来后,明显多了份沉稳和担当。

难不等于不可能。周远点击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组桥梁照片,这是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峡谷桥梁,地形不比林芝简单。我们要做的是消化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创新突破。

会议决定兵分两路:王志刚带队前往林芝实地勘察;周远则飞赴云南,与正在横断山区考察的女儿汇合,借鉴类似地形的高速公路建设经验。

飞机降落在丽江机场时,周晓楠已经等在出口处。半年不见,女儿晒黑了不少,原本的马尾辫剪成了利落的短发,活脱脱一个年轻女工程师的模样。

周晓楠兴奋地挥手,我带您去看个神奇的地方!

没有寒暄,父女二人直接驱车前往虎跳峡。车行至半路,周晓楠突然拐上一条崎岖的山路:我们先去哈巴雪山观测站,那里有位您必须见的人。

盘山公路越来越窄,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周远紧握扶手,看着女儿熟练地操控方向盘在急弯处甩尾,心跳不由加速。

放心,爸,这条路我开过二十多遍了。周晓楠自信地说,云南的山区公路比这险峻的多的是。

观测站建在哈巴雪山半腰的一处平台上。下车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迎了上来。周晓楠介绍道:爸,这是中科院地质所的陈院士,横断山区地质研究的权威。陈老师,这是我父亲周远。

久仰大名!陈院士热情握手,晓楠这丫头不错,跟着我的团队在山区跑了三个月,比有些博士生还能吃苦。

走进观测站,周远被满墙的地震监测曲线图吸引住了。陈院士指着其中一张说:看这里,过去五年,这条断裂带的微震活动频率增加了30%。

对拉林高速林芝段有什么影响?周远立即抓住关键。

问得好。陈院士调出电脑模型,林芝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东缘,历史上每50年左右就有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你们的高速公路设计基准期是多少年?

100年。

那就必须考虑最大可信地震。陈院士的表情变得严肃,常规的抗震设计在这里不够用。

周远沉思片刻:陈老师,您觉得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抗震技术在这里适用吗?

部分适用,但不能照搬。陈院士点击键盘,屏幕上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断层活动模式,日本的地震以板块俯冲型为主,而这里是大陆碰撞型,地面运动特征完全不同。

讨论持续到深夜。临别时,陈院士送给周远一套珍贵的地震波数据:这是我三十年的积累,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第二天,父女二人继续向虎跳峡进发。行驶在险峻的峡谷公路上,周晓楠不时停车,指着某些路段讲解:爸,看这段挡墙,采用了柔性结构,去年地震时只有轻微开裂,旁边的刚性结构全垮了。

周远认真记录着女儿的观察。不知不觉间,当年那个跟在他身后问东问西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有独立见解的技术人员。

虎跳峡的壮观超出了周远的想象。金沙江在深达3000米的峡谷中奔腾咆哮,对岸的玉龙雪山峭壁如刀削斧劈。

设计中的高速公路将从哪里通过?周远在江涛声中大声问道。

周晓楠指向峡谷最窄处:初步规划是从那里建一座悬索桥,但...她翻开笔记本,有两个难题:一是峡谷两侧岩体风化严重,锚碇基础难做;二是风速太大,最大瞬时风速达到12级。

周远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对岸岩体,突然注意到一处细节:晓楠,你看那片裸露的岩层,是不是有分层现象?

周晓楠兴奋地说,我们发现峡谷两侧普遍存在这种沉积岩与火成岩互层现象。不同岩性的抗震性能差异很大,这正是桥梁基础设计的难点。

父女二人沿着徒步小道下到江边,近距离查看岩体结构。周远用手指抠了抠岩壁,大块风化的砂岩簌簌落下。

常规的锚固工艺在这里行不通。周远拍去手上的尘土,需要开发一种能适应软硬互层岩体的新型锚碇系统。

爸,我有个想法。周晓楠眼睛发亮,能不能借鉴医学上的理念?用大量小型锚杆分散应力,而不是依赖几个大型锚碇?

周远惊讶地看着女儿。这个思路与他在飞机上构想的方案不谋而合,而且更精细。

写个详细方案,回去后我们组织专家论证。周远拍拍女儿肩膀,看来清华的教育确实不错。

周晓楠笑着摇头:不全是课堂学的。这三个月跟着陈院士团队,我学会了从地质演化角度看工程问题。爸,您知道吗?虎跳峡的形成只用了200万年,在地质史上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这里的岩体还处在青春期,非常活跃。

回京的飞机上,周远仔细阅读女儿整理的考察报告。在最后一页,周晓楠用红笔写道:建议拉林高速林芝段采用柔性适应设计理念:桥梁增加耗能减震装置;路基采用分级消能结构;沿线设置密集监测点。宁可初期多投入,也要确保地震时的安全性。

这段话让周远想起了皮炮高速那位老人的话。工程设计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安全账。他拿起笔,在报告上批示:此理念甚好,可作为林芝段设计原则。另:考虑增加应急救援通道和备用线路。

回到北京第二天,周远立即召集技术团队研究林芝段方案。会议室里,刚从西藏回来的王志刚晒得像个黑炭,正滔滔不绝地讲述考察见闻:

...通麦天险那段简直不是人修的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随时可能塌方的山体。当地人说,每年雨季都要失踪几辆车...

周远将云南之行的收获与王志刚的考察结果结合起来,很快勾勒出林芝段的技术路线图:针对活动断裂带,采用可调节的桥梁支座;针对高烈度地震,研发新型减震结构;针对复杂岩体,开发深浅结合的锚固系统。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周远指着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卫星图,这里规划了一座特大跨径悬索桥,但峡谷风力资料不足。

我联系了西藏气象局。王志刚调出一组数据,过去十年,桥位处记录到的最大瞬时风速达到35米\/秒,远超常规桥梁设计标准。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抗风经验可以借鉴。张浩提议道,他们用了调谐质量阻尼器。

周远点点头:但要考虑高原特殊气候对材料的影响。这样,兵分三路:王总负责抗震结构,张浩带队研究抗风方案,我亲自抓锚碇系统。

散会后,周远留下张浩:你在昆仑山表现很好,这次抗风课题由你牵头,有没有信心?

张浩挺直腰板:周主任放心!我爷爷当年在青藏公路就常说要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我们这代人更不能被困难吓倒!

一周后,技术方案初见雏形。正当周远组织专家评审时,办公室突然接到一个国际长途——威廉姆斯教授从英国打来的。

周先生!老教授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我刚收到你们冻土路基的全年监测数据!太惊人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居然能维持冻土稳定!《自然》杂志想做个专题报道!

周远谦虚地回应:这要感谢您提供的北极数据和辐射监测技术。

不,这是你们中国团队的原创成果!威廉姆斯坚持道,听着,下个月在奥斯陆有个国际冻土工程大会,你一定要来作报告。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同行都快急疯了,他们的北极项目正面临冻土融化危机!

挂断电话,周远陷入沉思。中国冻土技术走向国际,这原本是值得骄傲的事。但拉林高速项目刚刚起步,林芝段的技术攻关正值关键时期...

周晓楠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抱着一摞资料兴冲冲地走进来,陈院士发来的最新分析报告,关于林芝断裂带的!

周远眼前一亮:来得正好!我正需要这个。他简要告诉女儿奥斯陆会议的事,你觉得我该去吗?

当然要去!周晓楠不假思索,这是中国技术赢得国际认可的机会。林芝段的工作我可以帮忙,陈院士也答应做顾问。

周远端详着女儿坚定的眼神,突然意识到她已不再是需要自己保护的小女孩,而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年轻工程师了。

好,就这么定了。周远拍板,我去奥斯陆,你协助王总负责林芝段技术协调。不过有个条件——每天必须给我发一份简报。

遵命,首长!周晓楠调皮地敬了个军礼,随即正色道,对了爸,陈院士建议我们在林芝段增加地震预警系统。虽然会增加成本,但...

批了。周远毫不犹豫,人民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接下来的日子像按了快进键。周远白天处理拉林高速的设计审核,晚上准备国际会议的报告材料。而周晓楠则频繁往返于北京和林芝之间,逐渐成为连接设计团队与现场施工的桥梁。

十月底,周远飞赴奥斯陆。北极圈内的秋天已经寒意逼人,但会场内的讨论热火朝天。当周远展示昆仑山冻土路基的全年数据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中国方案的成功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基础设施发展。周远在报告结尾如是说,这不仅是工程技术突破,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的创新。

报告结束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代表立即围上来寻求合作。最令周远意外的是,一位美国公司代表悄悄找到他:周先生,我们正在阿拉斯加规划一条穿越冻土区的资源运输公路,希望能引进你们的技术...

会议最后一天,周远收到周晓楠的紧急邮件:爸,林芝段初步设计已完成,但遇到一个棘手问题——色季拉山隧道入口处发现新的断裂迹象。陈院士建议调整线位,但会增加5公里里程。王总请您尽快定夺。

周远立即回复:安全第一,按陈院士意见调整。我明天回国。

回程的飞机上,周远望着舷窗外翻滚的云海,思绪万千。从沈大高速到拉林高速,从学习国外技术到引领国际创新,中国公路建设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而更让他欣慰的是,像晓楠、张浩这样的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正在接过接力棒。

飞机开始下降,北京的灯火在云层下若隐若现。周远知道,在那里,在西部的高山峡谷间,在无数工程人的汗水和智慧浇灌下,一条条天路正向着远方延伸,连接起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希望。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道丹尊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征天战途神医废材妃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总裁前妻很抢手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颜语新书闪婚之谈少的甜妻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最仙遊成仙追你没商量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绝世战祖天绝魔刀老子是条龙名柯:毒唯恋爱手册女施主请留步
经典收藏我算命主播:每日三卦,完事下播不负荣光,不负你高三毕业后,我拿万族做口粮!穿越梦想田园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最强兵王之王重生:都市最强至尊对首席大人的攻略争夺战都市之科技王盛婚甜宠:先生,早上好重生八零:肥妞翻身记六岁赶尸:不好意思,我穿紫袍同路人,出道即是巅峰1979被暴君强宠的金丝雀翅膀硬了恋爱后,学霸她成了撒娇精我为猎手四合院:我何雨柱,送贾张氏坐牢桐花迟迟开【完结】法庭索赔1400万,你疯了?
最近更新灵异复苏:永恒轮回高武:目睹校花杀人,被她缠上了我只是小透明,不是你老婆我为华夏镇国运神探李:罪案现场解密者开局网恋奔现美女,怎么是个邪修综艺之王:从导演开始赘婿:开局降维打击雪狼的使命2之重组雪狼小队生活玄学实录穿越80我在黔东南当猎户无限重生之轮回医仙落榜后,修真大学找上了我这个国安是修仙者逼我背锅?我执掌纪检你慌啥?峥嵘岁月:我的别样人生大三我开启了神豪生活四道城关我在平行世界玩说唱,成顶流了?我的秘境是万界中心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 码亦道 -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txt下载 -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最新章节 - 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