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维加斯的夏季联赛进入了中段,各支球队对新秀和边缘球员的考察也愈发深入。对于孟菲斯灰熊而言,高德无疑是他们这个夏天最关注的焦点。在他身上,球队不仅投入了宝贵的乐透签,更寄托了补充锋线深度、提升外线防守的未来期望。
赛前,在更衣室里,气氛比往常多了一丝凝重。高德能感觉到来自教练组和管理层那无声却重量十足的目光。他知道,之前的闪光表现将期待值拉高了,现在,他需要证明那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他稳定贡献的开始。
“听着,高,”助理教练在布置战术时,特意强调,“今天你的任务很明确:防守端,锁死他们的主要得分点;进攻端,融入体系,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需要看到你的稳定性。”
高德深吸一口气,系紧鞋带,眼神专注。他回想起米勒关于替补席上即插即用的默契,也回想起波西关于在战场上需要硬骨头的怒吼。他将这两种不同的能量汇聚于心。
比赛开始,高德并未被安排首发。他坐在替补席上,仔细观察着场上的局势,观察对位球员的习惯。灰熊队总经理杰里·韦斯特和主教练胡比·布朗并排坐在场边一个相对隐蔽的位置,低声交流着,目光不时扫向替补席上的高德。
“看看他如何应对不同的上场时间安排。”布朗教练对韦斯特说。
第一节进行到中段,高德被替换上场。他踏上球场,瞬间进入了状态。第一次防守,他就对上了对方手感火热的得分后卫。对方试图用速度强吃,高德迈着经过波西“折磨”后愈发扎实的滑步,紧紧贴住,长臂始终笼罩在对方的投篮空间上,最终迫使对方传出了一个勉强的球,险些失误。
“防守不错,高!保持压力!”场边的助理教练喊道。
进攻端,高德没有急于表现。他严格按照战术跑位,在一次“Flare Screen”(外弹掩护)后,他在侧翼获得了小小的空档。队友的传球及时到来,高德接球,没有丝毫犹豫,如同训练中千锤百炼的那样,快速起跳出手——
“唰!”
一记干净利落的三分球!为他本场比赛首开记录。
场边的韦斯特微微颔首,对布朗教练低语:“投篮手型很稳定,出手不拖泥带水。”
布朗教练回应道:“关键是选择,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自己攻。”
高德的表演才刚刚开始。下一个回合,他在防守端展现了惊人的预判。对方大个子试图在高位策应,高德看似在盯防自己的对位人,但眼角的余光始终关注着持球人。就在对方将球传向内线的一瞬间,高德如同猎豹般启动,长臂一探——
“啪!”
一次干净的抢断!他立刻持球推进,在前场形成多打少,冷静地吸引防守后,将球分给跟进的队友,助攻后者轻松上篮得分。
“漂亮的抢断和传球!”解说员赞叹道,“这个中国新秀的篮球智商真的很高!”
第一节末段,对方后卫利用掩护突破,以为已经甩开了防守,起跳上篮。却见一道红色身影从后方急速追来,高高跃起——
“砰!”
一记结结实实的追身大帽!球被直接扇到了观众席!
“wow! blocked by Gaode! From behind!”(哇!高德盖帽!从后面!)现场一阵惊呼。
这次盖帽彻底点燃了替补席。连一向淡定的迈克·米勒都站起来为高德鼓掌。詹姆斯·波西则在场下挥舞着毛巾,嘴里喊着:“就该这么干,菜鸟!”
高德在攻防两端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开始主导比赛的节奏。他不再仅仅是一个3d(三分和防守)球员的雏形,而是展现出了更全面的影响力。
第二节,高德继续留在场上。他的一次空切篮下,接到队友的击地传球,巧妙躲过补防,换手上篮得分。防守端,他又贡献了一次关键的防守篮板和一次造成对方进攻犯规的站位。
中场休息时,高德的数据单上已经填上了:8分,3篮板,1助攻,2抢断,1盖帽。效率极高。
韦斯特看着技术统计,对布朗教练说:“他的正负值现在是全场最高的+12。他在场上时,球队是赢分的。这正是我们想看到的。”
布朗教练表示同意:“防守端的存在感毋庸置疑。进攻端的选择也很合理,不贪功,愿意分享球。他的比赛感觉比他的年龄成熟。”
下半场,高德的出场时间被严格控制,教练组意在考察其他球员,也有意看看高德在断续的上场时间里能否保持专注和效率。
高德没有让人失望。每次被替换上场,他都能立刻进入状态,在防守端做出贡献,在进攻端把握住出线的机会。一次转换进攻中,他命中了一记稳定的中距离跳投;一次阵地战,他敏锐地察觉到内线空档,送出了一记穿透防线的助攻。
当比赛进入垃圾时间,高德被换下场时,他的最终数据定格在:出场22分钟,得到12分,4篮板,2助攻,2抢断,2盖帽。一份填满数据栏、极其高效且全面的成绩单。
更重要的是,他在场上的正负值高达+15,全场最高。
比赛结束,灰熊队再次取得一场大胜。高德走向球员通道,总经理杰里·韦斯特特意等在通道口。
“打得很好,高。”韦斯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但眼神中带着明确的赞许,“你证明了你在攻防两端都能影响比赛。继续保持这种专注和效率。”
“谢谢,韦斯特先生。我会的。”高德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沉稳地回答。
主教练胡比·布朗也走了过来,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验货成功,小子。常规赛,准备好迎接真正的挑战吧。”
这句话,如同一道正式的许可,意味着高德已经通过了管理层和教练组的初步考核,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小心翼翼观察的“潜力股”,而是被认可为即战力,即将进入球队常规轮换阵容的一员。
回到更衣室,气氛热烈。波西一边用冰袋敷着膝盖(他今天没打),一边对高德说:“行啊,菜鸟,今天这‘货’验得不错。数据不花哨,但该干的都干了,还有点额外惊喜。”他指的是那两次抢断和两次盖帽。
米勒也微笑着对高德点了点头,那眼神仿佛在说:“看,我们讨论的那些东西,派上用场了吧?”
就连“白巧克力”威廉姆斯也凑过来说:“看来新赛季我能多几个助攻数据了,只要你把那些空位球都投进,菜鸟!”
高德沐浴在队友们的认可和轻松的氛围中,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这两次夏季联赛的表现,尤其是今天这场全面且高效的“验货”之战,为他赢得了在孟菲斯灰熊队的立足之地。
他打开手机,看到了比尔·达菲发来的祝贺短信,也看到了姚明发来的一个简单的“大拇指”表情。
第二天
孟菲斯灰熊训练馆内的气氛,因为一个人的回归而悄然改变。肖恩·巴蒂尔,这位上赛季球队可靠的首发小前锋,以防守坚韧、篮球智商高超和“封眼”防守闻名联盟的球员,终于从脚踝伤势中恢复,正式归队合练。
巴蒂尔的回归,受到了全队的热烈欢迎。保罗·加索尔与他紧紧拥抱,詹姆斯·波西用力拍打着他的后背,连贾森·威廉姆斯也收敛了几分不羁,表达了问候。巴蒂尔脸上带着他标志性的、略显腼腆却充满自信的笑容,一一回应着队友。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高德身上时,那笑容虽然依旧挂在脸上,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冰冷和审视。没有欢迎的拥抱,没有问候的击掌,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仿佛只是对一件家具的瞥视。
高德感受到了这种不同。他主动走上前,伸出手:“欢迎回来,肖恩。”
巴蒂尔这才伸出手,与高德轻轻一握,力道很轻,一触即分,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念台词:“谢谢。” 随即,他便转身去和加索尔讨论战术细节,将高德晾在了一边。
训练开始,胡比·布朗教练将巴蒂尔直接安排进了主力一组,位置正是小前锋。而高德,则被分到了替补一组。阵容的意图很明显:控卫:杰森·威廉姆斯,分卫:詹姆斯·波西(可摇摆到小前锋),小前锋:肖恩·巴蒂尔,大前锋:迈克尔斯托克斯,中锋:保罗·加索尔。 这是一套极具竞争力、经验丰富且攻守均衡的首发阵容。
而高德,则与迈克·米勒等人组成了第二阵容。这意味着,新赛季高德最可能的位置,就是作为巴蒂尔的替补,或者在某些特定阵容中与波西、米勒一起出场,摇摆于锋卫之间。
分组对抗开始。第一次攻防回合,高德对位的正是巴蒂尔。
与波西那种充满力量、激情四射甚至带着点粗暴的防守不同,巴蒂尔的防守如同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冷静,且充满算计。他不会用垃圾话干扰你,也不会用过于明显的犯规动作,但他总能出现在你最不舒服的位置,用他出色的脚步和预判,像一堵移动的、无声的墙,挡住你的去路。
高德试图借助掩护摆脱,巴蒂尔总能巧妙地挤过或绕过,几乎不给他任何轻松接球的机会。当高德好不容易在侧翼接到球,面对巴蒂尔的防守时,他感觉自己的每一个意图似乎都被看穿了。巴蒂尔始终保持在一个完美的防守距离上,既干扰投篮,又封堵突破路线。
高德尝试了一次三威胁后的突破,巴蒂尔侧身滑步,手臂高举,完全罩住了高德的出手空间,高德的强行上篮在严重干扰下偏出。
“防守不错,肖恩。”波西在另一边喊道,语气中带着对老队友实力的认可。
巴蒂尔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默默跑回进攻位置。
轮到巴蒂尔进攻。他的无球跑动极其聪明,总是能在防守缝隙中找到空档。一次底线反跑,他接到威廉姆斯的传球,高德奋力追防,但巴蒂尔没有急于出手,而是做了一个逼真的投篮假动作,点起了高德,然后运一步,稳稳命中中距离。
整个过程中,巴蒂尔面无表情,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训练。
高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与波西带来的不同。波西的压力是炽热的,是可以通过硬碰硬去对抗、去学习的。而巴蒂尔的压力是阴冷的,是建立在经验和智商上的全方位压制,让人有种无处着力的憋闷感。
训练间隙,高德坐在场边喝水。迈克·米勒坐到他身边,低声说:“感觉怎么样?”
高德摇了摇头:“很不一样。他好像……完全知道我要做什么。”
“肖恩是联盟里最聪明的防守者之一,”米勒平静地说,“他研究每一个对手,包括队友。他回归前,肯定看过你所有的训练和夏季联赛录像。他想向你,也向教练组传递一个信息:这个位置,还是他的。”
高德明白了。巴蒂尔的敌意,并非源于个人恩怨,而是最直接的位置竞争。他伤愈归来,发现球队用高顺位选了一个同位置的、潜力巨大的新人,这直接威胁到了他的首发地位和未来的上场时间。他的冷漠和在场上的针对性表现,就是一种无声的宣战和扞卫。
詹姆斯·波西也溜达了过来,他看着高德有些凝重的表情,嗤笑一声:“怎么?被肖恩那家伙的‘冰块脸’冻住了?他那套就是这样,不喜欢废话,喜欢用行动说话。”
波西用毛巾擦了擦汗,语气变得稍微认真了点:“听着,菜鸟,我和肖恩竞争了几年了。他的方式跟我不同,但同样难缠。你想在这个联盟站稳脚跟,想过肖恩这一关是迟早的事。别被他吓住,他也是人,也会犯错。找到他的节奏,打乱它。”
波西的话让高德清醒了一些。是啊,巴蒂尔再厉害,也是球员,也有弱点。自己不能未战先怯。
接下来的对抗训练,高德调整了心态。他不再试图用个人能力强行挑战巴蒂尔,而是更多地将自己融入团队战术中。他利用米勒的牵制,进行更果断的空切;他在防守端,更加注重和队友的沟通,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一次成功的团队防守,高德及时轮转,帮助协防加索尔,迫使对方传球失误。他迅速快下,接到米勒的长传,面对巴蒂尔的回防,他没有强行上篮,而是将球分给了另一侧跟进的队友,助攻得分。
这次配合赢得了场边教练的点头。巴蒂尔看着高德,眼神依旧冰冷,但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考量。
训练结束后,更衣室里的气氛有些微妙。巴蒂尔独自坐在自己的储物柜前,戴着耳机,安静地做着拉伸,仿佛与周围的喧嚣隔绝。他没有再主动看高德一眼,也没有参与队友们关于晚上去哪吃饭的讨论。
高德能感觉到那道无形的墙依然存在。他知道,他与巴蒂尔之间的竞争,从今天起,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不再是波西那种带着培养性质的“折磨”,而是关乎实际利益、关乎上场时间、甚至关乎未来球队地位的、真刀真枪的竞争。
总经理杰里·韦斯特和主教练胡比·布朗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肖恩的回归,给锋线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布朗教练说道。
“竞争是好事,”韦斯特平静地回应,“它能激发所有人的潜力。高需要学会在这种压力下生存和进步。而肖恩,也需要一个强大的挑战者来让他保持警惕。”
韦斯特看着正在默默收拾装备的高德,继续说道:“我们现在有了更多选择。肖恩的经验和防守,高的潜力和全面性。如何调配他们的上场时间,将是新赛季的一个重要课题。但至少,我们不用再担心这个位置的深度了。”
高德走出训练馆,孟菲斯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他回想着巴蒂尔那冰冷的眼神和精准的防守,也回味着波西和米勒的提醒。他意识到,NbA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现实。这里不仅有并肩作战的友情,有前辈的提携,有严师的锤炼,更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面对的、赤裸裸的竞争。
喜欢NBA篮坛名人堂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NBA篮坛名人堂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