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与比尔·达菲的电话,高德的心情并未像窗外孟菲斯的夜色一样归于平静,反而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波澜丛生。两份沉甸甸的合同框架,代表着两条截然不同的商业路径,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碰撞。
阿迪达斯的5年1亿,诚意满满,更像是基于他过去辉煌和未来三到五年巅峰期的理性估值,带着一种“我们相信你正值巅峰,愿意陪你攀登”的笃定。而耐克的7年1.35亿,则透着一股更宏大的野心和更强烈的赌博色彩——他们赌的不是他未来五年的巅峰,而是他整个职业生涯的长度与高度,赌他能成为下一个定义时代的巨星。7年,几乎覆盖了他从20岁到30岁的黄金岁月,甚至可能触及生涯末期。
“勒布朗阵营的联动……”高德咀嚼着这个条件。这意味着他将与勒布朗·詹姆斯这位天之骄子产生更紧密的商业捆绑,共享顶级的推广资源,但也可能永远活在那位同龄巨星的阴影之下,成为其“帝国”的一部分,而非独自称王。
接下来的几天,比尔·达菲化身为最高效的谈判机器,周旋于两大巨头之间。他巧妙地利用双方的信息差和竞争心态,不断抬高价码,细化条款。高德则专注于训练,偶尔在深夜与达菲通话,听取最新进展。他强迫自己冷静,不被不断飙升的数字完全迷惑,反复权衡着品牌定位、资源承诺和长远发展。
训练馆里,新队友们也隐约感受到了高德身上那股无形的压力。托尼·阿伦依旧大大咧咧,但在一次分组对抗后,他凑到高德身边,压低声音说:“嘿,老大,听说你要发大财了?请客!必须请客!”眼神里却没有嫉妒,只有替兄弟高兴的纯粹。
马克·加索尔则更加沉默,只是在高德加练力量时,会默默递上毛巾或水瓶,用行动表达着支持。孙悦看高德的眼神则愈发充满崇拜,仿佛在仰望一座正在不断拔高的山峰。
就在高德以为这场拉锯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时,比尔·达菲的一通紧急电话,将这场商业风暴推向了最高潮。
“高!难以置信!”达菲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耐克……耐克给出了最终报价!10年!2.3亿美元!天哪!他们疯了!这是史诗级的合同!”
即便是有了心理准备,高德在听到“10年2.3亿”这个数字时,呼吸也不由得一滞。平均每年2300万!总金额几乎是他新秀球鞋合同的二十倍!这不仅是一份合同,更像是一份“终身”聘书,一份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黄金期与耐克品牌深度绑定的宣言。耐克这是在用天文数字和超长合约,彰显其势在必得的决心,以及对他未来无与伦比的信心。
“阿迪达斯那边呢?”高德稳住心神,问道。
“我刚刚把耐克的报价(当然,是模糊了具体年限和金额,但暗示了是远超之前的惊人报价)‘透露’给了阿迪达斯那边。”达菲语速飞快,“他们内部已经炸锅了!据说连夜召开了最高级别的决策会议。但……10年,2.3亿……这个数字和年限,对阿迪达斯来说,压力太大了。这已经超出了他们常规的风险评估范围。”
果然,第二天,比尔·达菲带来了阿迪达斯的回应。
“他们……尽力了。”达菲的语气带着一丝复杂,既有谈判成功的兴奋,也有一丝对老合作伙伴的惋惜,“阿迪达斯给出了他们的最终方案:7年,1.5亿美元。这几乎是他们能给出的极限了,动用了非常规的预算审批流程。他们强调,这是基于对你过去贡献的认可和未来几年的极高期待,但10年的超长合约,以及超过2亿的总金额,超出了他们目前的风险承受能力。他们……无法匹配耐克的报价。”
电话两头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7年1.5亿,同样是一份足以载入史册的巨额合同,体现了阿迪达斯最大的诚意和挽留的决心。但面对耐克10年2.3亿的“梭哈”,他们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不是不愿,而是不敢。他们害怕高德可能出现的严重伤病,害怕状态的下滑,害怕这笔惊天投资在合约后半段变成沉重的负担。而耐克,凭借其更雄厚的财力和更庞大的市场体量,敢于下注,敢于赌博一个超级巨星的整个时代。
“我明白了。”高德缓缓说道,心中五味杂陈。有一丝对阿迪达斯知遇之恩的感激,也有一丝商业世界残酷竞逐的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顶级品牌如此认可和押注的豪情。
“高,现在决定权完全在你手中了。”达菲的声音恢复了专业和冷静,“阿迪达斯的7年1.5亿,诚意十足,且你将是他们毫无争议的头牌。耐克的10年2.3亿,金额和年限空前,平台更大,但内部竞争激烈,且绑定时间更长,不确定性也更多。你需要做出最终选择了。”
高德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公寓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孟菲斯。这座他奋斗了四年的城市,见证了他从青涩到成熟,从配角到核心。如今,他又将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
他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点滴:新秀赛季穿着阿迪达斯球鞋投中的第一个球,第一次绝杀后的狂喜,西决地板上的汗水与不甘……阿迪达斯确实陪伴他走过了最重要的成长阶段。
但他也想到了未来。耐克提供的,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是与勒布朗、科比等最顶级巨星同台竞技、共享资源的平台。10年合约,虽然漫长,却也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保障,让他可以更专注于篮球本身,无需再为商业合同分心。而且,耐克在设计、营销和全球渠道上的优势,确实能帮助他将“高德”这个品牌推向更高的高度。
风险与机遇并存。
高德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他的篮球梦想,从来不只是成为孟菲斯的英雄,更是要站在世界之巅。耐克的这份合约,虽然捆绑更深,却也提供了冲击巅峰的更强大助推器。
“比尔,”高德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打破了沉默,“回复阿迪达斯,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特别是这份充满诚意的最终报价。我会永远记得我们合作的美好时光。但是……”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个决定:“我选择接受耐克的报价。”
电话那头的达菲似乎松了一口气,又似乎有些感慨:“好的,高。我马上安排与耐克的最终细节确认和签约流程。这将是载入史册的一笔签约!”
做出决定后,高德感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拿出手机,下意识地想和谁分享这个重大的决定。手指在安妮的号码上停留了片刻,最终还是滑了过去。他们之间的问题,不是一份天价合同能够解决的。他又点开了微博,看到了自己前几天给高圆圆点的那个赞,下面竟然有她的回复:“谢谢高德老师[可爱表情]加油训练!”
很官方,很客套,却莫名让他烦躁的心情平和了一些。他笑了笑,没有回复。
几天后,在比尔·达菲和耐克团队的高效运作下,一切准备就绪。签约仪式安排在孟菲斯一家高级酒店的会议室内,低调而隆重。没有邀请太多媒体,但《福布斯》、《体育画报》等少数几家权威媒体的记者受邀见证。
高德在合同上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闪光灯亮成一片。10年,2.3亿美元。他不仅刷新了华人运动员的代言记录,也跻身NbA历史上球鞋合同金额最高的球员行列之一。
面对媒体的提问,高德表现得沉稳而谦逊:“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谢耐克公司的信任,这激励着我必须变得更好,不断突破极限。我的重心永远在篮球场,在孟菲斯灰熊,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我会用场上的表现,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期待。”
消息传出,全球体育界为之震动。各大媒体纷纷以“耐克豪赌中国巨人”、“高德收获体育史上最大代言合同之一”为题进行报道。国内的舆论更是彻底转向,之前的质疑和嘲讽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祝贺与自豪之中。“高德实力赢得尊重”、“中国骄傲”成为了主流声音。
商业风暴暂时平息,高德站在了更高的商业起点上。但他深知,这一切的根基,在于他脚下的球场。天价合同是光环,也是枷锁;是动力,也是压力。未来的每一步,他都必须走得更加扎实,才能不负这身价,不负这期待。
喜欢NBA篮坛名人堂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NBA篮坛名人堂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