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还未亮,李云迟早早进了宫。
和洪安帝——大宁朝当今皇上说了遇龙河决堤的事情。
洪安帝年约四十,他本是一个不受宠的嫔妃所生之子。机缘巧合之下。别的皇子斗争激烈各种惨起,最后他竟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成了那个漏网之鱼继承了皇位。
因少年时受到迫害,登基之后又劳心竭力的改善朝廷局势。所以身子有些羸弱。
洪安帝虽没为大宁朝做过巨大贡献,却也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好皇帝。
他的带领下霍乱十年的宫斗,终于安定下来,百姓渐渐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这几年,加上李云迟的参政。国家更是稳定。国库充足百姓生活富裕。
洪安帝咋能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迟儿,你说的是遇龙河决堤?可是去年刚建好的那个遇龙河。”
“是的父皇,儿臣昨夜接到接到消息。遇龙河五日前决堤。”
“五日前决堤,那为何朕没收到消息?这么大的事,竟然没人上奏。”洪安帝震怒,咳的脸上有些发白。
“具体的儿臣也不知,已经派人去查探了。很快就会得到消息。”
“如果事情属实,父皇如何打算?”李云迟郑重的问了句。
洪安帝叹息一声。
“如果当真如此,朕定会秉公办理。至于太后那边,朕会亲自去说。”洪安帝争着开口,如果是别人。他会直接下令彻查,可西广一带是太后娘家的管辖。要想处置,还得到太后的同意。
李云迟看着一脸为难的洪安帝道。如果父皇怕伤了母子情分,儿臣愿意代劳。
洪安帝看着这个亲自教导的儿子很是欣慰。
这个儿子有很高的政治眼光,聪明睿智,做事果决。有勇有谋。还是一颗为民的心确实是一个当皇帝的好料子。
他也是自己和皇后所生的唯一嫡子,自然重视几分。
他和皇后也有着自幼的结发之情。况且皇后家世不显,不会有外侵干政,不过这也是他担心的一面。
母家身份不显,没人给他做后盾。现如今有贵妃母子虎视眈眈惦记他的皇位。
洪安帝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好好保护这个孩子。
洪安帝欣慰地拍了拍李云迟的肩膀道。
“不用了,朕自有安排。太后迟早会面对的。”说这话的时候,洪安帝心里也没多少底气。
两人又在御书房里商量了大半天。关于救灾和遇龙河决堤的事。
两天后,西广传来消息。
遇龙河决堤,浮死上万。很多难民已经背井离乡。
李云迟把这个消息传给洪安帝的时候。洪安帝狠狠拍了桌子。
“当真是朕的好子民。这么大的事,到目前还没有一份折子上奏。”
第二日早朝时,洪安帝因遇龙河决堤憋了一肚子火,没想到一个没有颜色的御史上报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洪安帝气得当场把奏折砸在御史的头上。
被砸得御史一脸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三皇子也有些慌了。这个御史是他这一派的。
朝中重臣也心思各异,平日里洪安帝很少发火。
御史不知死活,再次跪下道。
“陛下,这事虽小,却有可能因小失大,不可不防。还请陛下明鉴。”
洪安帝的火气成功的被拱起了。
冷声道:“堂堂御史,朝中重臣成日里专门盯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朕养你们就是为了吃干饭的。西广地区遇龙河决堤死了上万人,你怎么不上奏?”
这句话整个朝堂炸了,什么?遇龙河决堤了。什么时候的事?众人一头雾水。
下跪的御史也是冷汗连连。没想到今日自己撞撞在木仓口上了。
“来人将他给朕拖出去。削去爵位。永踏入皇宫。”
御史一听急了。
“陛下饶命。微臣知错了。接着又看向三皇子,三皇子救救微臣。
三皇子李云清眼神阴郁,暗骂蠢货。这个时候还想连累他。
李云清接受到洪安帝怒视的眼神,低着头不敢出声。
“众爱卿关于遇龙河决堤之事有何良策。”
令人议论纷纷,有的提议尽快。让户部发放银钱赶去救灾。
说法大相径庭,却没有一点实际性的意义。
洪安帝听得有些不耐烦,留了几个重要的大臣,其余人全部退朝。
众臣随着皇帝来到御书房,商量了半日。大多都是让国库发放粮食救治百姓。
“关于遇龙河决堤之事,众爱卿有何看法?”
众大臣眼关鼻鼻关心无人开口。
洪安帝自然知道他们不开口的原因。毕竟西广地区是太后娘家的管辖,众人皆知自然没人愿意得罪太后。
洪安帝心里暗骂了一句老狐狸。
没人提议,他只能亲自点兵了。最后派镇国公前去彻查遇龙河决堤一事。
傍晚,慈宁宫。太后看了面前的洪安帝
“哀家听说玉龙河决堤了。此事可与你舅父有关。”
洪安帝自然不意外太后知道此事。别直截了当到。
“朕花了上百万银子,遇龙河不过半年就决堤了,至今都没接到上报的奏折,母后觉得是什么原因。”
抬后闭了闭眼“查清楚此事与你舅父有关。你待如何?”
洪安帝道:“朕会秉公办理。”
太后不甘的道:“如果没参与此事的人,能不能放他们一条生路?”
洪安帝看了一眼苍老的太后。还是道:“母亲,朕的为人你应该清楚,朕不是滥杀无辜之人,如果没参与此事的人,朕自会留他们一条生路。”
太后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哀家知道了,哀家会写一封懿旨,让随行的人带去。”
洪安帝没想到太后如此开明。恭敬行了一礼
“儿臣替万万百姓感谢母后大义。”
太后最后一笔落下,盖上凤印,把懿旨递给洪安帝,感觉整个人一下苍老了十岁。
翌日早朝,皇帝直接下令让镇国公,带着兵马去西广彻查遇龙河决堤一事。
又让户部尽快筹集银两救济灾民。
三皇子请命救灾,被皇帝直接驳回,最后派了巡察御史前去救灾。
喜欢姜家有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姜家有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