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爷子的病情趋于稳定,已从NcU转至神经内科的VIp单人病房。环境安静舒适,窗外绿意盎然,与之前监护室的紧张氛围截然不同。专业的康复师每日定时前来,指导老爷子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从最初的被动活动,到如今已能尝试在搀扶下短暂站立。
沈清澜作为主治医生,每日查房是例行工作。这天清晨,她带着住院医走进病房,仔细询问了夜间的状况,查看了监护数据,又为老爷子做了简单的神经系统查体。
“恢复得不错,肌力有进步。”沈清澜收起小手电,语气平和地对半靠在床头的陆老爷子说道,“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但一定要坚持。”
老爷子精神尚可,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模糊的“嗯”声,目光却下意识地瞟向坐在窗边沙发上的陆寒霆。陆寒霆今天穿着一身浅灰色休闲装,少了几分商场的凌厉,正低头看着手机,似乎在处理邮件,但沈清澜能感觉到,他的一部分注意力始终在这边。
查体结束,沈清澜从白大褂口袋里拿出一份纸质文件,递向陆寒霆。
“陆先生,这是根据陆老先生目前情况拟定的下一阶段康复计划细则,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可能的言语治疗建议,您可以看一下。”
陆寒霆抬眸,放下手机,接过文件。他的目光在纸张上快速扫过,康复计划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是标准的专业范本。然而,就在他准备将文件放在一旁时,指尖触到了文件夹底下另一份略微有些厚度的、装订简易的报告。
那份报告被压在康复计划下面,只露出一角标题——《基于社区网格化的整合式老年认知障碍早期筛查与健康管理新模式探索——暨“清澜老年健康管理中心”项目构想》。
标题很长,学术气十足,与手中这份简洁的康复计划格格不入。显然,是沈清澜拿取时不小心带出来的。
陆寒霆的动作顿住了。
他的目光在那个标题上停留了两秒,尤其是“银发经济”和“清澜老年健康管理中心”这几个字,与他之前拿到的评估报告中的信息瞬间重合。
他没有立刻将报告抽出来,而是不动声色地用康复计划将其完全盖住,然后对沈清澜微微颔首:“有劳沈医生,我会仔细看。”
沈清澜并未察觉这个小插曲,完成查房交代后,便带着住院医离开了病房。
房门轻轻合上。
陆寒霆没有去看那份康复计划,而是缓缓地,将底下那份被“忽视”的报告抽了出来。
报告的封面很朴素,甚至有些简陋,像是内部研讨用的版本。他翻开扉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图表和数据模型。
他快速浏览着。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快速老龄化的人口结构趋势,指出了当前老年健康服务,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干预领域的巨大缺口和供需失衡。它没有空谈概念,而是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基于社区和线上科普引流、线下实体中心承载的o2o模式,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早期风险筛查,如何提供个性化的非药物干预和健康管理方案,甚至初步规划了与保险、科技公司合作的盈利模式。
数据详实,逻辑严密,眼光精准地切中了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透出的,不仅仅是对商业机会的敏锐,还有一种深切的、属于医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陆寒霆的眸色渐深。
这份报告的水准,远超他的预期。它不像是一时兴起的空想,而是经过长期观察、深入思考和扎实研究的成果。它被如此随意地放在白大褂口袋里,与其说是不小心带出,不如说反映出在目前的医疗体系内,这类跨界的、带有前瞻性的构想,可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视为“不务正业”。
他想起沈清澜拒绝他“谢礼”时的冷静与纯粹,也想起评估报告中她婉拒控股投资的事情。
她并非不懂商业,相反,她看得比许多投机者更远、更透。她只是固执地,想要守护那个项目的内核——那份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真诚关切。
“银发经济”……这份被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口头议论层面的报告,此刻在他手中,却仿佛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他合上报告,指尖在封面上那个手写体的“清澜”二字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窗外,阳光正好,映照着病房内一片安宁。而陆寒霆的心中,却因这份“被忽视”的报告,掀起了微澜。
他意识到,沈清澜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她所构想的那片关于“银发经济”的蓝海,或许,正是一片值得他投入目光,甚至……与之同行的,新的疆域。
喜欢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